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小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45 浏览:56662
论文导读: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也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二)主观上学习策略不科学。心理疲劳的另一个理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策略不科学。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成绩却不好。他们读死书,背死书,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心理上得不到应有的调节;临到考试,机械地背书、背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平时大量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小学生出现的学习心理障碍,许多教师过去常笼统地归结为“学习不努力”、“理解不正确”、“策略不对头”、“训练量不足”,进而采取的解决策略不外乎课堂反复讲解、个别谈话教育、增加作业训练,甚至严肃批评等。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心理方面的理由,只有用心理的策略来解决,才能收到治标又治本、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科学解决这一理由的前提,则是对学习心理障碍的种种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找准心理障碍之“症”,为下好心理和行为矫正之“药”提供“放矢”之“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哪些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将这一方面的学习心理障碍概括为四类:

一、心理动力机制方面的障碍

认知系统以外的心理动力机制方面的诸多因素(如动机、需要、爱好、兴趣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于数学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此类心理障碍常见的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目的不明。通常是指一部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种目的不明的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均缺乏目的性,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存有“家长让我来上学,我不能不来”的思想,对上学的目的和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另一种是仅对数学学习目的不明,对数学究竟学了有什么用处不清楚。这两类学生对学习都缺乏应有的动力和热情,因而普遍成绩较差。
(二)兴趣不足。有些小学生由于种种理由对数学课缺乏或失去兴趣。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严重不适应课堂学习。他们对室外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数学则提不起兴趣来,一进教室就“蔫”了。二是对逻辑思维有畏惧心理,“怕”数学课,尤“怕”计算。三是原先也曾对数学有过一些兴趣,后因成绩不好等理由渐渐失去了兴趣。这三类学生的共同表现往往为:不喜欢数学课;不喜欢数学教师;懒于深思和回答理由;很少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他们虽在学生中只占少数,但在教师教学中却无疑是重点对象。
(三)情绪不稳。由于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等客观因素,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学习的成功可以使他们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学习的失败,又可以使他们垂头丧气,甚至掉下眼泪。随着各种生活体验的增加,他们可以学会越来越理智地制约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但是,学习情绪反应过强、变化过快,则不能视为一种正常的情况,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前文说到的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现象,往往就与情绪过分激烈和迅速的波动有关。

二、能力系统方面的障碍

能力系统方面的学习心理障碍,突出地表现在认知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它常被称为“学习困难”。这种障碍一般是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显著落后于其智力水平所应该达到的成绩,思维、理解、运算等能力显著低下。这部分小学生之间在心理行为的发展上有差异很大,其他功课的学习成绩也不平衡,但是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成绩则都不理想(由于智力低下、视力或听力障碍以及其他躯体或精神性疾病引起的学习成绩落后不在此之列)。其常见的表现有五种类型:
(一)阅读和理解困难。主要特征是阅读能力显著落后,并且不能以智力、视力存在理由或教育不好来解释。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低于其年龄和智商水平,尤其是在阅读应用题时,常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困难:有的不能正确辨认字词,将字形或语义相近的字词弄混;有的朗读能力差,难以将一道题目完整和正确地读出来;有的理解能力差,虽能将一段文字完整地读出来,但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有的无法从上下文中获取有助于理解的信息,难以全面了解题目的要求。
(二)运算困难。这类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没有多数同学好,常难以对数字进行正确排列和运算,心算能力尤差;缺乏明显的空间知觉能力,不能辨别上下、左右的概念; “怕”学数学,进而对基本数学知识、原理、策略的掌握上也显得明显落后,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其智力水平应达到的水平。
(三)推理困难。主要表现为思维和概括能力的不足,在逻辑思维方面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和智力相当的其他学生。
(四)数字书写困难。这类小学生书写数字特别慢,字迹歪歪扭扭、不清晰、不正规,字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算式对不齐。如不及时纠正,这种数字书写困难的现象甚至可能会持续终生。

(五)记忆障碍。常常不能记住所学内容,尤其记不清数字,忘得很快。

三、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学习或其他活动,伴随着肌体生理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学习或其他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的状态。心理疲劳与因连续活动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过大的生理疲劳不同,它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是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产生心理疲劳的小学生,轻者出现厌恶、逃避学习的情况,重者还可以出现抑郁、焦虑、孤独、强迫行为以及生活习惯转变的现象。产生心理疲劳的理由往往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客观上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理由是精神紧张和学习过量。当前,一部分家长受“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不科学地加重孩子的负担,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适当地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导致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此外,繁杂的信息轰炸、住房拥挤、噪音、学习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也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二)主观上学习策略不科学。心理疲劳的另一个理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策略不科学。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成绩却不好。他们读死书,背死书,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心理上得不到应有的调节;临到考试,机械地背书、背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平时大量搞题海战术,不去分析,不会综合,结果心理疲劳,思维迟钝。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其一,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概念以及其他数学能力,不消除心理障碍就难以学好数学。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其二,小学数学教学应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孩子们去不断地学习和认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打开大门,不消除心理障碍就难以培养好这些习惯和能力。其三,小学数学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兴趣、意志、思维等心理品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更离不开消除心理障碍。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其自身心理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因素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与其生理、遗传、营养、环境等诸多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消除这些障碍,需要通过心理和行为矫正的模式,采取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心理分析疗法、疏导疗法、暗示疗法、期望疗法等诸多心理治疗策略来进行。由于篇幅的关系,笔者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