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07 浏览:143989
论文导读:
摘要: 翻译是涉外交流的重要纽带,翻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文化科技、国际贸易、学术交流还是时事政治我们都离不开翻译,因此翻译是外语教学中学生须要掌握的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技能之一。我国的翻译教育是以跨文化交际为背景进行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教育,根据这一理念,本文分析了跨文化教育与翻译的关系,指出了翻译人才的培养作用,对我国专门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理由进行了全面的深思。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翻译教育
中国加入WTO的成功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翻译成为涉外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外贸易迅速增长,这就推动了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十六大以后,国家文化政策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在世界各地的大学成立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文化交流日益加,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递增。

一、 跨文化教育目前状况

(一)跨文化的概念

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这就是跨文化。文化表现在居住在特定社会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在作为交际形态的行为方式中;还表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当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二)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中国加入WTO 以后,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接触日益紧密,这种变化使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策略、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外语教学工作更是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新的形势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不仅要教学生基础的外语知识,还应该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考虑外语教学。外语教育的同时也是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必定借鉴语言,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所以在外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文化渗透其中,强调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重视各族文化,加深国际间的理解,不能把语言仅仅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来学习。

二、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而且应该是将原文的内容、形式、文体风格等整体特点忠实地表达出来,才能在实际翻译中准确表达该文体的特色,从而在商贸交际中取得成功。翻译是外语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技能之一。从小学到大学的外语教育中不乏翻译练习,翻译测试。由此可见,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外语翻译教学

当前,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主要以语言输入为主,所以模仿和记忆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小学阶段的翻译教学基本上就是对单词的翻译,中学阶段的教学则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语言、仿照学过的句式、题材或话题进行简单的书信、便条等书写,这是翻译学习的初始阶段。

(二)大学外语翻译教学

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大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大学的翻译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英语教育中的翻译教育,另一部分是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公共英语教育中对翻译有着明确的能力要求,我们以四级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本概念,能在一般性跨文化交际中发现、理解和尊重文化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就是对以翻译作为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我国很多高校的外语系都设立了翻译专业。通常他们比较重视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这些课程把经济、法律等知识融入到了翻译基本理论和翻译策略中,从而提高了翻译学习的有效性。

三、我国翻译人才稀缺的目前状况及培养作用

(一)翻译人才稀缺的目前状况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扩展,中国与外国的贸易迅速增长,从而翻译产业和市场逐年扩大,这就加大了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服务队伍和翻译人才严重短缺,在大型企业等地方,口译和笔译人员十分难求。据中国权威部门统计,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大约有50万,其中受过专业培养的人少之又少,高水平翻译人才所占比例不到5%,尤其是小语种翻译人才格外紧缺。翻译人才的缺口高达90%。我国翻译市场庞大,质量堪忧,理由重重,这是我国翻译市场的最真实的写照。

(二)翻译人才培养的作用

翻译人才的稀缺大大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翻译人才的缺失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推广,同时也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影响了对外合作与交流,阻碍了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最终影响了我国的人文环境和国际形象。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作用重大,不容忽视。
翻译是沟通的纽带和媒介,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外的沟通交流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培养得力的翻译人才是我们经济发展,对外沟通的有效信息保障,我们要高度重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翻译人才专门化、类别化的同时,注意对他们进行跨文化的灌输。

四、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外语翻译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文化信息渗透到语言技能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外语所承载的文化,从而培养文化敏感度和洞察力。具体策略如下:
1.语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目的语文化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概况。
2.情景渗透:按照目的语国家文化及习惯进行语言的实际操练,最好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让自己亲身体验目的语国家文化,另外,还可以利用图片、情景剧和影视剧等手段进行教学。
3.阅读分析:借助外国文学作品、期刊、杂志和报纸的阅读来感受外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等并加以分析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文化方面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
(二)转变翻译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翻译教学的深化改革,一直以来,我们缺乏对翻译的系统教育,翻译训练很少。只是把它作为外语学习的工具,不是为了培养专门化的翻译人才,可以理解为教学翻译,而不是翻译教学。从而致了目前精干的翻译人才短缺的目前状况。这就促使我们论文导读:
必须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改革。首先,进行教材建设,制定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翻译教材。其次,创新翻译教学策略,无论在口译还是在笔译中,着重强调翻译的过程,进行翻译场景的实战性模拟练习,从而提高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2).
[2]王飞.试论加快培养翻译人才的作用与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
[3]连彩云,荆素蓉,于婕.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2011(4).
[4]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目前状况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编辑∕岳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