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论食指诗歌主题及其艺术表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85 浏览:119926
论文导读:天”却表达了对于“春日”的向往,如此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在现实中产生的失望与痛苦。诗人精心挑选出“美丽的雪花”作为意象,将一缕温馨投向遥远的未来。虽经受“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仍要向着“明天”做出“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未来》)。正如《书简

(一)》中所写:“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

摘 要:在“”的灰暗底色中,诗人食指面对既冷酷又狂热的社会乱象,噙着热泪苦苦找寻心中灿烂的未来,其诗作也开启了朦胧一派。本文通过对食指诗歌的感悟与赏析,重点探讨其诗歌对青春保持眷恋,对苦难坚持抗争,对未来坚定信仰的主题,并结合作品从古典美学意象、适合诵读的“格律体”、有人道精神的个性话语等方面手法的运用上,分析其诗作古典与个性并重的艺术表现特点。
关键词:食指 主题 艺术表现 朦胧诗
1968年初,19岁的郭路生以一首《相信未来》出现在一代青年的视野中,从此,他的诗作便开始在这场风云变幻的“荒原”中顽强地破土生长。食指的一生都坚持用诗作点亮“蜘蛛网”般的无情现实,以希望为命题,写就前途未卜的命运。他的诗反映了一代知青的心灵历程,表现了一颗揉碎在现实中的心灵对苦难和宿命的抗争。这种面对残酷而生出的内心固执,一种“伤痕累累的相信”,使食指成为了“诗歌的第一人”、“朦胧诗”的先驱。

一、回忆与希望——食指诗歌主题类型

(一)眷恋青春

每个人都难免可怕的“青春不再”,青春里有我们美丽的疼痛、灿烂的忧伤、明亮的迷惘,在食指的青春中,还有对时代的反思,对历史的拷问。《向青春告别》中的“别了,青春/那通宵达旦的狂欢;别了青春/那争论时喷吐的烟云;别了青春/骄阳下暴雨中的我们”;《我的青春》中的“正值我生命中朝气蓬勃的春天/遇到了冰和铁的时代特有的心寒”……诗人在时代情结中系紧了青春情结,青春在食指看来“是那么丰满光亮/绿色的叶面闪耀着希望”(《枯叶》)。诗人不断在时间隧道中回顾,饱含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眷恋在成为对青春的怀恋印记的同时,又代表着一种对旧我和旧时代的告别。“经历了世态炎凉的人生战场/使我深受了难以愈合的内伤/当欢欣和伤感的泪水串成诗句/就有了闪光的字句,精彩的诗章”(《人生之一》)。这就是食指,对昔日时光的美好怀念永远与有对冷峻现实的理性审视缠绕在一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相对的辩证,才使他保留了一份真纯,而未走向绝望和愤怒的极致。

(二)成长抗争

同“青春”一样,“成长”也是一个要令人百口莫辩,难以参透的必经过程。食指的“成长”代表着一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程,痛苦的告别、辛勤的劳动、美好的期待、漫长的等待,凡此种种中都闪烁着迷人的苦难光辉。1968年,食指写下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送北大荒的战友》、《冬夜月台送别》等以“告别”为主题的诗歌,一字一句中充满着时代的和理想,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凉。“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所以不该也不能用眼泪为你们送行/而应该鼓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因为这是在鼓励一个初步的儿童/迈开步伐走向光辉壮丽的前程”(《送北大荒的战友》)。诗人在痛苦的告别中,找到了内心情感的矛盾症结,即时代与个人思想的纠结与碰撞。他不断体验着,收获着,渐渐感悟出一种独特的“成长阵痛思想”,即对人与社会、时代的密切关系的深思,人与人的心灵间纯真的互动,还有个体内部对生命理想的坚毅追寻。

(三)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首著名的《相信未来》像是一篇寓言,一剂纯净的猛药,响亮在当时混乱、喧哗的时代话语之上,以一种理想主义的姿态,寄托着一代人的梦想,成为经久不衰的精神童话。立笔于“冬天”却表达了对于“春日”的向往,如此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在现实中产生的失望与痛苦。诗人精心挑选出“美丽的雪花”作为意象,将一缕温馨投向遥远的未来。虽经受“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仍要向着“明天”做出“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未来》)。正如《书简(一)》中所写:“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食指诗歌的可贵就在于如此清澈又如此激昂,无论在怎样的焦灼与跋涉中,他的诗作一直以理想和梦想为牵引,试图照亮所有正迷惘、撕扯的心灵。

