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四位一体青年志愿服务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58 浏览:87961
论文导读:
【摘 要】新时期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大力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文章对青年志愿服务现存模式实践探索基本情况进行举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存在的理由,探索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模式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四主”,即政府主“导”,社会团体主“管”,高校主“动”,企业主“帮”的志愿服务模式。
【关键词】四位一体;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研究
青年志愿服务主要是指以青年作为参与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爱心、技能、财物等,自愿地为弱势群体、社区等提供非营利的、非职业化的援助行为。在众多志愿者中,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的高素质高技能和他们追求上进、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满腔热情,是其他志愿服务者难以媲美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服务了社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又使青年受教育,既符合社会蓬勃发展的需求,又能推动青年健康成长成才。随着团的号召,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己然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意志品质,更强化了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最终完成了实现青年人的社会价值的目标和追求。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青年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四位一体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志愿服务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存在一些理由和不足。

一、当前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主要理由

(一)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鼓励政策缺失

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三十多年来,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少数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较好的省份和城市通过了为数不多的条例或法规,如广东省在1999年通过了国内第一部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黑龙江省于2003年通过第一部志愿服务条例。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缺乏法的援助,可以说是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被广大群众认可,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政府鼓励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强化,鼓励全民参与志愿服务,尤其是广大的青年人,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青年志愿服务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资金和物质保障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开展的经济基础,目前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募集以及少量政府拨款,政府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经费投入只能满足一小部分活动。大部份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开展因资金或物质匮乏而无法开展。经费不足成为困扰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青年志愿服务领域较小

目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涵盖了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领域,其中既有社会影响大的全国性项目,也有便于广大青年志愿者参与的短期项目,而实际情况是我们所能提供服务的领域却非常有限。主要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范围还不够广,还没有涉及到这些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断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青年志愿者及组织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志愿者活动目前还没有立法,社会上对志愿服务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有发生,志愿服务无法成为多数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到现在,组织和个人都层面对法律纠纷的理由: “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及义务理由、志愿者与志愿组织的法律地位理由、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理由、志愿组织与服务对象的法律关系理由、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法律关系理由等。”而这些理由的只处理和解决,唯有通过立法途径才能得到实现。

(五)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还没有一套相当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第一次实现了青年志愿者的网络注册工作,但由于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占据了绝对数量,即使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网进行了注册,国家和政府也很难对3000多万青年志愿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再加上绝大多数青年志愿服务是不定期、不定点的,很多志愿者都是临时招募的,所以我们目前还存在这么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志愿者能提供服务,但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对象,有的需要提供服务,又找不到服务者等现象,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有效连接小够,志愿者管理还不完善,所以青年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水平较低,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由各高校团委或学工处统一管理,但一旦毕业,志愿者将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的志愿者队伍,由此造成志愿者的流失和队伍的不稳定。完善青年志愿者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由。

(六)青年志愿者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由于大部份青年志愿者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有限,处于志愿服务的初级阶段,整体素质还存在缺陷,沟通协调能力偏弱,有的志愿者甚至不能快融入团队,部份志愿者团队内部的沟通也存在理由,甚至有的志愿者思想还未转化,把志愿服务当做组织的需要,造成工作被动,效率低下,很难胜任服务工作的需要。同时志愿工作中的不如意有时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影响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力不足、效能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二、青年志愿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构建

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全面多元发展时期的到来,全民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大好形势,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力量纷纷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即将来临,通过对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阶段的分析和目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理由的研究,新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模式设计如下:

(一)政府主“导”,政策引领青年志愿服务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比较研究,国外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由“公民社会组织建立在地方的志愿群体基础上,志愿群体互相联合起来解决当地的理由和人们关注之事”,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党和政府是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也是领导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力,因此,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要由政府的领论文导读:
导,由党和政府来统筹,与国家的利益相结合,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可采取与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相同或相近的鼓励政策来推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如颁布以鼓励个人或集体参加青年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经济实体向青年志愿服务基金捐款,政府相应地减免企业和经济实体纳税。对长期从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以年度或区域性的评比和表彰,授予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区级青年志愿服务勋章,让优秀的青年服务志愿者享受考研加分、公优先录用、创业减免纳税等的优待。也可以开辟青年志愿服务电视、广播节目专栏,大力宣传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一种人人争当志愿者,我奉献、我光荣的良好风尚。

(二)社会团体主“管”,督促青年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社会团体的主要功能是对成员利益及社会公益的维护,以及对政府活动的参与和监督。社会团体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发起单位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是八个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人民团体之一,也是众多社会团体中的一员。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的那天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必定要走社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社会团体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社会团体具有组织性和联合性的特点,在经济、专业知识上具备优势,虽然社会团体具是非营利性的,不能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提供经济援助,但其具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公益性职责,这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由于社会团体的相对独立性,他既可以呼吁政府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也可以对青年志愿服务及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既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争取法的保障和经济援助,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对青年志愿服务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倡议。同样,社会团体通过社会舆论导向,吸引广大青年参加志愿服务,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大量的志愿者。

