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陈萨:经历与艺术齐飞,永无止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62 浏览:34335
论文导读:众演出,年轻的女钢琴家陈萨,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应该说,当今世界舞台上,最抢眼的著名中国女钢琴家应该非居觐、陈萨、王羽佳三位莫属。其中,出生四川现居德国的陈萨出道最早。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来自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陈萨一举夺得青年组比赛第一名,这不仅打破了多年来钢琴领域由、上海两
7月刚刚结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独奏音乐会,10月又要飞回成都,为家乡观众演出,年轻的女钢琴家陈萨,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
应该说,当今世界舞台上,最抢眼的著名中国女钢琴家应该非居觐、陈萨、王羽佳三位莫属。其中,出生四川现居德国的陈萨出道最早。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来自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陈萨一举夺得青年组比赛第一名,这不仅打破了多年来钢琴领域由、上海两院称霸的地位,她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获得国际性钢琴比赛大奖的女性之一。
那年,陈萨只有15岁。
陈萨,1979年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演奏员,母亲是舞蹈演员。陈萨最初拒绝了父亲让自己学习小提琴的倡议,7岁时由自己作主,开始学习钢琴。尽管当时那架比自己大得多的黑家伙只是陈萨童年中的一个玩伴,但它不仅满足了这位天资聪明的小女孩丰富的表现欲,也给予她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班级合唱的小指挥、学校联欢会上的钢琴公主、一次次比赛捧奖而归的“未来钢琴家”……9岁时,居住在重庆的陈萨每周要坐火车去成都的但昭义教授家上钢琴课,所以,班主任特批这个给学校带来很多荣誉的小女孩可以不参加每周六下午的班会。每到这时,陈萨总是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有些得意地提前离开教室,那种特殊感,让她最初感受到钢琴带给她的不平庸。因为钢琴,从10岁开始,陈萨已在包括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等国家赛事中屡屡获得大奖。
几乎是被鲜花、掌声和艳羡的目光不断簇拥着的陈萨,在小学升中学时,最终选择了考川音附中,继续跟随但老师学习。1994年,陈萨获得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和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后,总书记亲自接见了陈萨和但昭义教授,并聆听了陈萨的演奏。高中时,但昭义老师调到沿海的深圳艺术学校任教,已经在国家大赛中初露锋芒的陈萨也随老师转学到了深圳。1996年,陈萨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者,获得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同时获得伦敦乔凯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进入该校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从中国到英国的这一步跨越,标志着陈萨国际演奏生涯的开始。在乔凯音乐学院,她先后获得1996年斯班瑟·邦尼纪念奖;2000年金奖协奏曲比赛银奖和水晶奖杯、贝多芬比赛第一名、杜德利千禧年比赛第二名等诸多奖项。2000年10月,她又在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第四名和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拿到演奏硕士学位后,陈萨又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师从阿里·瓦迪教授,一条走向世界的钢琴家之路在陈萨脚下慢慢展开。
然而,2000年肖邦比赛获奖后,青春靓丽的陈萨在国外陷入了纠结的初恋泥潭之中。而在初次经历一场感情刻骨铭心的缠绵后,面对痛苦的失去,这个艺术上正在一路向前的年轻女孩几乎一蹶不振。当时的陈萨,整天沉沦于失恋的绝望情绪中不能自拔,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坐到钢琴前。她很有理由地跟自己解释:“人生应该是快乐的。如果钢琴不能给我快乐,我为什么还要弹琴?”远在大洋彼岸的但昭义教授,眼看着自己的爱徒失去理智地自毁前程,伤心不陈萨:经历与艺术齐飞,永无止境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已。在一次次劝慰和鼓励都不见效后,但教授最后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要求陈萨:“打起精神去参加将要举行的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给自己一次最后抉择的机会!如果比赛之后你仍然不想再弹琴,我一定尊重你的选择!”
就这样,2005年,陈萨被但老师逼着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用自己的音乐才华赢得了该赛事的水晶大奖,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比赛中她的演奏不仅征服了评委、观众和媒体,更说服了自己要重新回到钢琴旁,以积极的心态去生活。陈萨回忆说:“那次比赛为我当时生活状态带来转变。突然,钢琴在我生活中的位置变得清晰起来,它又成为了我的灵魂伴侣的角色。”
水晶大奖进一步确立了陈萨作为当今世界杰出钢琴家的地位,也因此让陈萨开始进入一个职业钢琴家的生活——每年走遍欧美各个音乐都市,举办80场以上的世界性演出;参加为数众多的各国音乐节,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交响大厅、伦敦巴比肯中心、华沙爱乐音乐厅、米兰威尔弟音乐厅、柏林广播音乐厅、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世界知名音乐殿堂与包括谢苗·毕契科夫、艾度·迪华特、西蒙·拉特尔爵士以及汤沐海、余隆、吕嘉等中外杰出指挥家合作,或者举办独奏音乐会。陈萨被荣幸地列入举办的“二十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系列,先后发行了四张个人专辑。她的演奏被第14届肖邦钢琴比赛波兰媒体评论为:“敏感的、好幻想的、善于表达丰富色彩的钢琴家。”被著名的《留声机杂志》(2007年3月)评价为:“极富个性,光彩夺目,音色华丽。她在唱片中,爆发出音乐的和浪漫,无愧为一位立于世界乐坛前端的中国钢琴家。”
不停地转场和曲目的重复演奏,往往使一个职业钢琴家身心疲惫,渐渐失去演奏的。陈萨说:“我不喜欢重复,我需要现场演出带给我灵感和!”记得一次独奏会安排在欧洲的一个古堡里,暗影幽光中带来的神秘气息,让陈萨一下进入到古典音乐的悠深境界,她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沉浸在时空倒流的岁月中,那种感动和享受令她忘怀。
为了保持自己的演奏一直处于状态,陈萨会潜下心来浏览各种书籍和文化艺术刊物,来充实自己。她说:“当你在演出之余拿起一本唐诗咏读,尽管诗与你的钢琴很远,但人却像经历了一次香薰,浸在徐徐的清香氛围中一样。每天常规性的练琴,陈萨绝不会随便遛一遍手指,而是将自己阅历中的每一分钟成长感受和情感变化,通过指尖上的每一次触键,充实进已经烂熟于心的乐谱中。她经常为自己来一次挑战,在制定音乐会的曲目时,有意选择未曾涉及的新作品。当然,作为当代钢琴家,陈萨十分尊重经典作品原创的“不可侵犯性”,会在这个基础上有着属于自己个性的发挥。
现在,陈萨已经是一个漂亮女孩,但对于媒体给予她“钢琴家”的称号,毫不讳言地表示听起来挺“网络”。“我肯定不愿论文导读:
意把这种形容作为对我唯一的评价,甚至认为是贬低了我的特点。我其实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只需要那种目不斜视,很专注的感情生活,不喜欢寻求刺激和眼球的关注率。所以,如果观众在外表之外,对我和我的音乐会有更多感受和发现就挺好。”
陈萨说:“在我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弹琴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现在的我,生活完全离不开钢琴。因为有很多感情和感觉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钢琴恰恰给了我人生体会的宣泄渠道和手段。通过钢琴,我了解了自己是谁;也了解了世界和周围的人,音乐因此成为自己另一种语言。在艺术上,我对未来没有限制,这种不满足感成为推动我不断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