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从受众逆反心理看“新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247 浏览:71192
论文导读:女新闻”:指以面容较好的女性为主要报道内容或主要报道对象,并强调其面容较好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既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又给媒体带来注意力资源,似乎是双赢的结果,然而随着同类型报道增加,批评和怀疑的声音也愈发明显,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是“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招致众多差评?媒体又该对此采取什么策略?根
摘 要:受众逆反心理是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本文首先分析“新闻”的媒体报道动机,再结合受众逆反心理理论探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理由,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倡议。
关键词:受众逆反;“新闻”;社会价值
一、引言
眼球经济时代,“”跻身成为传统形象严肃正统的新闻媒体的宠儿。如“”“鱿鱼西施”“炒饭西施”等被作为头条新闻推送到受众面前。笔者将此类新闻称之“新闻”:指以面容较好的女性为主要报道内容或主要报道对象,并强调其面容较好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既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又给媒体带来注意力资源,似乎是双赢的结果,然而随着同类型报道增加,批评和怀疑的声音也愈发明显,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是“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招致众多差评?媒体又该对此采取什么策略?
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环节的中心之一。本文试图从受众的逆反心理出发,探索“新闻”存在的理由和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行改善。

二、“新闻”媒体报道动机

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刘京林1995:46)。在市场经济下,媒体会和一般企业一样追求自己的品牌效应,因此追求媒体的美誉度、知名度成为驱使他们进行某些新闻报道的诱因。“新闻”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新鲜性,趣味性。受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需要新鲜有趣的新闻排解压力。受众的好奇心是激发受众视听新闻的重要心理(郑兴东1999:305)。而“民间”的出现,又贴近受众生活,具有亲近性,能引起受众的参与热情。这说明“新闻”还有发展的可能性,也是本文存在的前提。
早期“新闻”为媒体带来了注意力和好感度以及其转化成的经济效益,为保持或发展这种收益,媒体开始对民间的不断挖掘和反复的报道,且希望受众欣然买单。以“炒饭西施”为例:2013年9月23日第一条“西南石油大学食堂惊现“炒饭西施”的微博出现,经过媒体的转载和报道,仅26日单日就有相关微博8221条。截至2014年1月1日关于“炒饭西施”的实时微博已达51117条。以“炒饭西施”为关键字进行百度搜索,能找到相关新闻约1900篇。四川卫视《联播四川》于2013年9月28日晚21点发布的视频新闻,截止2014年1月1日网络播放数已达到200091次,另外广西卫视、河北卫视、安徽卫视、江西卫视、新华网也都作出了转载和报道。

三、“新闻”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又称受众逆向性心理,大众传播里的逆反心理,主要指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郑兴东1999:300)。《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中指出,受众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逆反、评价逆反和行为逆反。受众对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性趋向;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含和表现的情绪或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接受,而且激起受众的反感;传播者期盼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背道而驰。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并非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当然从传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看,应当主要从传者方面找理由,以便改善新闻宣传(刘京林1996:228)。
在“新闻”的传播中,媒体试图为人们介绍一位民间的美丽女性,以换来受众的观摩和好感。然而当受众进入正式视听后如果发现新闻表述不如自己期望,就会感到被欺骗和被愚弄。被欺骗和愚弄次数越多,受众的不信任感会让他们拒绝再次传播。此外,受众好奇心的满足和情趣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这样的“新闻”不会给媒体带来预想中的受众关注度和好感度,反因其品位和质量日渐低下而遭致新受众的反感,原有受众的背离。逆反心理会强化成一种定势,从而对受众的后续受传行为产生影响(郑兴东1999:301)。一旦受众形成这样的定势,在以后接触到这种新闻时,即使只看到标题,不看新闻的具体内容,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与传播者预期相反的判断,甚至反感。受众也会对进行“新闻”报道的媒体产生疑问:报道“新闻”的媒体可能无事可报,无话可说。