二、古典与个性——食指诗歌艺术特色

(一)古典美学意象的借用与转化

有研究者指出:“就诗歌的本体而言,食指的作品是传统的,无论是语言、音韵及形式都是严谨的。”[1]从意象的运用上看,食指诗歌也确实大量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个人的生命感悟和生命体验,但与古代的“春恨秋悲”不同的是,食指的诗在意象的运用方面突出了更多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内容。“冬天”与“春天”这两个代表季节的诗歌意象频繁地出现在他的诗作之中,“冬天”带着冰雪和寒冷,孕育“春天”的温润与希望。《鱼儿三部曲》时间背景就是寒冷的“冬天”。写出“冷漠的冰层”下的鱼儿为了追求“自由与光明”,“永不畏俱冷酷的风雪/绝不俯仰寒冬的鼻息”。“春天在哪儿啊”的问句完全表达透了人生中渴盼理想而不能的悲壮。《相信未来》喊出“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论食指诗歌的主题及其艺术表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相信未来”,开在冬日的“美丽的雪花”赋予美好的未来以灵性。诗歌还通过“查封炉台的蜘蛛网”、“灰烬的余烟”、“凝露的枯藤”、“深秋的露水”、“凄凉的大地”等意象,表现了对“”时期的政治现实的强烈批判。紧接着,“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温暖漂亮的笔杆”等明亮壮阔的意象,造就了黑暗时代给人的伤害与理想、光辉的未来的对比。这些意象既表现出自我心灵艰苦卓绝的跋涉,也表达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精神坚守和理想追求。

(二)创造适合诵读的成熟“格律体”

从诗歌语言和结构上看,食指的诗也富有传统色彩。其诗作较多四行一节情况,如此设计除能更好把握诗歌节奏外,还有利于营造语意的起承转合,从而更加优美地表述感情。在《海洋三部曲·海洋与波浪》一诗中,每节几乎均以一三、二四句对应,且采用偶行押韵,与绝句类同,适于朗读,便于抒情。这种体式在《人生舞台》、《想到死亡》、《归宿》等诗中都有体现论文导读:
。在语意的衔接上,食指的诗也十分注意起承转合的模式,而这种相对整齐的诗歌结构,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但食指的古典体式并非严格遵循唐代绝句规律,如每行的顿数明显多于绝句;在语言上,运用纯净的现代白话等。因此,称食指诗歌的体式为现代格律体更为合适。林莽曾说:“就诗歌的本体而言,食指的作品是传统的,无论是语言、音韵及形式都是严谨的。他的每一句,每一行都经历了反复的敲打。他的作品非常适合于朗读,节拍有力,意味隽永,充满了。”[2]

(三)突出具有人道精神的个性话语

食指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但正是这种力透纸背的朴实,令读者感到力量。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诗人敞开内心,直面世界,用自己超前、与众不同的视角表达源自生命底层的感悟和体察;用勇于探索和深思的独立精神发觉了人性盲目的狂热。“不得已,我敞开自己的心胸/让你们看看这受伤的心灵——上面到处是磕开的酒瓶盖/和戳灭烟头时留下的疤痕”(《受伤的心灵》)。“磕开的酒瓶盖”、“戳灭烟头时留下的疤痕”与“受伤的心灵”的对应,是具象与抽象的高度统一,这通感的想象令其诗作表现出对自我个性价值的尊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食指曾表示,“作家应成为社会的良知、良心,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不能没有观点,失去立场,丢掉对劳动人民的情感。生活上要廉,要勤于思索,要厚积薄发。”[3]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他顽强而独立地坚守精神的自由,用尽心力写就了130余首“生命诗歌”。在精神病院里那近30年的苦行与哑默中,食指仍旧笔耕不辍,写下滚烫的诗篇——“当惊涛骇浪从心头退去/心底只剩下空旷与凄凉/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我低头踱步,无事一样”(《在精神病院》)。
总的来说,食指诗歌以古典、精美的艺术形式和人性视角,宣扬了浓厚的个体和时代意识,准确地反映出一代人的向往与彷徨。作为一个诗人,他是成功的,因他曾触动了时代最敏感的神经。“虽然我已不再扮“小丑”/却时常记起我曾是丑角。”(《人生舞台》之五)。可以说,食指勤于反思的生命本身即是一首壮烈的诗,他给予文学史的贡献远不止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