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从知识传播角度看《超级减肥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48 浏览:120896
论文导读:
2013年央视财经频道和光线传媒联合打造了大型健康励志节目《超级减肥王》,作为中国首档面向特别肥胖人士的瘦身节目,这个节目有很多亮点,但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它的知识传播。
知识传播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传播手段,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①很多电视节目虽然不以传播知识为主,但节目中的知识传播不容忽视,比如,《爸爸去哪儿》里父亲的育儿经验和《我是歌手》里的歌唱技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可以说是比较纯粹的知识传播,虽然这些节目也采用了娱乐的形态。《百家讲坛》属于完全的授课型知识传播,它的变化主要是发生在内容上,如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还有明星学者等。
实际上,媒介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知识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知识传播方面,媒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往,大学在知识传播上是主力,如今媒介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媒介和大学在知识传播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大学的知识传播基本上是显性传播,传播的是显性知识,传播的方式也是显性的。而媒介则不同,媒介的知识传播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更有特点的是对隐性知识的隐性传播,这一点往往是大学的知识传播所不具备的。比如说,媒介知识传播在生产和传播政治常识方面就有天然的优势,其中突出的是有关制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当然还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传播。事实上,即便是生活知识的传播,例如,减肥方面的知识传播,我们也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纯粹的知识学习,它还包含了对社会偏见的矫正。
知识传播的对象
《超级减肥王》看上去是一个小众类的节目,因为很多肥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减肥。不过,对于很多身材肥胖者或者关注健身和减肥的人士来说,单独收看这样的节目仍然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这个节目在选手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选用不同年龄阶段和体型特点的选手来参赛,平衡男女比例,观众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和自己情况类似的选手进行学习,这样做就提高了节目的普适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考虑到客体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毕竟这不是一个专业的瘦身节目,节目中包含的娱乐元素可能会超过知识信息。传统作用上专业的瘦身节目是教练录制健身动作,观众可以在电视机前跟着电视上的教练一起做。现在这样的节目少了,因为真正想通过电视来获取瘦身信息的观众可能属于少数,对于不需要减肥的人而言,这样的节目就缺少看点。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很多减肥的群体或者个人往往不大愿意抛头露面参加减肥活动,这和西方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换句话说,我们很多人对肥胖人群有很多的偏见和成见,这给减肥类节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比较来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知识传播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中国的知识传播看上去有泛知识传播的色彩,而西方的媒介知识传播相对专业一些。从某种作用上说,知识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分工,因此,西方的知识传播可以说是有更深厚的传统。
知识传播的过程
当知识和减肥联系起来的时候,知识对行为的影响就变得更加重要。在《超级减肥王》节目中,知识传播的核心并非单方面的瘦身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对观众的影响。
从观众收看节目到观众转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往往发挥着作用,观众经历了从接收视觉符号到理性深思的过渡。在视觉符号的吸引下,大部分观众以及刚刚开始接触节目的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主要停留在吸引层面,这个层面包括感知和感染两个阶段。感知阶段是一个初步认知的过程,就这个节目而言,在一开始,观众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以及选手的表现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有的观众可能因为不喜欢节目的某个方面就对节目失去观看兴趣,有的观众觉得节目正合胃口,就会继续保持对节目的关注。接下来,随着节目的情感和情绪表达不断深化,知识开始起作用了,观众从感知到认知,逐渐体会到了节目传达的意向。最后,长时间的心理认同感就会推动行为效果的跟进。从感知到感染可能只需要几个点或者完整的一期节目,但是,要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再到采取实际行动,就需要一定的收看时间和次数的积累。
在传统的观念里,媒介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融合,共同生产和共同传播成为显著的特点。即便是在知识传播中,这一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知识的互动对知识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电视的知识传播
我们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比如说,《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主要传播的就是显性知识,而电视剧传播的知识常常是隐性知识。我们还可以把知识分为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例如,数学通常是确定性知识,而语文常常是非确定性知识。我们还可以把健康传播视为讨论型知识传播。
