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情倾钧艺——记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红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62 浏览:73331
论文导读:
静静的颍河蜿蜒缠绕在禹州神垕大地上,犹如一位纯朴慈爱的母亲哺育着这块古老而神圣的黄土地。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陶瓷艺人在这里辛勤地探索和创新,使这里一件件作品都在传承着钧瓷艺术的灵韵。
在中国的版图上,或许神垕镇显示的只不过是逗号那么大小的一席之地,而提及中国的钧瓷,人们就会把倾慕的目光投向这里。这里是陶瓷的王国,更是陶瓷艺人播撒希望和收获成果的乐园。
许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钧天工坊钧窑的创始人苗红立就是这一代又一代陶瓷艺人中的一员。他留给记者的印象是戴着眼镜、谈吐文雅,谈及钧瓷尤其激昂和兴奋。儿时的他耳闻目睹前辈们为了营生,生产日用陶瓷的艰辛。后来他仅以几分之差没能被高等学府录取,失去了到大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在青春期的俳徊踌躇中,他被那时人们极为羡慕的国营瓷厂录用为正式工,当时他脑海里就闪现出这辈子注定要与研发陶瓷为业的念想。于是,他抱定决心,苦心学艺,以钧瓷艺术的传承创新为追求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他跟随老一代钧瓷艺人夜以继日地搞陶瓷研发,不断开发出新的陶瓷系列品种,他陶醉于钧瓷艺术的创造中,梦想着建立自己的钧艺博物馆。
他这样讲述,早些年他研制的陶瓷作品并没什么特色,造型、工艺、釉色都是中规中矩,只不过是几件纯净、晶莹的月白釉笔洗和钵罢了。后来造型比比皆是,钧釉种类繁多,先期的展厅里虽然五光十色,姹紫嫣红,但缺乏厚重的文化内涵。研制出的钧瓷造型设计随意,釉色飘浮,尚有不少模仿的痕迹。当时,有资深的业内人士到他的展厅欣赏了他的作品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做钧瓷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你必须静下心来,去研究造型、釉色、工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为此,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那一次,业内人士的造访对苗红立触动很大,他开始深居简出,长时间在家“修炼”。
2014年春节前夕,记者一行走进钧天工坊的展厅时,立马感觉到了展厅的大气和魅力。展柜上的作品造型简约且大气,釉色莹润,窑变自然,色泽沉稳,工艺精湛,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尤其是他的月白釉作品,均为手工拉坯成型,洁白纯净,乳光莹润,玉质感强,令人爱不释手。徜徉在展厅中,浏览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钧瓷珍品,就像在享受钧瓷文化的饕餮大餐,在场人士无不被精湛的钧艺文化所熏陶。
苗红立坦言,他这些年一直都在深思着现代钧瓷该如何做,应该做什么样的造型,用什么釉,并潜心研究钧瓷与其他瓷种的不同之处。他的理解是“钧瓷以其蕴润雅致、五彩斑斓的釉色著称于世,同时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结合的产物。钧瓷造型既要讲究实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到艺术美。钧瓷的釉层丰满且有流动性,为了适应钧釉的这种特点,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圆、扁、方、长、曲、直、缩、张格局合称和虚实得当之外,还必须做到浑厚端庄、典雅大方、装饰简练、线条明朗、棱角突出、起伏得当,从而增强钧釉的艺术美。钧瓷传统造型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就在于器物简约到了极致,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而且器形规整,窑变深沉细腻,体现了皇室崇高的法度。”
对钧瓷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后,苗红立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作品。他分析道:“以前作品的造型随意性大,耳饰过繁,有画蛇添足之感;釉色追新求异,反而失掉了传统釉色的神韵。”于是,他重新给自己定位,从传统的造型和釉色做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苗红立从传统的出戟尊、梅瓶、虎头瓶、鼓钉洗、挂盘做起,使用传统老釉,各道工序都力求精益求精。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到自己的作品不知不觉中上了一个档次,器型规整,釉色莹润,窑变虽不艳丽,却自然天成,耐人寻味。尤其是一些顾客的称赞,着实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后,他开始大胆创新,而这些创新都是在遵循器型为釉服务的基础上的创新。每一件新设计的造型,他都给釉的流动和窑变留足了空间。
苗红立把一件荣获“第八届中国钧瓷文化节”特等奖的静心尊拿给记者一行观看。该器物造型从宋代的双系罐演变而来,简洁大气,耳饰简约,比例恰当。六个鼓钉既起到了美化器物的作用,又使器物显得古朴雅致。器物表面釉色流动感强,窑变细腻。更令人称道的是器物内壁呈现纯净的蓝色,就像蓝天碧水,让人感觉到纯洁、清新、静心。每一位触摸器物的人,大有心灵洗涤之感。
采访中,记者获悉,经他研制的一件挂盘为手拉坯成型,中心窑变出一只展翅的凤凰,凤凰回头仿佛在欣赏自己美丽的羽毛,釉画清晰,惟妙惟肖。后经几位业界大师和钧瓷藏家鉴赏后,一致其作品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釉面流动感强;窑变色彩、纹路、斑点、意境浑然一体,给人整体的美感,得到了业界大师和藏家们的高度赞誉,这更使他坚定了对钧艺精高的追求。他独自创作的静心尊现已被嵩山少林寺选中,今后将作为该寺的高端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龙之音》是他龙年精心创作的生肖作品,被评定为“最具创意钧瓷作品金奖”。他匠心独具地将龙与传统乐器琵琶设计在一起,龙首的造型准确而不夸张,威猛而不失温和,长长的龙须飘拂于琴弦之上,平添了几分动感,好像龙真的在用胡须拂琴,弹奏美妙的乐曲,呈现出天人一体的美感、浓厚的文化气氛及创新的时代特征。
记者看到这件作品是以琵琶的共鸣箱作洗面,又似两个玉碗相环,器身即可视为琵琶,又可视为如意,上端以龙头为饰,以示吉祥。整体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整体造型典雅别致,釉色温润天成,备受业界大家之称道。
作品《龙之韵文房四宝》是他将龙的造型巧妙地融入文房四宝中的笔洗、笔筒、笔架和镇纸中,使作品既融入了新时期的艺术特征,又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内涵。其笔洗,洗面呈云朵状,又似如意形,沿口上方两侧以龙头为耳饰,构思巧妙。整体造型端庄大气,既像潜龙腾渊,又像龙行云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其笔筒,整体以龙为型,龙尾似鱼尾上扬,又似中国古代酒器,蕴涵着中华民族质朴、敦厚、乐观的民族性格以及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审美意趣。
其笔架,以龙头为型,神气活现,两端及底部以浪花为衬托,好似波涛汹涌,玲珑剔透,古朴典雅。
其镇纸,以龙王降雨为型,喷出的水花化作论文导读:国的传统文化与钧瓷相融合,使其拥有多元文化的气息。“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昨天的成绩是他用血汗凝成的一道风景,苗红立清楚地知道,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他在不断地探索、拼搏、奉献。他有信心和决心,因为他相信心中只要有梦,脚下自然生风。他苦心研发,精艺求精,只为将更多更美的陶瓷作品奉献给社会。上一页
如意纹底,寓意风调雨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钧瓷相融合,使其拥有多元文化的气息。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昨天的成绩是他用血汗凝成的一道风景,苗红立清楚地知道,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他在不断地探索、拼搏、奉献。他有信心和决心,因为他相信心中只要有梦,脚下自然生风。他苦心研发,精艺求精,只为将更多更美的陶瓷作品奉献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