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初探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06 浏览:19933
论文导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普及遍布到各个领域的每个角落,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每天生活与学习的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有很多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用的实践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工具等操作技能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理由,本文就将以此为出发点,来初探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理由。
关键词: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1672-3791(2014)04(c)-0155-0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刚刚考入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文课程主要的内容有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软硬件构成、WINDOWS的操作系统、OFFICE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常用的一些工具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练习能力培养的课程。本门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入学之后的第一门计算机操作课程,为今后其他的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许多的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喜爱。在高职院校中,除了高考的学生以外,还有些学生是在中专考入过来的,相对于中专的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专院校则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与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办学要求了,所以绝对不能把原来的那些策略和模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由此看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1 教材内容陈旧 需要不断更新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迅猛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层出不穷,然而与这些方面相比,教材的内容则显得过于陈旧,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主要的理由是编写教材的过程比较繁琐,从编写到最终出版再到征订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等到学生用的时候,内容已经过时落后,有点与时代脱节。而另外一个理由就是一本被选用的教材会用上很多年,随着技术更新过快这样的理由更为突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受到了制约。再比如,关于操作系统的章节,很多教材仍然采用的是Windows2000,而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操作系统都已经采用Windows XP或者是Windows 7了,对于常用的办公软件如office,多半介绍的版本仍然是2003,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则很多是使用office 2007或者是office 2010版本了,这也凸显出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使用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1.2 考试方式单

一、缺乏新样式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都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原本应该是72学时的课程,因为新生要进行军训,使得这门课程的总学时大约在64课时左右。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要在这样的时间里既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给学生充分的上机实践操作显然是很困难的,另外,对于这一学科的期末考试方式单一,只靠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就给出成绩。使得考教分离,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这样老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1.3 学生参差不齐,课堂教学存在难度

目前的大一新生中,有些是从中专考入的,有些是在城市里的中小学就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的教育,而有些则是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就是说尽管教育部早早就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及教学大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区却未能正常开展,这就出现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城镇的学生则很了解计算机,而对于一些稍微落后的地区,则很多学生对此很为陌生,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难度,要将不同的学生知识加以均衡成了重中之重。

1.4 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在多数的高职院校当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很多是在多媒体教室教授的,尽管多媒体教室具备一定的设备,但是就本门课而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将教师教授的实训知识应用到操作当中的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理由分析的能力,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探析

2.1 教材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要针对计算机类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来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要重点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尤其可以选择一些案例式教学,将每个案例以贴近实际的项目的形式进行编写,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用WORD设计一份简报。

2.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确保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是必要的办法之一,好的考核方式可以直观的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足,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测验和出勤,期末成绩则包括:理论的考核和实践上机考核两个部分,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技能的职业认证考试,以证带考。

2.3 教学策略及教学观念的改革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非常快乐的学习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与机房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的一门入学课,也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基础课,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相关的文化、信息等理由,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教师则要转变观念,对本门课程深入研究,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本门课程更加适应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rjyllw/lw41968.html上一论文: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