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生态化文化属性及其培育: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43 浏览:135172
论文导读:
摘 要:培育生态化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化文化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定,具有非意识形态属性。它通过提高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文化辐射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生态化文化需着力提高生态化文化建设主体的生态化素质,夯实生态化文化建设的理论根基。
关键词: 生态化文化;非意识形态属性;文化软实力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文化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多元化并存的态势。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本国文化的特色与影响力,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是各国普遍面对的一大重要理由。我党十七大正式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标志着“提升文化软实力”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引发人们深思生态化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化文化的非意识形态属性

一般而言,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基于意识形态属性基础之上,但文化也有非意识形态属性的内容,即不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知识。如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的知识,此类文化可以通过人员、组织在与其他国家人员、组织的交往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
当前,在国际社会,生态化文化时不时被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但从根本上说,生态化文化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属性。这种文化形态较之于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对内凝聚力更强、对外吸引力更大,更能提升该国文化软实力。
生态化文化是人类在揭示人、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系统。具体地讲就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它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生态化文化建设致力于通过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主张以生态化价值观引领人类社会生活,这种价值观追求自然、人、社会三者的高度统

一、它代表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因而更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

生态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定,它反映了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转变。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转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目前正在推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又被称为现代科技革命)主要集中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转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
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前,我国社会崇尚重传统、重人伦、重德性的传统型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以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与敬畏为前提。第一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形成了重功利、重理性、重科学的现代科学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不断加深为前提。这种现代科学文化指引人类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大工业生产方式得到空前扩张。不断扩张的大工业生产加剧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使现代科技革命呈现出生态化转向,一切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有关的科技创新活动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就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集中的产业领域,这种转向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生态化转向。科学技术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必须遵循与自然、社会、人协调发展的原则,科技创新须实现生态化转向。这样,生态化中的“生态”内涵也由最初的自然生态向社会生态和人的生态扩展,从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生态化文化。
生态化文化在重理性、重科学的同时,要求在追求人类利益的同时考虑自然、社会的利益,追求自然、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利益相统合的多目标价值系统。同时,由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结底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因而又要求在关注自然、社会、人三者利益统合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人伦与德性。因此,生态化文化是对传统型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是历史发展的必定,它的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新的科技革命给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的反映。
生态化文化建立在对自工业革命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理由的理性反思基础之上,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关系应然状态的一种认识,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理想追求,它既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又超越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生态化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对他人或他国的吸引力。”1“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涵括普世价值观,其政策亦推行他国认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那么由于建立了吸引力和责任感相联的关系,该国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就得以增强。”2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 1) 激励国家形成强大向心力的国家文化凝聚力;( 2) 获得外界仿效的国家文化吸引力;( 3) 推动发展、追求领先的国家文化创新力;( 4) 将文化要素组织成效能最大有机整体的国家文化整合力;( 5) 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国家文化辐射力。3
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聚集、吸引、团结和组织全体成员的向心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保持统一、内聚、稳定和发展的内聚力。当前,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无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社会心理、观念文化、价值追求等因素正汇聚成为一股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推动着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zwhlw/lw42496.html上一论文:简论一种文化 一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