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微博时代记者如何坚守新闻主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334 浏览:46034
论文导读:
微博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主流媒体和记者对新闻发布独享的权利,无情地打破了传统媒体记者一统天下的深厚根基。据统计,近年来,国内重大新闻报道的传播,有近5成是通过自媒体实现的。这个数据还在呈上升趋势。这种深刻变革和激烈竞争带给所有职业新闻人的压力与挑战,是前所未有并与日俱增的。摆在记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由是:微博时代给记者带来哪些影响与挑战?记者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性是否弱化?记者的价值在哪里?
微博时代给记者带来的双重影响
当前,开微博已成为记者工作的一种手段,也吸引了众多的围观和追捧者。微博时代给记者带来的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
从正面影响看,特别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微博的快速传播远远优于传统媒体,记者往往一边发微博、一边深入采访了解事件,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同时在选题来源、观点判断、专家资源三个方面给予记者支持。这些是记者工作所需的,而微博提供了这种便捷。
但微博是把“双刃剑”,从负面影响看,如果传播的信息不真实,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微博缺乏把关人,其中发布的很多信息、图片都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因公众无法辨识微博中新闻的真伪,虚假信息混淆了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一些记者确实容易在微博里迷失自我,被虚幻化的职业影响所左右。同时,也存在“面对碎片化信息容易放弃追问”的普遍现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微博也对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消解作用。
如何在微博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微博时代,记者尤应坚守新闻真实性这一职业准则。记者一方面要重新认识自身角色,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角色转向,明确所应承担的职责。
首先,记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尽管人人都可以利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记者的专业性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个体的微博传播并不能取代专业的新闻传播,相反,网络传播的生态给记者提供了整合的机会。在微博时代,记者虽然在快速反应方面不及所谓的“公民记者”,但记者的理智、学养、判断力都强过后者,所以,仍然需要记者来传播大众所需要的信息。
其次,记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发生的变化,明确职责重新进行价值定位。“草根传播”和“公民记者”转变了新闻传播与信息生产的方式,也转变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记者在新媒体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新闻传播的绝对垄断者和制约者,而是微博中海量信息的观察者、发现者、参与者和调查者,应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将热点新闻和事件背后的本质及深层次的理由传播给公众。在微博语境下,记者必须转变视角,只有向受众提供更专业的观点、更清晰的解释,满足受众更深层次的需要,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体现记者的职业性。这一点,往往是“公民记者”的弱项。
再次,记者应善于利用微博传播,挖掘微博中有价值的新闻源。微博时代的到来,使记者往往在很多突发性新闻的“第一落点”上失去先机,“公民记者”可以报道“正在发生什么”,但是事件是如何发微博时代记者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生的?事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一事件?这样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就落在记者的肩上。记者应在掌握和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基础上,用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去判别、核实信息的真伪,对关乎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进行调查性报道,传播一切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在微博时代,记者的职业特性、社会角色都不会弱化;相反,在大量无序的、似是而非的信息里,人们更加渴求真实、权威、有价值的新闻。
最后,记者应对新闻专业主义有坚定的信心,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新闻专业主义是让记者实现工作价值的最好方式。因而,在微博时代,记者对新闻专业主义应有坚定的信心,秉承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记者要在微博语境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时刻明确自己发布信息时的身份和立场,严格区别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微博个人的表达权限和发言义务,在作为记者进行发言时坚持发言内容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建立微博新闻工作机制,保证新闻专业化
在海量信息中,人们需要一些权威的信息源,需要有深度的新闻作品,这些是微博无法赋予的,记者的价值就体现在两点:权威、深度。在微博时代,记者的社会角色不但没有弱化,相反会因微博显得更为可贵,对记者职业化的要求并没有削弱。微博出现后,应提升记者职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微博新闻工作机制,保证新闻的职业化。
微博的兴起带来的挑战在所难免,微博的特性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报道的时效需要更快;二是对真实性要求更严格;三是专业性需要更强。目前我国的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进行的新闻发布工作,仅注意到了对微博传播优势和传播特点的运用,并没有建立起与这种传播平台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在内容把关、记者编辑微博新闻活动的规范,以及微博信息源核实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机制可循,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健全的微博新闻工作机制。
在这方面,国外同行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并制定规范,国内媒体在运用微博平台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也应该开始深思和应对新媒体传播逻辑中隐含的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倾向,并从工作机制和制度安排上抑制这种倾向,在发挥新媒体新闻传播价值的同时,避开对新闻理念和新闻原则的技术性解构。
“公民记者”对记者主导传播的格局、对新闻媒体设置议程虽然构成了威胁甚至某种程度上的颠覆,不过,它提供的大量线索、对报道的评论,又为记者与媒体提供了丰厚的新闻资源。毕竟“公民记者”难有时间、身份、技能去深入调查核实事实的真相,所传播的东西也不一定有媒体这样的公信力。当今社会,公众对新闻的真相有了更多、更快、更深的需求,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播美好、揭露丑恶是记者的传统价值,在微博时代依然没有根本变化。在网络时代特别是海量信息面前,记者在健全的微博新闻工作机制引导下,更应利用自身特点、优势,在微博世界中发挥正面积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引导舆论关注方向、遏制谣言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王凯:《微博时代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军事记者》,2012年第10期
②李照:《论“微博时代”职业记者面对的挑战及策略》,论文导读:《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③余世红贺丽青:《微博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5期④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上一页12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③余世红 贺丽青:《微博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5期
④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