(三)高校主“动”,大力践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聚集着数量最多、热情最高的中国最大的青年群体,青年人积极向上和不断追求进步,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急先锋。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和认真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扶贫志愿服务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在潜移默化的、富有作用和乐趣的服务活动中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青年人“学雷锋”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
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团日活动、诚信感恩活动等相结合,让青年自由的进行志愿服务领域的开拓、摸索、创新,结合青年人自己的兴趣点,青年人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善于创新的精神,可以极大的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为其他志愿服务群体提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同时也让青年人深刻体会到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服务了他人,同时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开始与社会接触,开始学会处理各种理由,积累经验,对自己的成长作用重大。更重要的是广大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自觉地加入到其他志愿服务组织中去,为其他的志愿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四)企业主“帮”,强化青年志愿服务经济援助

近年来,由企业建立的青年志愿队伍数量惊人,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他们对志愿服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著名外资企业安利在中国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未来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他们将会建立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受政府专门机构统一领导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频率更高、规模更大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但可以直接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同时也可以向其他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捐款、捐物,帮助缺少资金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援助,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青年志愿服务基金,其他青年志愿者队伍可以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向基金提出经济或物质援助。同时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员工招聘中,他们可以优先录用长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应试者,他们也可以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让出色的志愿者获得公司的物质奖励和职务的晋升。同时,企业员工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后,自身的素质,责任感会得到较大提高,对企业更加负责,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青年志愿服务“四位一体”模式的效能分析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一旦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模式,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不管是从青年服务社会的层面,还是从年青人成长的角度,或者是青年的素质等等,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将为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有利于激发青年志愿者的新活力

外国成功的志愿服务模式就是志愿服务事业依托在非营利机构、民间组织之中。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四位一体” 模式将逐步结束“”与“民间”志愿组织并存的局面,取而代之的将是“主导和民间运营”的运作模式。这与共青团设计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走社会化发展道路是一致的。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在党的宏观领导下,青年志愿者及其组织的自主权将大大提高,青年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活动时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志愿者自身的特长和优点。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志愿组织的影响力,激发志愿者的服务活力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四位一体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二)有利于倡导青年人助人自助的奉献精神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摆脱了传统“从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模式,鼓励青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回报和收获,获得助人的快乐和自助的幸福。让青年人明白今天我们帮助他人,明天他人就同样的会帮助我们,付出爱心、奉献力量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而且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渐渐地志愿服务会成为被青年人追逐的一种时尚。无形中青年志愿服务融入了青年人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志愿之风随之盛行,和谐社会更加和睦,社会精神文明获得大力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科学化管理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理由的根论文导读:

源是管理主体不明确,在“四位一体”模式中,志愿服务管理主体得到明确,社会团体——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具体负责青年志愿组织的管理,理顺了各级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创建统一的管理平台,让各级各类志愿组织在管理系统中进行注册,既可以掌握全国志愿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又保障了志愿者队伍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了志愿服务活动过程制约的可操作性。在非常时期,甚至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迅速招募志愿者奔赴前线开展志愿救助活动。同时也确保了所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党的宏观领导下服务社会、服务公民。

(四)有利于实现青年人进行自我教育

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被服务者的交流,或克服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或解决具体理由等,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教育。他帮助青年人摆脱了被动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崭新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他有利于激发青年人的学习热情,鼓励年轻人动脑深思,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尊重他人、懂得珍惜、善于深思、勇于拼搏、爱岗敬业等,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他们能对“诚信”“拜金”等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不会盲目跟风,更会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五)有利于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缺政策、缺资金、缺管理,“四位一体”志愿服务模式有效的填补政策、资金、管理三个方面的空缺,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政策保障,有效的活动资金保障和科学化的管理。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能全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再受资金、管理等理由的影响停滞不前,青年志愿服务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受益的人群范围扩大,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成效更加显著,社会影响力更大。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重要贡献。在“四位一体”模式下,社会各界各尽其能,各施其职,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将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必将取得全面、高速、卓有成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四位一体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郭略.浅谈志愿服务的立法[J].当代青年研究,1998(3).
[2] 刘宏涛,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理由研究[D].清华大学,2005.
[3] 周大明,杨小柳,揭英丽.中国志愿组织典型个案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4] 林竹,傅艺娜.关于社会工作理念介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思[J].青少年研究,2009(3).
[5] 陈晶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特色[J].青年探索, 2011(01).
[6] 张静.共青团组织下的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
[7] 郭红彦.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目前状况与深思[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8] 刘鸣筝.青年志愿服务面对的理由与策略——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江苏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JSGQT68。
作者简介:殷黎悦(1981- ),男,江苏常州人,法学硕士,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