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一个女人一生中二十四小时》之心理现实主义剖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892 浏览:48654
论文导读:
摘 要:“艺术作品最突出的优点永远是艺术家的优点。如果艺术家的意识是高尚的,那么艺术作品便会深入到真与美的深处。”写作风格是一个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他们的意识,理智和创作个性。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他特有的敏感细腻,以他丰富的生活体验,结合独特的艺术手法,走出了一条独特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茨威格;心理现实主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作者简介:李惠君,女,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1
1.引言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他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等情感著称。在读茨威格的小说作品时,读者会感受到绝大多说作品都是有生活气息即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反映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理由和矛盾。但是,我们很难把茨威格的作品和传统作用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之间画上等号。因为他不是通过曲折复杂的情节或是纷繁冗杂的社会关系来体现社会现实,而是更多地专注于社会现实对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关注人们所感受到的生活。

2.创作背景

19世界末到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而且影响了文学创作由内容到形式的革新。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首要原则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而心理现实主义作家更侧重刻画及表现出任务在一定主客观条件下的特定心理,弱化在创作过程中主体的存在和作用。茨威格也曾经说过:“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他将笔触投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并展示其内心深处的感情活动,并且借助这些隐秘的来再现人物的命运,以此反映社会现实。

3. 心理现实主义剖析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茨威格于1922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涉及的人物也不多,茨威格却在小说中用C太太大量篇幅的内心独白来展现她当时的心态历程,达到了3万字之多。本文即以这部小说为例分析茨威格作品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色彩。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区别与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小说反映的对象和表现的题材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故事情节是根据C太太的回忆而展开的,她讲述了自己在中年的24小时之内经历的事,再现她当时的心理状态,情节在内心世界的逐步展露之中渐次清晰。例如,在描写C太太初遇年轻赌徒时的心理活动时,作者写道:“我立刻明白这个人要上哪去,他是要走向死亡,谁要是这样子站起身,绝不会是走回旅馆,也不是去酒店,去找一个女人,去搭火车或是去换另一种生活,而是会直截了当地跌入无底深渊……然而此刻,我看见生命从他的眼里突然逃遁,这张刚才还那么灵活的脸竟被死亡罩上了一层灰白,我只觉得一阵黑黝黝的闪电,猛力打在我的身上”。在描写C太太去车站寻找年轻人未果的懊恼和失望情绪时,作者描述到,“这个想法像一柄灼热而锋利的尖刀,残酷地剜割着我的内心,我心上被割得那么凶猛炽烈,残酷至极,让我伤痛到直要高声号叫……我原本心意已决,不惜鲁莽行事,准备将长久积聚的生命一次抛掷出去,却发现迎面堵着一道令人顿失知觉的墙壁,我被带着一头撞到了上面”。前面一段是流动性的心理活动,呈现了C太太初见年轻赌徒的那一刻里的心理变化,心理感受,更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后面一段则是将某一刻的心理感情无限放大,运用比喻等手法将这一刻的动态地呈现出来。
心理现实主义的另外一方面特色在于它的心理分析不脱离真实的生活。茨威格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心理发展和变异似乎怪异荒诞,但是只要我们联系相关的情节及背景,就会感到人物与情节的合乎情理。茨威格虽然专注于主人公自我意识的演变,以此作为感悟外在世界的手段,但他并不忽视外在世界的客观真实。相反地,茨威格十分强调小说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现实人生的命运遭遇,使得人物主观感受的情绪流动和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相协调,从一个个扭曲变形的灵魂中揭示社会的腐朽及人性的深刻内涵,赋予了作品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曾指出“我的纯抽象思维能力实在很差,我的思想无一不是从具体的对象、事件和人物形象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有明显体现。而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下简称《24小时》)中,C太太发现年轻赌徒时的淋漓尽致、令人回味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就加重了对成风、堕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与抨击,揭露了这个社会使人心理反常的过程。
4. 总结
以上结合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对其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作了剖析。这种风格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相应风格的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茨威格一方面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益因素,另一方面跨越传统的界限,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碰撞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当然,这种注重人物心理世界的作品有时会因过多的心理描写而削弱了作品内涵。但是,茨威格的作品的作为一种全新风格的尝试,仍然是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较高的文学及欣赏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昨日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茨威格小说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茨威格小说研究》,杨荣,巴蜀书社,2003
[4]《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rjgxxlxlw/lw44706.html上一论文:简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