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取向与心理素质相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69 浏览:22163
论文导读:
【摘要】目的:考察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和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策略: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128名摩梭初中生施测,采用SPSS13.0进行信效度分析、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摩梭初中生四种性别角色差异显著,未分化比例占多数。女生女性化比例高于男生,男生男性化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的心理素质差异不显著。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素质总分、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因子、应付挫折能力、进取心、人际沟通、责任感、自信、乐观、注意力、思维要素上差异显著。在心理素质总分、学习能力因子、思维要素上,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在社会能力和个性因子上,在应付挫折能力、进取心、人际沟通、责任感、乐观和注意力要素上,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在自信要素上,女性化>双性化>男性化>未分化。结论:对于摩梭初中生而言,双性化为最优性别角色,未分化为差性别角色,在心理素质的多数因子和要素上,女性化优于男性化。
【关键词】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心理素质
【】A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初中生的性别角色得当与否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国内关于汉族大学生与心理健康关系已有大量的探讨,但对于少数民族初中生和心理素质相关调查非常有限。居住在中国川滇边境的摩梭人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的形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摩梭传统文化影响下,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是什么取向?摩梭初中生心理素质具有什么特点?摩梭初中生的性别角色和心理素质是什么关系?哪种性别角色是摩梭初中生最佳的性别角色?是本研究拟探究的理由。
1策略

1.1研究工具

1.1.1性别角色量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由刘电芝编制,共有50道题。该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男性量表(16个项目)、女性量表(16个项目)和中性量表(18个项目),中性量表不计分,起干扰作用。施测时,被试在“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7个等级上评定量表中形容词符合自己的程度,依次计1分至7分[1]。在本研究中,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82和0.807。男性正性量表和女性正性量表的相关为0.282,呈低相关。
1.1.2素质量表中学生素质量表由郑希付编制。共有98道题,其中51道为反向题。该量表包含耐挫能力(2个要素,14个项目)、社会能力及其倾向(3个要素,18个项目)、个性(6个要素,45个项目)、学习能力(2个要素,21个项目)四个分量表。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制,被试在“A不同意、B较不同意、C较同意、D同意”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44;分半信度为0.897。分量表内四个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710至0.911之间。四个分量表的相关在0.256至0.768之间。四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39至0.882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大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

1.2研究对象

在云南省摩梭人居住较多的宁蒗县的永宁乡和大兴镇两所中学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方式,向摩梭学生发放问卷128份,回收率100%。有效摩梭学生问卷112份。其中男生47人,女生65人;初一39人,初二35人,初三38人;独生子女20人,非独生子女79人;缺失值13人;农村 102人,城市 9人,缺失值1人。

1.3测验程序

主试由课题组成员及摩梭教师担任。施测前,主试已明确测验目的和指导语。施测时,主试发放问卷,说明指导语并回答被试的疑问,被试完成后统一回收问卷,性别角色测验过程约15分钟,中学生素质量表测验过程约30分钟。

1.4数据分析

使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χ2检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从高到低分别为未分化46(41.1%)、男性化25 (22.3%)、双性化22(19.6%)和女性化19 (17.0%)。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3,n=112)=1

6.07,P<0.01。

男性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男性化、双性化、女性化。女性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依次为未分化、女性化、双性化、男性化。女生女性化(24.6%)比例高于男生女性化(6.4%),差异显著(P<0.05);男生男性化(34.0%)比例高于女生女性化(1

3.8%),差异显著(P<0.05)。男女生在双性化和未分化上差异不显著。

总体而言,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不同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 见表1。

2.3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与心理素质的相关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素质总分上差异显著(P<0.05),最优为双性化,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差是未分化。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习能力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P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在社会能力与倾向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P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在个性因子上差异显著(P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在耐挫能力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0.05)。
在心理素质各要素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思维要素上差异极其显著(P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在应付挫折能力、进取心要素上差异非常显著(P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在人际沟通、责任感、自信、乐观、注意力等要素上差异显著(P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自信均分高低排列为女性化>双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自尊、意志、调节情绪能力等要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3讨论

3.1摩梭初中生未分化性别角色占较高比例

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中未分化占有较大的比例。理由主要有二:其一,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阶段,其求新、求异、求变的需要特别强烈,追求、崇尚新的性别角色致使转变性别角色成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需求。在个体面对矛盾冲突最多时期,容易发生性别角色的偏移。其二,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摩梭初中生受到传统摩梭性别角色与现代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摩梭初中生面对性别角色选择的不确定性、动荡性更强,困惑、迷茫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了摩梭初中生未分化比例。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未分化占较高比例的目前状况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3.2摩梭初中生男女性别角色仍带有摩梭传统性别角色特点