四、“新闻”传播中媒体的策略

(一)提高社会价值,适当报道

不论是“炒饭西施”还是“奶茶妹妹”,这类“新闻”的关注点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女性的外表上。其实质是一种新闻偏见。新闻媒体中女性的身体和容貌似乎比她的智慧、思想更重要更吸引人(王郁芳2009:58)。尽管“”是小几率事件,有一定报道价值,但在报道中如果重点关注容貌不免落入报道媚俗和性别偏见的尴尬境地。要避开此情况,就需要提高“新闻”中的社会价值,就要让新闻和社会利益贴近。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被大量无关、无用、冗余、负面信息包围,深切渴望信息的供求平衡、情感平衡。“新闻”好比一扇精美的窗户,受众欣赏窗户的精美,也更期待窗外的美丽风景。因此媒体应关注女性外表下的素养:她们工作技能、文化品德、故事经从受众逆反心理看“新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历等。这样既能彰显新闻媒体的专业立场避开新闻偏见,又能扩充新闻内容、提升新闻的层次。另外,新闻的报道量应与报道作用适合。报道量即使是正面报道的报道量,也应该既与报道的作用想适应,也应该与受众的接受需要和接受能力想适合(郑兴东1999:305)。当“新闻”中的社会作用不大时,媒体不需要铺天盖地地报道。

(二)适度表达,尊重受众选择

受众产生逆反心理最重要的理由就在于新闻没能如实报道,或者是没能给受众带来真实的感受。新闻的真实既要求新闻内容属实,也要求媒体的报道方式适当。进行“新闻”报道时,媒体乐意使用如“西施”、“最美”“排队观看”等描述,把话说的过满,给人一种主观、绝对的感觉。不过在现实中,人们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如何掌握这个度是个理由。然而,媒体有必要认识到这个事实,并尊重这些不同的标准。因此不要轻易明显地依自己的审美标准为论文导读:纯。因此媒体可以为受众留出足够空间,把选择权交还给受众,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新闻中女性的形象。(三)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从“糖水西施”到“豆浆西施”,不论被传播的内容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重要还是无聊,它们的共同特点一般为简化、模式化而且有规律,仿佛基因上带有的某种精简的特性(易然2013:75)。“新闻”似乎形成了
新闻中的女性贴上标签,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审美标准。受众是能动的,他们乐意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对某信息进行认知、判断和评价。受众缺乏选择的余地时就会揣测传播者的传播意图,怀疑媒体动机不纯。因此媒体可以为受众留出足够空间,把选择权交还给受众,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新闻中女性的形象。

(三)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从“糖水西施”到“豆浆西施”,不论被传播的内容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重要还是无聊,它们的共同特点一般为简化、模式化而且有规律,仿佛基因上带有的某种精简的特性(易然2013:75)。“新闻”似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角度、措辞、文本结构等同质。假如再出现一个什么,只需要将主体套进去了就可以发表。比如被冠以“西施”名号的就有“糖水西施”“酱饼西施”“鱿鱼西施”等,侧面描写均为群众“围观”“纷纷赞叹”,另外不忘和某位娱乐明星比较。这种快餐式地报道不仅没有营养也没有诚意。单一、同质化的报道方式让受众感觉到被敷衍。这方面主要要靠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高新闻的写作能力。不断的复制和效仿是不能创新的。新闻从业者应该通过探索,挖掘不同角度的新闻,厚积薄发。
五、结论
随着受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媒体提供的快餐式、无营养甚至有害的“新闻”不但没给媒体带来期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而引起受众的逆反倾向。如果媒体安于目前状况或者顺应某些恶趣味,一旦受众的逆反倾向量变转为质变,转变受众既成的逆反心理要比及时改善自己的报道所花费的力量大的多。因此,在受众的好奇心被一次次失望的视听经历消磨殆尽前,媒体应当克服新闻偏见,关注女性容貌下的素质以增加新闻内涵、提高新闻社会价值。并对文本进行创新和探索才能让受众感到趣味盎然且雅俗共赏。不得不提的事实是当前我国受众文化层次不一,当前“新闻”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如何得依靠大数据。不过,新闻媒体具有社会引导的职能,应当尽自己所能去提高大众品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
参考文献:
[1] 刘京林(1995):《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 郑兴东(1999):《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
[3] 王郁芳(2009):《从视角解读传媒中的女性偏见》,《中华女子学报》,第21卷第2期,第58-60页。
[4] 易然(2013):《网络迷因的形成和传播——对“豆浆西施”现象的解读》,《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期,第74-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