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利率市场化推进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794 浏览:120984
论文导读:级相对较高的债券,通常被称为“增信产品”。发达的债券市场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催生了一个网状的美国金融体系,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衍生出一系列的专业服务机构。其中,有专门从事贷款发放的专业机构,有把这些贷款打包之后证券化的机构,还有为这些证券评级和推销的专门机构。美国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完全脱媒,
作者简介:
何世彦(Thomas Ho)博士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金融经济学家。他目前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THC公司的总裁,并在颇具影响力的《Journal of Derivatives》和《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杂志兼任副主编。何博士还是美国金融经济圆桌会议的会员,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金融数学学科董事会成员和最早的无风险套利模型的创立者和《金融建模》的作者,他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博士。本文是何博士团队根据最近他本人在中国上海金融国际化发展论坛上英文发言稿所做的整理。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风险已经开始以银行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影子银行产品层出不穷等种种形式出现,引起监管部门和行业决策者的担忧和重视。银行必须提高自身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迎接利率放开后的市场挑战。本文拟通过对西方国家利率市场风险管理实践的探讨,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展望中国利率市场化可能出现的进程,再从微观视角提出银行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点。
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虽然这种存款利率的变化只是对银行资金成本有影响,但是这种变化会迫使银行调整其贷款发放的政策。同时,贷款利差的转变会引导市场寻找替代产品。这些替代品和银行传统产品的竞争可能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并传导到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如资产管理、专业的贷款、评级公司和其他相关服务机构。所以,银行存款利率的放开将会对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带来深刻影响,并将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波及到全球资本市场。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放开利率管制之后,市场利率迅速上升。30年期国债的利息在1981年攀升至15.2%,银行基准利息也从1980年的4%猛增至20%。银行利率的上升诱发市场出现大量的替代产品,债券市场得以迅猛发展,公司债、政府债和政府担保放贷支持的结构债券都在这一时期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很许多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如利率套期交换合同、套期期权合同和其他更为复杂的结构性产品。最有名的可能要算那些把一批信贷评级相对较低的债券打包在一起,进行证券化包装,从资产池里创造出信用等级相对较高的债券,通常被称为“增信产品”。
发达的债券市场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催生了一个网状的美国金融体系,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衍生出一系列的专业服务机构。其中,有专门从事贷款发放的专业机构,有把这些贷款打包之后证券化的机构,还有为这些证券评级和推销的专门机构。美国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完全脱媒,形成了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
为适应不同市场和产品所导致的高度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行业模式,美国的监管机构也在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减少系统风险为主要功能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 简称FED)的统一协调下,把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分配给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FDIC)、美国货币监管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of Currency,简称OCC)、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简称CFTC)和金融行业管理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Authority , 简称FINRA)等不同的专业监管机构。
美国这种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被称为“安格逊体系”,其最有效的部分就是把整个金融市场划分成无数的小块,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的专家和机构,这样市场综合起来就变得非常有效。当然相应而产生的监管机构对自己所监管的小领域也具有专长。当前因为金融系统之间整个网络不断地扩张和深化,这些监管机构也必须一起协调,共同解决具体的市场理由。
所以,利率市场化不可能是从管制利率到资本市场的一夜转变,机构、人才和监管都需要时间来培育。这就是一个逐渐建立中国金融利率网络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安格逊体系”并不是利率市场化的唯一答案,也会有其他可以选择的路径。在欧洲使用比较多的构架就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模式,也被称为“大陆构架”模式。欧洲央行主席渣格先生(MarioDraghi)曾经指出,美国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如果放在欧洲,完全可以不通过资本市场,只需银行参与就能完成。因为在欧洲和加拿大,那些由于利率市场化而新增的业务大都留在了银行内部,从而形成了相对简单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
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途径究竟是应当选择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美国模式,以银行为主体的欧洲模式,还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的道路,值得我国相关的监管机构和银行从业者的思考。
从宏观上把控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
我们经常读到经济学家在说中国目前负债太多的评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资料,美国总债务占GDP的比值是220%,而在中国同样的指标只有49%(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GlobalFinancial Development Database) 。所以从数据上看,中国还有很大的增加负债的空间。当然,中国的债务占GDP的比值如何实现从49%上升到220%,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理由。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笔者和同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估算出美国包括金融资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国家综合总资产约为96万亿美元。美国经济以各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创造信用时候的抵押物,极大地降低了借贷成本,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把这种信用创造对GDP的贡献成本叫做“信用回馈”(feedback)。这种对实体经济有利的信用回馈当然也不是无限的。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和同事通过对美国过去14年的相关资料的研究,试图寻找信用回馈的极限点。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cgllw/lw29224.html上一论文:试谈加强县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