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雨果看客描写艺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15 浏览:93990
论文导读:
《一滴水换一滴泪》是苏教版必修四的一篇经典,带给读者的感触众多:有对伽西莫多的同情,有对爱斯梅达拉的赞美……而笔者却从中注意到了看客形象,现结合文本,将雨果的看客描写艺术分析如下。

一、宏观勾勒,看客群的集中表演

在看客形象的设计方面,雨果堪称专家。在《一滴水换一滴泪》中,雨果别具匠心地创设了看客群,让他们一起开展丑陋的哄笑表演。
听说有刑罚,人群很快聚拢来准备欣赏;当犯人伽西莫多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上的时候,场内爆发出一阵笑声和喊声;看见伽西莫多的丑态——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他们便爆发出一阵哄笑;若望·孚罗洛形容伽西莫多好像东方建筑似的怪物,脊背象圆拱顶,象弯曲的柱子,群众大笑起来,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受刑中的伽西莫多在绳绑中发抖,他奇丑的脸上忽然显出蠢笨表情,更加引起了群众一阵哄笑;当他以很像动物的咆哮声发出悲惨的呼唤“给水喝”时,非但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总和,在这样一群看客们组成的巴黎社会,人情淡薄,缺乏良知。他们集体无视伽西莫多的凄惨遭遇,他们给予那位不幸人的只是笑、大笑、哄笑……更可怕的是,不仅成年人在做看客,就连小孩们也都失去了同情心,用与大人们高度一致的言行履行着看客的职责。这样的集体表演深深地刺痛了富有人文情怀的作者,以至于作者在文中直接评论中世纪人们的无知和无情。其实这种宏观的勾勒正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因为这种整齐划一的看客言行更能震撼读者的心,对看客形象产生厌恶之情。

二、细致描摹,看客个体的微演出

雨果不仅精通宏观的看客形象刻画,在小说中,他还善于细致描摹看客们的个体言行。
一是看客们各种尖刻的语言。“公诉”执行完毕,面对丑陋的伽西莫多,看客们像憎恨仇人一样对他恶语相加:“邪教的怪物!”“骑扫帚把的家伙!”“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甚至两个学生尖着嗓子哼起民间古老的回旋曲的叠句:一根藤条子,对付一个恶汉子!一条木棍儿,对付一只老猴儿!”
二是更加逼真的行动和神态。正如耳聋的伽西莫多清楚看到的,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面对讨水喝的伽西莫多,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着……
看客们真是绝好的群众演员,他们不需要任何培训,就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生动、形象。在各种哄笑声中,在各种别出心裁的言语讨伐中,在各类看客怒不可遏的动作中,伽西莫多的“给水喝”被淹没无闻;他只能被动接受看客们的恶语相加,承受着更加激动的各种动作。在这里,雨果的看客描写艺术更加突出,他用微电影的方式,给各类看客提供了微演出的平台,细致描摹了各类看客的丑态。

三、巧设对比,非看客形象的反衬

雨果的高明之处远不止于对看客宏观和微观的描写,在文中,他巧设了一组对比:波希米亚姑娘爱斯梅达拉和各类看客。
就在义愤填膺的看客以各种高明的手段对伽西莫多讨伐之时,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不幸耳聋又被一个聋法官审问、判决的伽西莫多目睹她迅速走上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真想用雷电击毙那个波希米亚姑娘。但是她一言不发地走近枉自躲避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
与看客们无情的愤怒不同,这位姑娘圣洁、温柔、具有不计前嫌的大爱。伽西莫多确实被人指使犯了错,但看客们是极尽无情之手段对他大加侮辱;而被侵害的波希米亚姑娘却以相反的方式感化了犯人:伽西莫多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喝完水,那可怜人还情不自禁伸出黑黑的嘴,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与无情、冷漠的看客们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对比中,看客们的伪善与自私形象得到了有力反衬。至此,雨果的看客描写达到,观众也都被感动,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而这正是雨果对中世纪人们的期盼与呼唤。
雨果不愧为大家,他用大手笔刻画了一群看客,艺术效果突出,堪称看客描写大师。
(作者单位:泗洪中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lw/lw48025.html上一论文:简论乌克兰艺术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