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选秀节目中大众审美文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84 浏览:105662
论文导读:China——中国好声音》取得了同样惊人甚至更好的成绩。由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选拔并调教出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可谓是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又一新标杆。七年前,《超级女声》唱响中国。七年后,《中国好声音》响彻神州。选秀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当前社
摘要:《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登上荧屏,成为大众审美文化的新亮点。文章通过选秀节目分析大众审美文化,首先探讨消费主义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其次从微博的发达、电子媒体的传播和精英文化的衰落等方面分析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大众审美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指导性作用和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可以为地方政府所用。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消费主义;文化产业
1005-5312(2015)02-0099-02
在当今社会,选秀节目大行其道,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2006年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各种各样以选拔优秀歌手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性娱乐节目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追看和热捧。与传统的精英审美文化不同,选秀节目引领了大众审美文化的浪潮,这股浪潮反过来又对文化的发展格局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消费主义与大众审美文化

2005年夏天,模仿《美国偶像》的电视真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横空出世,成为了当时最热门的娱乐话题,迅速席卷华夏大地,影响力惊人:15万人参赛,至少50万人参与票决,近4亿人收看,最高的电视广告报价、最火爆的媒体炒作持续数月不断,前三甲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则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超级巨星。冠军李宇春更登上了时代杂志亚洲版封面,缔造着中国娱乐圈“平民偶像”的一次传奇神话。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全民娱乐盛宴。
2012年夏天,来自荷兰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The Voice of China——中国好声音》取得了同样惊人甚至更好的成绩。由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选拔并调教出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可谓是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又一新标杆。
七年前,《超级女声》唱响中国。七年后,《中国好声音》响彻神州。选秀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当前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消费主义的冲击已成为影响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正如“许多理论家认为,消费社会的出现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转型,它从根本上转变了人类文化的基本存活景观。当然,它也从根本上转变了审美文化的社会景观和呈现样态。”①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已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文艺消费、文化消费、身体消费、影视消费,消费将传统审美的对象都收入囊中,在消费文化的霸权话语下,审美文化不得不转向消费话语的表达方式,开始了审美文化的当代范式转换。“文化是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都获得特殊的存在形式的历史现象,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特点和历史独特性。”②因此,在消费主义冲击的背景下,大众化成为当前审美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选秀节目作为消费文化下一个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当前审美文化中的大众化特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大众力量崛起,大众引领了社会审美文化的走向。周恩来曾经说过:“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大众喜好,就有价值,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就可以允许存在,没有权利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只是面对领导。”审美文化应该成为通俗化、大众化的“可读本”,应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更应该贴近大众。
审美文化的大众化表现之一,是使审美这一活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以来,审美只是上层社会和读书人这类精英才有的殊荣,与普通百姓无缘。而审美主体之所以能从精英阶层普及到普通大众,是与当今时代文化普及、传媒异常发达分不开的。在消费时代的大背景下,大众文化的研究与传媒,特别是与电视文化的研究密切相关。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已物化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不仅受众范围广,而且很快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及娱乐的方方面面。加之“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全方位展开:从交通、饮食、服饰、建筑、居室装修,到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美容、旅行,这一切生活内容无不蕴含着审美文化的因子。”③这时大众传媒与审美的必定相遇,书写了消费主义冲击下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特质。大众审美文化成为当之无愧的社会主导文化,依托于这一文化潮流的选秀节目毫无悬念地被生产、被热捧。

二、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普通大众拥有了表达意见、书写自我的渠道和空间。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出现之后,大众表达自我审美诉求的手段更加多样,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一)微博的发达推动了个人意识的膨胀

2002年8月,“博客中国”率先将博客理念引入中国。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推出,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自此,微博这一强调张扬自我、内容包罗万象的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渠道之

一、凡事经微博一炒,必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造成巨大的新闻效应。

2012年7月13日晚,《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一炮而红,首期10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员登场,靠着一把好声音和全身心的投入,把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出了一身鸡皮疙瘩”,通过微博奔走相告,节目迅速占据了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第一名。
微博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特定的平台,不同肤色、年龄、身份、地域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在这里彰显个性,宣泄情感,演绎梦想。它给网民带来了一种“所有者”、“主人公”的感觉。大众也是在这个作用上真正拥有了自我的表达权。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提供言说方式的平台,以其自由的传播方式对既有的文化机制形成了冲击。互联网不再仅仅只是精英的消遣手段,也是大众情感宣泄、表达意愿的家园。从最初的欣赏者到现在的创造者,大众在互联网上开始以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姿态进行着创造,展现着自己。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zwhlw/lw47870.html上一论文:探讨当代教育技术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