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谈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154 浏览:108060
论文导读:度不够,造成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方面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高,甚至有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将大学中要讲的内容学习了80%;而在城镇和乡村等偏远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低,有的学生甚至对于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2007年入学的学生中
摘 要: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应运而生的产物。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讨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本校实施分层教学所采取的方案和取得的成效。分层教学法在本校的教学改革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独立学院 分层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1673-9795(2014)03(a)-0012-02
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飞速发展,到2013年,全国25个省市举办独立学院就达300多所,有本科在校生40多万人。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早在20世纪初,学校教育体系中就引入了分层教学法,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计算机教育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教育就参差不齐,这给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虽然面对如此困难,但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存活和发展,是各院校都不容忽视的理由。因此,本学院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
1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比较鲜明的个性。这部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但是都是三批本科段上的学生,具有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学生心理理由突出;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较大,贫困生理由突出;挫折承受力较差;自我定位不准等特点。

1.2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校是一年级绝大部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除外)的必修课程。即使教育部已经将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考察列入中学毕业考试项目,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方面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高,甚至有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将大学中要讲的内容学习了80%;而在城镇和乡村等偏远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低,有的学生甚至对于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2007年入学的学生中有的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
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开的,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建设在逐渐缩小。进入大学后,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同、学习策略和思维模式也有明显差异;同一个专业男生和女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和动手能力不同。大体将大学中专业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文史类专业要求注重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理工类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较高些。若对所有专业采用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的教学模式,是不切实际的。如对于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或工作原理等理科性质较强的内容,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不能理解,听课时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知所云,只能强行接受。同一专业,即使是文史类专业,男生和女生对于机械类知识的感兴趣程度不同、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有的男生曾经有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主机或安装操作系统的经历,这更有助于对此课程的学习。针对同一专业,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进程以及教学质量难以掌握。
因此,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加之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摸索着在独立学院应用一种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亟待解决的理由。
2 本学院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特点

2.1 分层教学的实践

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分层。首先是教学内容分层,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训分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践实训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理论知识部分是所有新生的必修内容,采用统一的授课要求。实践实训部分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要求不同。其次是教学对象分层,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进行相应处理的为第一层;几乎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为第三层;其余的为第二层。
本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40学时(20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半学期的第二个教学周开始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前期(理论知识部分讲完)、中期(实践实训部分讲到一半)和后期(即期末考试)三次测试,这三次测试均采用的是上机考试,考试内容理论占40%、操作占60%。前两次测试学生采用自愿申请的方式参加,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加三次中的两次测试。若在前期或中期测试中的成绩为中(70~80分)及以上,即可免修后续课程,成绩直接作为期末成绩;成绩在中以下的学生,可以选择接下来的测试中的一次参加,以提高自己的期末成绩。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rgznlw/lw43318.html上一论文:简论计算机软件工程升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