论文导读:
 摩梭初中生男性化男性占多数,女性化女性占多数,表明摩梭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仍然存在。《云南图经》中描述“麽些蛮,境内居民惟麽些盛,蓬头批毡,男子性强悍,善战喜猎,……稍不如意,辄相攻杀,两家妇人和解乃罢。”,拉木·嘎土萨指出摩梭女人温柔善良、含蓄内秀、彬彬有礼、勤劳能干[2]。传统摩梭男女性具有不同性别角色特点。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形态决定了女性为家庭的根,女性是母系文化的本源。但摩梭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并非倡导女上男下,而是依从女性为中心兼男女互补互助,各施其长的模式。“女性是家屋的中心,男人离家出门是常事。”,遵从“女主内,男主外”的性别角色分工[3]。舅舅带领侄儿劳作,阿咪(成年女性)带领女孩劳作。初中阶段的成人礼对男女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传统摩梭文化影响下,摩梭初中生男性化男性占多数,女性化女性占多数不足为奇。

3.3摩梭初中生心理素质状况较为理想

摩梭初中生总体心理素质均值在3分以上,心理素质各因子均值在2.9以上,大于中位数2.5,说明摩梭初中生心理素质较为理想。本研究发现,除进取心要素外,心理素质总体及各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这与王极盛等[4]、冯正直等[5]、郑琰[6]、杨海珍[7]等对汉族学生的调查结果不一致,这有可能是由于量表差异或被试差异所导致的。在进取心要素上,初一>初三>初二,主要理由可能在于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到初中,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盼,进取心较强。初三面对升学的压力也表现出较强的进取心。初一升入初二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初二容易表现出迷茫、徘徊的状态,进取心低于初一和初三年级。

3.4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比性别对心理素质影响更为深刻

人生来不仅有生理上的男女性别(sex)不同,更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性别角色(gender role)之差异。本研究发现,男女生在心理素质上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素质总体、多数因子、要素上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现象印证了李静[8]指出的性别角色是在生理性别特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变量,它与生理作用上的性别差异所不同的是,它是社会文化所造成或赋予个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性别认同,是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对个体意识、个体行为的要求。因而性别角色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更为深刻、更为深远。
3.5双性化是摩梭初中生的理想性别角色、未分化是摩梭初中生最差的性别角色从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和心理素质描述统计和F检验可知,双性化者心理素质总体和绝大多数因子均分皆高于其它三种性别角色类型,而未分化者在心理素质总体、各因子和要素上得分均较低。本研究支持了双性化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未分化为最差的性别角色这一观点。双性化对于摩梭初中生来说是理想的性别角色,但其未分化比例较高,需要对摩梭初中生的性别角色加以引导。
3.6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与心理素质关系体现出传统母系家庭的痕迹本研究发现,男性化的心理素质总体和学习能力因子、思维要素高于女性化。这与袁立新等[9]、余小芳[10]等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近似。即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看,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要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者。但在本研究中摩梭人在社会能力与倾向因子、个性因子、应付挫折能力、进取心、人际沟通、责任感、乐观、注意力和自信等要素上女性化要优于男性化。这与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形态有重要的关系。摩梭女性创造了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为了建构自己一片天地,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自己的女性文化意识。从创世的始祖开始,一系列女性成为有口皆碑的英雄[2]。在母系家庭中,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外祖母和母亲的后代,财产按母系继承、血缘按母系计算,整个家庭中,母亲处于支配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男子们佩服地赞叹女子“劳动干得起,生意做得开,人前敢说话,屋里能当家。”在“女性王国”中,拥有女性化个体往往具有更乐观、自信等心理素质。摩梭人重视家屋和谐而非公众成就,重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和平、融洽、亲切是家屋的主旋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达性特质的女性特征。摩梭母系社会形态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化的特质的个体在心理素质的多数因子和要素上要高于男性化的现象。
(致谢:感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处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目前状况调查分析.教育研究,2009(12):41-46.
[2]拉木· 嘎土萨.走进女儿国——摩梭母系文化实录.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18-34.
[3]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25-46.
[4]王极盛,赫尔实,李焰.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心理科学,1998(5):404-406,479.
[5]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4(4):890-895.
[6]郑琰. 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3): 18-19.
[7]杨海珍,江文,李先锋,等.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115-118.
[8]李静.民族心理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0.
[9]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6):470-471.
[10]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心理卫生,2004(1):39-40.
(收稿日期: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