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论克莱因“心理位置”理论及其发展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85 浏览:21071
论文导读:
【摘 要】两个心理位置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核心概念,该理论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中对前俄狄浦斯期的精神形成机制研究不足的缺点,将个体的心理结构的形成退至生命的第一年,强调幻想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一套生命早期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同时,基于这一理论衍生出对精神分析原初过程的具体运作形式的理解,并厘清个体生命早年与重要客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为日后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的成人和儿童心理治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心理位置、偏执-类分裂、抑郁、客体关系
克莱因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儿童精神分析治疗最早的实践者之一。在克莱因之前,精神分析学派执业者普遍认为儿童心智化过程尚处在较低的阶段,精神冲突较成人更简单, 尤其是处在前俄狄浦斯期的儿童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精神运作模式,所以儿童精神分析并不能获得成人精神分析那样深入的治疗效果,分析的工作更多起到的是教育作用,而非深度治疗。克莱因的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发现,儿童精神冲突并不简单,其复杂程度堪比成人,以教育为导向的儿童精神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儿童,反而给儿童心理症康复带来阻碍。从一开始,克莱因就倾向于通过游戏为媒介与儿童进行深入的分析工作,并提出以心理位置理论为基础的早年心理冲突机制,甚至重新改写了精神分析的精神发生学。

一、心理位置理论的基础——对传统驱力概念的修改

在弗洛伊德元心理学框架里,驱力(drive)是一个介于躯体和心理之间的边界概念,“驱力源自躯体内部的紧张状态,(主体)不可能逃避它。”直到卸载之前,驱力都表现为一种持续寻求卸载的恒定力量,并无指向性,所以驱力的客体是“驱力实现其目的所借助的事物,具有最大的可变性,与驱力本身没有根本联系,只是在驱力满足具有可能性时才与驱力联系起来。”在这种论述里,与驱力连接的客体本身的性质并不重要。克莱因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认为“驱力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心理现象, 有机体不是驱力的源头,而是表达驱力的工具”。究其本质,驱力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言那样与客体没有根本性联系,反而总是指向特定的客体,因此,在克莱因的视角下,驱力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客体关系。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婴儿内化外部客体,建立内部精神世界。一方面,好的内化客体使主体感到安全和自由,并支撑主体的精神发展;另一方面,神经症感受到的危险来自心里内部,这种危险并不由驱力累积所带来,而是源自内化的客体,内化的坏客体使个体产生焦虑和被迫害恐惧。因此,分析临床的职责即减缓某些焦虑同时修正内化的坏客体,减弱这种内在迫害者的严厉性,在调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中,驱力得到卸载,最终取得治疗的效果。
内部客体一方面推动和阻碍着驱力的卸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个体心理结构化进程。克莱因的心理位置理论揭示了个体早年心理结构化的奥秘。

二、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

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出现于生命的三至六个月。在这个时期,婴儿没有将外部客体整合,于是与部分客体(partial object)——母亲的建立了关系,驱力都到上。当生驱力(life drive)和死驱力(death drive)分别于部分客体时,母亲的就被分裂为“好客体”与“坏客体”: 当它带来满足和愉快时, 它就是带来爱、和善等良好感受的“好”; 当部分客体令婴儿失望时, 它就变成为死驱力的对象,与恐惧、伤害联系在一起。好客体与坏客体的二分带来了主体最早的结构化,未整合状态的主体也被分裂为两部分。自我致力于将好客体内向投射并认同于它,使好客体成为自我理想(ego-ideal),最终与之融合,使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当坏客体呈现时,主体产生被坏客体毁灭的恐惧, 死亡驱力在坏客体上,期待摧毁它,避开坏客体摧毁自我和内化的好客体。
需注意的是,虽然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分裂(splitting)与外部客体的性质有关,但与外部客体本身的好坏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婴儿的幻想。在生命早期, 主体处于毁灭幻想的威胁之中, 为了避开这种威胁,主体必须区分好与坏的东西。分裂这种防御机制将客体拆分是主体“人化”过程的开端。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区分使主体能以明确固定的形式感知外部客体,如果没有这种分裂, 婴儿就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无法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与客体互动的惯常模式。
投射(projection)与(introjection)机制促成了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形成。精神分析作用上的投射指个体将主体自身产生的、恐惧、焦虑等诸多感受至于外界,则将外部客体的性质置于主体内部。在偏执-类分裂位置的形成过程中,主体“所有好的事物,并将所有好的事物丢弃于外。”这一过程的良好运作使内化的好客体可以帮助主体生驱力实现统合和连接的作用,促使主体构建良好的自我功能,推动主体向抑郁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如果过度使用投射,外部客体便幻想所扭曲,“孩子感到它们是危险的,害怕它们成为吞噬自己、掏空自己身体内部、切碎和毒害自己的迫害者。”,此时的偏执-类分裂位置不可避开的带有精神病理性质。

三、抑郁心理位置

偏执—分裂心理位置是主体最早的心理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约从半岁到一岁间,个体进入抑郁心理位置。此时,婴儿开始整合经验,部分客体被完整客体——母亲所取代。如同部分客体所经历的过程一样,母亲同时做为“好母亲”与“坏母亲”存在。但与部分客体被主体感知为分裂形式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婴儿很难将好与坏的特征完全剥离开来,“好母亲”和“坏母亲”的特质集中在一个客体上,同一客体兼具爱与恨两种性格,既可能给予满足,也可能带来威胁。矛盾性(ambivalence)感受在这一时期产生:儿童必须依附于母亲才能得到照料与爱抚,这时母亲是一个爱的客体;但母亲这一客体并不总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当母亲带给婴儿挫折感时,强烈的恨意随之产生。在恨意的驱动下,死驱力于坏母亲,坏母亲在幻想世界中被破坏、毁灭。由于此阶段好与坏两种性质集于同一客体上,当坏客体受到攻击时,好客体也受到被主体摧毁的危险。由于机制,好客体被主体内化,由好客体支撑的主体的自我也随之受到解体的威胁。母亲的不在场可能扩大婴儿的焦虑,唯恐母亲死亡。直到母亲再次出现,婴儿从客体被自己的攻击所毁灭的担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hxlxlw/lw46446.html上一论文:探索大学生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特点及在训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