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清代对恶意诉讼法律规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30 浏览:57490
论文导读:
【摘要】近年来,恶意诉讼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但对清代恶意诉讼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清代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诉讼案件。本文试图从大量的史料中分析清朝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从中管窥清朝的司法运作与社会制约。
【关键词】恶意诉讼;法律规制;讼师
分析研究清代史料,我们会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恶意兴讼案件。这里所言的清代恶意诉讼是指清代诉讼一方当事人出于非法的目的,采用诬告、伪造证据、欺诈等方式提起的损害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诉讼。在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也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将清代恶意诉讼的种类类型化为教唆型恶意诉讼、伪造证据型恶意诉讼、诬告型恶意诉讼。为了遏制种类繁多的恶意诉讼,清代从思想和制度层面展开了一系列具体而细致的规制。

一、对教唆型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

为了打击教唆型恶意诉讼,清律规定:“凡诸人设计用言,教诱人犯法,及和同龄人犯法,欲行捕告,或令人捕告,欲给,或欲陷害人得罪者,皆与犯法之人同罪。”清代条例规定:“游手好闲、不务本业之流,自号教师,演弄拳棒教人,及投师学习,并抡叉舞棍,遍游街市,射利惑民者,并严行禁止。如有不遵,一经拿获,将本犯照违制律治罪。仍枷号一个月。拿获之衙门即行发落,褫回原籍。如访店寺院容留不报,地保人等不行查拿,均照不应重律,杖八十。地方文武各官失于觉察,照例议处。”[1]
应当指出的是,教唆型恶意诉讼多处于讼师。清代法律为了打击讼师,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责任。只要是教唆他人兴讼和为他人作状诬告别人,与犯罪的人同等罪行。受雇佣替别人诬告他人的,按自己诬告他人处治。若是接受他人钱财的,以枉法从重处罚。
清代地方官员对讼师可谓是深恶痛绝。事实上,很多地方官员在上任伊始就急忙发布告示,表明严惩讼师的决心。考虑到很多讼师都有生员的背景,所以樊增祥的做法就是剥夺其生员资格,革去功名。徐士林在惩治监生兼讼棍操祖名时说:“历来县令止畏其威,不察其奸,遂养成此夜郎王耶·其子耀宗身列国学,不干父蛊,反济父恶,均应详革究拟。”清末名臣端午桥在惩治当地一有名讼棍刘炳生时的做法“革去秀才,重打两百;押回原籍,以儆刁风”[2]可见,对于教唆讼师和监生这样有一定文化的人,最常规的做法就是革去其功名。汪辉祖惩治讼师的策略比较独特:“他把被抓讼师‘系之堂柱,令观理事’”。[3]汤斌的做法是准备一个记载无耻刁民的花名册,只要这个花名册上有三次以上记录者,就将其严治。
同时,为了惩治治理讼师不力的官员,清代法律规定如若官员对讼师系于失察,照例严惩不殆。所以很多官员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讼师,挤压他们活动的空间。很多官员从到任下车开始就着力“围剿”讼师,依法取缔他们的非法活动。逼得这些讼师,从当时的都市转到农村,利用会馆的名号行事。后来有的地方风声比较紧时,建立仓颉庙以“反围剿”。[4]徐士林在安徽任职时,曾经“既代阿陈做词,知必在皖帮讼,随即清代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差役密拿。何子见果在皖城,闻风而遁,尾追未获,复行县捉拿。”[5]清代讼师业务的传承和推广多是通过讼师秘本实现的,为了遏制畅销的讼师秘本,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禁书运动。坊间严禁刊售,如若发现有私自撰写刊印的,比照刊行淫词小说治罪。并且严禁藏匿讼师秘本,如若发现按照“违制律”治罪。不容否认的是,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讼师的教唆词讼,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对伪造证据型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

为了打击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伪证泛滥理由,清代政府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对于伪证行为进行了规制。首先,对于证人作伪证的规制。为了规制证人作伪证,清律免除了一部分人的作证资格。一、与当事人有法律上容隐关系之人。二、老幼笃疾之人。三、官员。四、妇女与生监作证资格的相对剥夺。明律为了打击证人伪证,在“狱囚巫指平人”条附加以规定:“若鞠囚而证佐之人不言实情,故行诬证,到罪有出入者,证佐之人减罪人二等”[6]清律大体沿袭明律的规定,只不过要求伪证者要有“有所偏私”的主观要件。此外,清代例文将实非证佐之人挺身硬证的行为按诬告处罚。同时清代律例还对特殊证人生员作伪进行了特别处治,一般都是革除其功名,情节严重的,从严惩治。从以上立法规定可以看出,清代对证人作伪的处罚力度相当大,也体现了清代政府打击证人伪证的决心。以上从清代对伪证者的处罚规定看,如果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能按立法的规定去实施的话,证人作伪的现象似乎可以得到有效的制约。然而,真实的目前状况却是很多官员对于证人作伪证行为的处罚较立法之规定要宽松的多。考虑到案件的性质影响程度和牵涉人员的尊严,多数官员的处罚多本着警戒的原则,能精神惩罚的绝不依法处罚,事实上很多案件都是从宽处罚了之。当然也有基本依法处罚伪证者的情形,但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较立法之规定从宽处罚的。这也是在清代为什么证人作伪屡禁不止的理由之一。其次,对伪造书证的规制。由于书证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具有其他证据所不具有的优势,所以,当事人伪造书证在恶意诉讼案件中是最为常见的做法。因此,清政府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制。针对司法实践中官员常见的伪造书证的形式,清律规定把伪造书证分为伪造官府印章和伪造普通书证两种。对于伪造官府印章,清律规定:“伪造诸衙门印信,为首雕刻,斩监候,从者,减一等,仗一百,流三千里。若造而未成者,各又减一等。此外,清代的条例也有规定:“伪造衙门印信,若非关军扒,止图诓骗财物,为数多者,俱照律拟斩诸侯,为从者同。若诓骗财物,为数无多,银不及十两,为首雕刻苦,杖一百,流三千里,为从及知情者,各减一等。”[7]针对伪造普通的书证,清代把此归入《刑律·杂犯》一节中的“不应为”条目调整。清律沿袭明律的规定:“凡不应为而为之者,笞四十,事理重者,杖八十。”[8]至于司法实践中官吏的做法,似乎也与上文提到的关于证人作伪的做法类似,除非是伪造了官府印章这类严重伪证之外,大多数官员都不会严格依法办事,多是本着从宽处罚的论文导读:原则处理。清代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上一页12
原则处理。清代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