文字和画面在知识传播中是有区别的,在《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文字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的传播体,因此,在知识传播中,文字反倒是具有直观性。而画面往往可以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不过,考虑到在视觉传播时代的知识视觉化,这有可能转变我们对影像的观看之道。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电视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在知识传播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一般来说,新闻生产的是制度性知识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只不过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传播。这一点在国际传播中更明显。虽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知识普及,但是,新闻毕竟是要依赖事件和人物的。过去,媒体用报道替代文件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传播案例,属于间接的知识生产。而电视剧的知识生产又不同于前面两种,在古装戏中,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多观众是在线下完成知识再生产的,比如《甄嬛传》。在暑假期间反复播放的电视剧往往都是知识含量比较高的,例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翻拍率比较高的电视剧常常也有这样的特征。
跨文化传播中的知识传播往往需要受众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正是在这个作用上,我们才会说电影比电视剧更适合国际传播,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大片和小片的区别,理由之一可能是,后者比前者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往往理解越复杂的事物需要越多的知识储备。而不同的知识背景下,经常是越本地化的知识,越难以转换为国际化的知识论文导读:
。在这里,知识几乎等同于文化。
具体到《超级减肥王》节目而言,减肥瘦身类的知识会涉及到人的体质、身体结构、疾病预防和运动程度等多方面理由,如果将减肥知识设置得太复杂,很难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反之,如果过于简单,就达不到指导选手和观众进行减肥的目的。为了确保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节目邀请了知名减肥教练和减肥顾问全程陪伴选手,对每位选手的减重过程进行精心的安排,向观众进行细心解读,使得减肥知识更加权威和科学。节目中教练主要选择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完成的动作,借助一些常见道具使减肥变得科学而有趣。锻炼之余,节目组设置了减肥常识问答的比赛,例如“啤酒和羊肉哪个所含热量更高”、“清汤面和米饭哪个热量更高”等理由。
《超级减肥王》一改以往健康节目中讲解加示范的单一形式,从平民中海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肥胖人士,真实记录他们“魔鬼训练”的全过程,用选手减肥的真实经历和辛苦历程来宣扬健康的节目主旨。
关于电影创作,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理想”,理和情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放在媒介环境中来看,电视是感性媒介,但知识是冷静而客观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讲情理相容的意思,把“情”放在“理”的前面,可见情感对讲述道理的重要作用。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感性因素,在节目中加入人文关怀,能够增强知识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接受意愿。一端是电视观众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和精神状态,一端是电视节目的声话配置、情节、情感等诸种特征,两相遇合,引发注意。②美版的《The Biggest Loser》对淘汰环节的设置是,选手选择“你最想把谁踢出去”,而《超级减肥王》给选手机会选择——“你想把这个机会留给谁”。这样的竞争机制,彰显了节目对于选手的人性关怀。
嘉宾也是节目设置的一个重要元素,每一期的做客嘉宾都会现身说法,传授日常减肥健身经验。对选手来说,在参加节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来自明星嘉宾的减肥知识,还可以有与大牌明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每期一换的神秘嘉宾让近乎“残酷”的节目有了恰到好处的娱乐氛围,增添了“知识的课堂”的气息。
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不仅从内容上拓宽了知识传播的领域,也在传播效果上增强了开放性和互动性。随着微博和微信等互动平台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利用新媒体传播知识信息,知识含量高的信息也被多次转载,新媒体为电视节目的知识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在《超级减肥王》节目中,节目组利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直接互动,其微博在预告和宣传节目的同时,发表了许多电视节目中没有涉及的减肥常识和健康知识,并且耐心解答了网友询问的减肥理由;另外,节目还成功地塑造了“最胖子”及伟佳、“明星脸减肥王”祖嘉泽等一系列标签化人物,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还利用互联网发经验帖,和网友展开互动,以期传播给更多的人。
引进版权的电视节目通常需要在知识传播的本土化方面加强策划,《超级减肥王》引自美国NBC原创版权节目《The Biggest Loser》,由于中美两国民众在文化语境、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体质体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版本的《超级减肥王》在知识传播方面也不尽相同。首先,从运动项目的设置来看,由于我国的参赛者中没有高龄选手,安排的运动项目相对来说难度更大。其次,在饮食方面,会安排适合我国人体质的蔬菜水果和清淡的中餐。
注释:
①“知识传播”,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link?url=aNc786vlGeMTD-BRskiIpYzzZdD7PJ0Q7CIr0nIoGE9wo8gteLmMt3EdpFu30chg
②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