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现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85 浏览:154755
论文导读:
首先,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角度去看,为什么我们要提出现代国家治理?中国对于现代国家的认知,最早是从现代国家的成就所入手,看到它经济的繁荣、技术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公民的文明以及现代国家国力的强盛,我们需要来学习。学习最开始是“拿来主义”,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但是之后发现,仅仅拿来并不够,这些东西的运转背后还需要一套制度,然后我们开始进行制度的变革、改良、立宪,一个半世纪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制度变革的过程。制度变革非常之难,不仅仅是一种阻力,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往往从一个窗口进去,以为是在朝向制度的方向,但其实又回到了旧制度里面。比如我们建立人民代表这种代议的制度,立法、立宪,建立国家的共和体系——我国的名字就叫做共和国,其实我们期望于去汲取自由、、立宪、共和这样一些理念建立新制度,但是随后发现,人大变成“橡皮图章”,宪法的效力、党派的运转以及各种人民团体,可能并没有起到太大的社会作用。这种制度恰恰就像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提到的——新制度往往是沿着旧制度的路径在生长出来,它会体现很多旧制度的特点。真正的制度性变化,依靠的不是一次革命或者一个制度的转变,而涉及到它背后的理念。
面对未来而言,中国国家治理转型中,面对的挑战仍然是理念上的困境——我们到底要走向哪里?我们要接受的是什么样的理念,现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改革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换言之,现代国家背后的道德基础是什么?如果分析会发现,现代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所有的成就,背后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即个体正当性被确立。确立了个体正当性,个人可以自由地创造,社会的创新能力大增,个人可以自由地交换,追求财富,市场经济大大发展,个人与个人之间平等地进行治理等。而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建立一个基于个人的民族认同,所以看起来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其实恰恰在中国社会内部,这种纵横的分割非常多,部门的利益、地方的利益,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政策……所以,我认为这恰恰是阻碍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理念上的理由,即个人作为一个人的正当性、合法性,在我们的社会中能不能建立起来。
其次,如何判断目前状况?中国目前社会治理中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长期以来我们的管理思路,一直是八个字——管理、监督、培育、发展,八个字的顺序在不断地变换,最开始是管理最重要,之后监督放到前面,现在是先谈培育发展、然后是监督管理。方向性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管理为主体到现在的培育为主体,但没变的是政府主导的责任主体,原来“管理”是划减号、政府在某些方面要制约住,现在“培育”划加号,是政府要扶持另一些部分。但是不管培育也好,管理也好,其实都是政府在主导社会的发展,只不过是哪一部分多,哪一部分少而已。这在现在社会组织改革的思路中也是如此,四类先行直接开放、三类明确保留双重管理,逐步放开,这当然体现了一种进步,但是分类的政策仍然显示了政府对社会的选择性。管理也好,扶持也好,这个思路中的一个盲区,是社会的开放性。社会治理到底是谁的治理?政府,还是社会,是社会治理的责任主体、选择主体?我们对社会开放性的认知和政策还不充分,如果只是政府在制约、在扶持,就不能真正达到社会治理,这是目前目前状况。
现代治理的根本是什么?我认为落脚点是建立基于个人权力的国家权力结构,最后权力的归属是属于个体的,基于每个个体权力通过赋权建立国家的权力结构。换言之,现代国家的制度设计之中,其实不过是各种个人权力的交换、妥协、让渡、契约、共识,所以形成一系列现代国家制度,但是其实这个逻辑只是一个,即个人在各种各样的方式中运用他的权力,从而产生现代国家。具体而言,我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整个社会治理的责任主体应该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也就是从个人,到社区,到自由的结社和市场,到地方政府,再到国家,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治理权责架构,也是自下而上的秩序的衍生逻辑。所形成的是一种多元竞争的秩序,这种多元竞争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等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治理的结构秩序。目前面对的可能的最大挑战是社会的开放性,现在政府做了很多改革,但是如何在现有制度中向社会开放,纳入更多的社会自治因素,这个经验我们不足,而且我们现在这种意识也不充分,目前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走向开放社会的可行路径,我认为这才是改革最需要去探讨的。
再者,就是公权力的设计来源。公权力是基于个人让渡的一种权力,所以还不是一个怎么“为人民服务”的理由,而应该说是民权,或者说是赋权理由,是权力合法性理由,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公民自治而不是谁来为人民服务,政府只是一个者,权力架构上不涉及到谁要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如何自治。包括我们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一种竞争性的思路,开放多元的思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向现代化。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hxlllw/lw28594.html上一论文:谈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系统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