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计算机校企结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01 浏览:14700
论文导读:验到企业中的工作过程,满足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事实上,“校中厂”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它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它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这也是它与一般的12下一页
[摘 要]校企结合是现在很多高校适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帮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给了学生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当前在众多高校的校企结合模式中,还存在着若干理由,影响着这一模式的作用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找出理由,积极地寻求策略,努力实现教育、培训、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理由、策略
1009-914X(2014)29-0001-0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成为现在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IT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IT人才也成为了各大企业争相竞取的对象,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纵观现在的计算机人才市场,人才并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达到市场要求的,却并不多。高校是计算机人才的来源地,大多数人才都是通过接受高校的系统训练而出道,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人才的质量达不到要求,有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在于当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够完善。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严重匮乏,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却没有对此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这是导致现在很多学生“空有其表、虚有其内”的直接理由,这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却不知如何动手。校企结合模式是转变这一目前状况的一个有力举措,各学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社会提供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作用

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并存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可以讲高校教育这样理解:其产品是为社会提供一种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各个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企业是最终用户,产品的好坏,由其客户来判定,而对于产品的选择,企业也是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学生在毕业之后,要面对着就业、择业的理由,如何才能让企业看到自己的优势,怎样才能胜任一份工作,获得“客户”最终的肯定,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深思和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校企结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运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三大作用:第一,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第二,能够培养出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第三,能够使学校走上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各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要立足于满足企业这个大客户的需求,要致力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一)校企协作、订单式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种方案来训练人才,培养出该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也会参与到学校的具体教学,派遣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来学校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

(二)顶岗实训、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也被我们简称为“2+1”合作培养模式,即在高校教学期间,前几年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最后一年去企业进行实操培训。在学校内的学习,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助,而定岗实训就是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在这一年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实习,企业也会根据有关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酬劳。

(三)校企互动、共建课程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是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结合企业的各个岗位职责,归纳出企业需计算机专业校企结合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要的人才所需具备的一些条件和技能,然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室建设,开发出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培养出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
以上这三种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众多高校都运用过,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适应了不同时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三种模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理由:订单式的教育模式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2+1”模式也有其片面性,企业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模式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有些学生并没有获得实践的机会;校企共建课程的模式有了企业的参与,有些企业过度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是以利益为第一位,这导致很多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热情低下,共同培养形同虚设。当前的市场,变幻无常,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计算机与其他专业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而企业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企业,不仅仅注重人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还特别重视人才的职业素养。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强化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职业素养的提高,我们应该寻找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校中厂”合作模式的应用实践

(一)“校中厂”模式的涵义

“校中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一经提出,迅速引起了各大高校的关注。“校中厂”模式是指学校要“引企入校”,建设先进的实验实训室,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业化的公司,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场所。

(二)“校中厂”模式的具体应用

“校中厂”模式的具体应用是校企双方共同管理这个“校中厂”,根据企业的投资比例,来决定企业的决策权力,企业提供生产任务和各个岗位,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安排学生实践,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其实,“校中厂”就是真实的企业,它与市场上的企业一样,具备自己的生产操作空间,进行批量化的生产。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学校内部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到企业中的工作过程,满足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事实上,“校中厂”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它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它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这也是它与一般的论文导读:创办。各高校可以将有竞争优势的计算机公司引入学校,创办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结束语针对于之前的三种校企结合模式的缺陷,我们提出了“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一模式有众多优势和可行性,当然,对于此模式的运用,我们仍需不断的探索和深思,不断地提高“校中厂”这一校企结合模式的运用程度,进一
商业企业的不同之处,即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校中厂”而言,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正是由于这一根本的区别,才决定了 “校中厂”中的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所以,这一模式的选择又需要典型性和递进性,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岗位,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

(三)校中厂模式的作用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大致在软件开发与测试、硬件销售与维修、网络构建与维护等企业中。这些企业的技术含量高,但是其建立的条件不高,它不需要复杂而大型的生产设备,其工作的环境也比较好,没有很大的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非常适合在学校中创办。各高校可以将有竞争优势的计算机公司引入学校,创办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结束语
针对于之前的三种校企结合模式的缺陷,我们提出了“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一模式有众多优势和可行性,当然,对于此模式的运用,我们仍需不断的探索和深思,不断地提高 “校中厂”这一校企结合模式的运用程度,进一步推动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仕梅.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9).
[2] 沈云慈,刘胜林.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
[3] 余恒芳.浅析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09 (12).
[4] 吴碧霞.高职计算机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作者简介
徐欣(1982.10.13—— ),性别:男,籍贯:贵州七星关,最高学历:本科,现在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