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664 浏览:107708
论文导读:
1004-4949(201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4)03-018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转变的全身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越来越有必要,本文故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8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其中男96例,女72例,年龄42岁—76岁,60岁以上90例,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心理护理后,出院时98%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或达到稳定的理想的程度。
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理理由
精神紧张、焦虑 患者刚刚入院时,对医院周围的环境及人群不熟悉,加上对自己疾病病情不了解,往往产生精神紧张、焦虑的心理。入院后测量血压高,更加加重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高血压受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环境以及遵医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血压忽高忽低,病情会反反复复,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外加经济紧张,病人极易产生烦躁心理。
抑郁、不遵医行为 很多患者入院后,对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不了解,病人往往会想像的比较悲观,血压稍微增高后就会表现的悲观、抑郁、情绪极其不稳定,失去信心等,觉得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成为累赘。甚至不愿服药、治疗,不愿配合治疗。也有部分患者认为,血压制约正常后就不用坚持服药,擅自减药、改药、停药,以至于发生不良后果。
对疾病知识缺乏,导致患者对高血压不重视,不去正规治疗,以至于延误病情及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2环境介绍
护理人员在接待新入院患者后,首先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介绍病区住院环境、自我介绍、介绍主管医生、同病房的患者、物品摆放等,态度和蔼,消除患者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心理。
到患者病房多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病情,多关心患者、安慰患者、尊重患者,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给予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安慰,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一个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习惯对高血压制约有着重要作用[2]。
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生活环境、习惯、文化背景等等,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要及时、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简单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饮食、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语言通俗易懂,也可以举出同病区一些成功的病例来开导患者及家属,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提高她们的积极性,并及时准确的回答她们的理由,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随后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并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及疾病对人体损害的长期性、危害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以取得患者密切的配合。
根据不同心理理由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与抑郁患者谈话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选择合适的话题,给病人做好安抚工作,也可以与家属沟通,要多陪伴患者、关心体贴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急躁型患者,在谈话时要注意谈话技巧,避开外界打扰及不良刺激,让患者感受到你的真诚,要关心患者、安慰患者,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心态的调整,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完全明白药物的作用,不得私自改药、停药,使患者能够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特点,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
向患者讲解放松训练的主要原理、特征以及其主要作用,帮助患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放松策略,每天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散步、深呼吸等保持心情平静,分散其注意力使之淡化患者的角色,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使其身心压力得到缓解[3]。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长期坚持服药,定时监测血压,治疗过程中血压忽高忽低,反反复复,加上经济负担,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作为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是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不容忽视的因素,药物治疗加以心理干预才能更好地制约血压。通过对患者的细心观察,对家庭背景的了解以及环境中的紧张因素分析,为每个患者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加上患者家属的协助与支持,消除患者紧张刺激,维持患者血压稳定,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
[2]张锡明,张晓萍,心理行为因素与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研究【J】。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1:201
[3]李建玲,王广杰,高血压病的观察及护理【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6):522—52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rjgxxlxlw/lw27978.html上一论文:探讨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降压疗效及存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