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与重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341 浏览:143945
论文导读:
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武术作为我国的“国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由于西方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侵蚀,导致武术文化在学校的武术教学中被严重弱化,武术的传承面对着严重的危机。为了更好的重塑武术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性,必须以传承武术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并把传统武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引入身体感悟作为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采取这些综合措施,将可以更好地弥补当前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缺失的理由,更好地完成武术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文化教育性 重塑
学校的武术教育不仅具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推动武术的普及和体育化。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武术主要被视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其健身和运动的作用受到比较高的重视并被充分发掘,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不过,武术本身更核心的文化教育性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被忽略了,这对武术的完整传承和道德教化、人格塑造等作用的发挥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重塑。

一、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理由

(一)西方体育思想的侵蚀弱化了武术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性

武术自从1915年被引入国内的学校教育后,主要借鉴的是兵式体操的策略,军事化兵操的痕迹非常明显。不过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军国民教育和兵操教育。在这一趋势下,学校体育开始逐渐接受了西方体育中健身、娱乐和竞技的思想,以西方田径和球类等为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传统的武术教育受此影响也随之引入统一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而在教学内容上,当前基本上要么侧重套路,要么侧重散打,套路由于失去了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已经被视为“武术体操”;而散打由于主要是学习西方拳击的发展模式,更强调肢体的碰撞,根本体现不出武术的文化内涵[1]。文化教育性的严重弱化使本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只剩下其健身、娱乐功能,成了运动的体操和简单、粗野的肢体运动。

(二)西方体育教学理念的采用异化了武术教学文化的文化教育性

我国的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然而在引入西方体育的教学理念后,学校里的武术教育基本上都是在西方体育运动思想的指导下采用西方体育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由于西方体育是建立在其运动学和解剖学基础上的,受此影响,对武术的教学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动作和力量,没有武术“神、意”等精神内核和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教学被西方文化的思维异化的情况非常严重。

二、重塑武术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由于中西方体育思想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导致当前国内普遍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进行重塑。

(一)以传承武术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

重塑武术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树立传承武术传统文化的理念,在武术教学内容上引入传统武术的理论,同时开设有关武术文化内涵及武术礼仪等的相关课程,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传统武术文化“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等精神内核,以便有效扭转当前学生对武术的种种错误认识,提高他们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好地实现武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及进行道德教化的功能[2]。

(二)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

武术区别去其他国家武器的一大特征是其多样性,既拥有丰富的武术拳种和流派,而且这些拳种和流派已经成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当前各学校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基本上采用的是专业体校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中丰富的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失去了武术文化教育的内涵。为转变这一缺陷,各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武术拳种作为教学内容,使武术教学内容更丰富和多样化。

(三)以重视身体感悟为教学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身体的感悟,相对而言,武术的动作的掌握是外在和简单的,而感悟身体的变化却是内在和复杂的,是武术内在精神极为重要的培养途径,武术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感悟。然而在当前略显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耐心用身体感悟的方式来修习武术,而学校的武术教学中同样也不重视身体感悟的作用,基本上在学校看不到有采用身体感悟作为武术教学途径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术的教学,使武术从当前的竞技运动和“武术体操”中回归它本来的作用,必须引入和重视身体感悟,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武术动作、内在功力的修炼和武术礼仪的儒雅等来达到天人合

一、内外兼修的境界,真正领会到武术的博大精深[3]。

三、结语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武术传承面对着不小的危机,学校作为文化教育和传承的平台,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通过重塑武术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性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掌握武术的内在价值,以便使武术的传承能顺利进行,真正成为代表中国人身份的标识性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 金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J].搏击.2011(10):22-24.
[2] 郑明远.论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缺失[J].华章.2010(2):47-48.
[3] 沈建文,惠永强.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作用的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12(5):89-9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zwhlw/lw47703.html上一论文:试析发挥文化产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