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物流技术提升路径中区域适应性及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658 浏览:85392
论文导读:
摘要:部分物流企业在非理性实施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路径下,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回报要求,以及客观抬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为此,需要在对区域产业环境、就业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的实践路径,则需要围绕着:适应所在区域的产业环境、适应所在区域的就业环境、适应所在企业的市场环境来展开。
关键词:物流技术;区域适应性;分析;实践
1001-828X(2014)04-0-01
在十二五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而不难预测,未来物流业态的发展也将沿着自动化、效率化等路径来前进。然而,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那就是如何使物流技术的提升与所在区域的需求间形成适应性。之所以提出这一理由在于,部分物流企业在非理性实施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路径下,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回报要求,以及客观抬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这样一来,自然就使物流技术在提升中所获得的红利被无形的抵消了。由此,探讨物流技术提升的路径理由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对物流技术提升的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区域适应性的分析。最后,在分析引导下给出实践路径来。

一、对物流技术提升的绩效评价

结合笔者的体会,对物流技术提升的内涵界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物流技术提升的经济收益评价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物流服务的价值是由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抽象劳动形成的,从而在平均劳动强度、平均劳动复杂程度的情况下,物流服务的价值量由抽象劳动的时间所决定。随着物流技术的提升而使机械替代了人工,就使得原有物流服务的价值量因叠加因素而变小。然而,这一价值量变小的物流服务却按照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进行销售,从而便能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超额利润。

(二)物流技术提升的经济成本评价

物流技术的提升所蕴含的经济学模型便是,物流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C/V的量逐渐变大。这就意味着,物流企业在购买不变资本的经费投入将会增大,以及随着C的规模扩张也将相对增加V的量(V的增加速度小于C的扩张速度)。从而,这将显著增大物流企业的会计成本。另外,受到物流设施设备专用性程度提高的影响,企业还将面对客观的沉淀成本。

二、评价基础上的适应性分析

在上述评价基础上的区域适应性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区域产业环境适应性分析

前面提到了首先进行技术提升的物流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在于同类型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于该企业,而使得提供该物流服务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大于该企业所致。若在区域产业环境中普遍面对着技术升级的状况,那么这种超额利润就将逐渐消失。因此,区域产业环境成为了拉动物流企业实施技术升级的外生动力。

(二)区域就业环境适应性分析

区域就业环境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和就业人口的素质。就业人数的多寡与物流企业实施技术升级的程度形成了负相关关系,即就业人数多将弱化企业的技术升级压力,反之亦然。然而,现实中所在区域的人口素质,则是直接影响到技术提升后的经济绩效能否实现的关键。不难知晓,随后的岗位培训将增大企业的成本构成。

三、分析引导下的实践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引导下,物流技术提升的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适应所在区域的产业环境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仍属于区域性市场的特征,从而物流服务的价值制定仍在于所在区域物流企业的共同决定。因此,在追求超额利润的诉求下,物流企业需要适应区域内物流企业的技术整体水平,并通过局部技术优化和拓展增值服务,来分别获得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

(二)适应所在区域的就业环境

区域性物流企业也承担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这一责任主要从纳税和提供就业岗位两个方面来实现。但从企业自身的利益诉求来看,它仍然需要主动适应区域内的就业环境。因此,从物流技术提升的长期趋势来看,需要关注所在区域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综合确定物流技术升级的速度和板块。

(三)适应所在企业的市场环境

这里还需要适应企业的市场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企业的市场份额。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需要一定的企业生产规模为基础,这样才能充分释放技术升级后的红利。因此,若区域性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处于同城范畴,则应严格制约技术升级的力度。
以上所进行的路径构建,可以作为未来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升级的指导原则,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对此进行深刻的认识。
四、小结
本文认为,需要在对区域产业环境、就业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的实践路径,则需要围绕着:适应所在区域的产业环境、适应所在区域的就业环境、适应所在企业的市场环境来展开。
参考文献:
[1]赵奕凌.物流成本管理与制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2013-6.
[2]高丽.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1(9).
[3]张晓玲.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2(1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cjhlw/lw20862.html上一论文:谈述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