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当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124 浏览:70595
论文导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理念不仅影响个人人生理想的实现,更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国家的法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此,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课程改革、校园法制文化宣传、信息化时代网络新闻的影响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存在的理由及其策略,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重视法制教育主渠道的课程建设,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完善教材结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等构想,以期有效地改善并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
1001-7836(2014)08-0071-03
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是国家机关政法干部的基本职业要求,同时也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及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骨干力量,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法治理念教育十分必要。近几年大学生犯罪事件频频发生,也警示着我们:当前部分大学存活在着法律意识缺乏、权利意识淡薄、用法意识欠缺、服务大局意识薄弱等法治理念缺失的理由。因而,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获得了应有的发展。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已从解决“无法可依”转入如何切实落实“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目标。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者,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实践者。他们担负着国家的重托和推动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使命,其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

1.2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90后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乐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然而,他们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知,以及在对待法律理由的思维方式上,又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主要包括:一方面,受传统道德思维习惯的影响,很多人习惯于用道德思维来深思、判断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理由。当面对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冲突时,往往表现出对代表社会公平的国家法律的难以理解和接受,并产生对法律的质疑、漠视、违背和搁置,个别人甚至走上暴力抗法的邪路。另一方面,受社会生活中一些负面因素的干扰,致使一部分人对现行法律制度信心不足,对我国法治建设前景充满悲观情绪。如,法律监管不到位;执法机关粗暴执法,怠于执法;政府官员腐败现象突出,“权大于法”的人治现象还普遍存在;社会上违法犯罪行为仍趋较高态势,等等。受此社会情绪的感染,部分大学生逐渐对国家法治建设信任不足[1]。这种态势,必定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追求、身心健康的成长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的培养、法律思维的训练,以帮助大学生改造内心世界,使大学生恢复对法律的信心和信仰,增强自觉依法办事的意识,形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因素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中“法律基础”部分内容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解决学生生活实际理由的主渠道。但当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部分陷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在实际教学中时常面对着课时被减,社会实践基地和经费得不到落实、师资配备不合理等理由[2]。仅就承担该课程的教师配备情况看,目前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中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屈指可数,甚至教师中还有来自连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都不具备的政工干部。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教学师资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育效果必定会“虚化”和“空泛化”。

2.2思政课“05方案”课程改革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为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运用社会规范的实际需要,为适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应社会对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人”、“道德人”、“法律人”的人才需求,思政课“05方案”将原“98方案”中的“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两门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新课程。从新课程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编排来看,新课程改革并非简单地将两门课叠加在一起,而是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相关内容有机融合。但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该改革是在弱化法制教育的地位,因此在课时大量压缩的情况下,法制部分的讲授或以复述教材中几个法律观念的形式而走过场,或以几个简单案例的描述来取悦课堂,甚或放弃法律内容的教学草草收场。这些做法根本无法达到法治观念教学的目的,实质上已主动放弃了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主阵地[3]。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新修订版的“基础课”,已对法律部分进行较大程度的修订,突出了法治理念的教学部分。虽然为接下去的法治理念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但因简单地删除了原来第八章的法律部分,又给任课教师造成了是在抽象的法律概念基础上去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错觉,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3校园法制文化宣传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是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各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许多学校根据需要制定了一些法制宣传教育的规划,开设了法律宣传专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知识考试。但是,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法论文导读:omain}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上一页12
制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普法知识考试的过程中,事先将下发给学生,学生则照答案抄一遍,就算完成了一次“普法”考试。这样做非但没能达到法制宣传的终极目标,反而严重弱化了国家法律应有的圣神性和权威性,不利于青年学生“学法”、“用法”和“守法”自觉性的养成[4]。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