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387 浏览:83688
论文导读:
2012年9月26日,江苏省首届社区教育优秀乡土课程颁奖大会上,我编写的自编教材《古镇瓜埠》荣获省一等奖(第三名),我以获奖者的身份,代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小组,坐在主席台上发言,那一刻,我有点语塞,有点哽咽……在台下掌声的鼓励下,我才得以结束最后的发言。这个奖对我来讲,得来确实不易,它整整耗费了我1000个夜夜,占用了我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那一刻,酸甜苦辣一股脑地袭涌心头……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甘做“苦行僧”
2009年深秋十月,一次交流活动中,我坐在旁听席上。一位专家不经意的提问,却在我的心里引起了瀑布效应。瓜埠(古为瓜步)山顶上有一口古井,叫“魏武井”(原本我并不知道有这口井,相传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开凿,故名)。专家问:既然瓜埠山如砥柱矗立古长江中,北魏太武帝兵临瓜埠时,为何要在山顶打井呢?
问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瓜埠人,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暗自开始了探索之旅(那时我还是成教工作的人员)。起点是零,我先从网络上搜索。不搜不要紧,一搜便一发不可收,疑点谜团接踵而至:为什么这个地方叫“瓜步”?瓜埠在历史上究竟占有什么样的一席之地呢?……
我决定打破沙锅问到底。
很快,我发现网络远远不能帮助我解决理由。于是我推开了六合区第一图书馆的大门。因发黄的光绪版《六合县志》是孤本,馆长只答应手抄。我足足抄写了一个月。几乎同时,我开始了走村串巷,遍访乡里,脚步一刻不曾消停。日积月累,笔记本堆上了案头,一日高似一日。每每夜幕降临,堆高的笔记本用眼睛“看着”我,心里总有一丝暖意。台灯之下,不干点什么,就觉得对不起白昼里接受调查的父老乡亲。于是,台灯熄灭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以至经常通宵达旦地亮着……
慢慢地,我接触到了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他们的探讨更加激发了我的勇气。接着,一篇篇署名文章陆续问世,如《魏太武帝与瓜埠山》、《瓜埠观潮回放》、《坟茔探秘》等。尽管文笔有点稚嫩,但喜悦的累加,还是强化了我的动机。2013年春,在单位领导成家和校长的鼓励下,我大胆地藉此申报了南京市实验项目——《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并成功立项。
我认为该实验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整合”,一个是“助推”。“整合”是基础,“助推”是关键。只有科学整合,才能助推有力,只有助推有效,整合才有作用。根据这两个关键词,继而分解成“挖出来——联起来——亮出来——用起来——火起来”五个实验环节,这五个环节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内在形成了完整的实验链条或路径。就实验路径而言,“挖出来”是钩沉,是整个实验项目全面铺开的首要环节;“联起来”旨在克服知识的零散性,是为了形成知识板块,积蓄力量强力“破冰”;“亮出来”则是研究成果的正式“出水”,集中展示成教工作者实验科研的“肌肉”;“用起来”则是彰显实验项目的实践价值和现实作用;毫无疑问,“火起来”则是项目组对实验结果的心理预期,是把“将瓜埠镇打造成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实验项目终极目标和美好愿景所在。
项目组还认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当理解为内部整合(纵向)与外部整合(横向)的有机结合。其重点首先在于内部整合,而内部整合重点在于将隐藏在故纸堆中有关瓜埠的历史文化知识——“贝壳”一个一个从尘封的时间之沙下挖出来,让它们“重见天日”“大放光明”,再用一根或多根主线将其串联,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纵横交织,立体呈现。这种线面结合的东西就是历史文化名镇固有的属性、内涵和历史本来面目。这才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所固有的特质,具有区域性、惟一性、排他性、不可替代性,这是关键。我深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实验目标定下来,不等于就能立竿见影变成现实;一篇篇文章出炉,尚不足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与历史遗存的有机结合只算得上是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一个现实的起步。尽管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打造绝不是简简单单靠一两篇文章就能完成的,但反过来说,离开这一点,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必将成一句空话。不挖出来,不亮出来,根本不足以影响决策者理性判断,理性投资,科学运作。
没有“草根”,就没有“文化”。为了亮出来,我们决定还是得先挖出来,为此,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三年中我义无反顾,先后查阅了数千种文献,涵括十三经、廿五史、典章志乘、档案实录、野史笔记。边研读,边做笔记,苦练内功,甘做“苦行僧”。在古籍中,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一句话一句话地解读,一步一步整理成文,并逐渐形成知识板块。瓜埠地处六合区东南,古代临江。“瓜步”一词,《述异记》说,“吴人卖瓜于此,因以名焉”。“瓜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之名最早见诸于《晋书·陈敏传》。而瓜埠镇的红山窑,古名“赤岸”,则最早见诸于汉代文学家枚乘的《七发》。据专家介绍,瓜步古渡春秋时已成为吴、楚、越土著居民活动中心,其商贸、造船、渔猎较为发达,隋唐以前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采石矶一样,为长江中下游一重要集镇。南齐时,为侨置齐郡的郡治所在,瓜步古城为郡城……但遗憾的是,瓜埠因历代水患及战争诸理由,历史文化遗存少之又少。但我还是不打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于是我的足迹几乎踏遍瓜埠镇的每一寸土地:五山两水一街,沟渠涵塘,巷道桥坝,厂矿园区……为探访明代国子监祭酒徐炳的墓,我爬过螃蟹山;为找到乾隆年间诗人朱鉉的墓,我爬过瓜埠山;为探寻黄宏(《明史》有传)的墓,我翻山越岭上灵岩山。为探究太平天国史,在凛冽寒风中,一个人趴在万人坟上抄写碑文……在瓜埠街,陌生拜访了大量居民,仔细查访了各条巷道及古渡、巡检司遗址等,探寻先人足迹,寻找变迁影像。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少年,民俗方言、婚丧嫁娶、四时节令、饮食习惯,一点都不愿放过,可谓殚精竭虑,并很快总结出“五山两水三分田”、“小小瓜埠镇,半个六合史”等基本结论……
相对于打造一座历史文化名镇而言,光有草根之学是不够的,尚需学术之专,整合须确保科学性、学术性和史料性的有机统一。为此,我执著地踏上了通往南京市博物论文导读:
馆、图书馆、太平天国博物馆等知识殿堂的征程,先后拜谒了南大、南师大、江南大学10余位专家、教授、方志主编。在他们的指点下,尝试着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梳理了以瓜埠为主题的诗、词、歌、赋、曲,骈、楬、碑200多篇,盘点了瓜埠古城、塔、寺、观、司,桥、渡、石、井、涧等历史遗存数十处。其间,十分幸运地得到了许多老同志的鼓励、支持和帮助。王邦老师送给我一套古籍《廿五史》,年逾八十的瓜埠镇建国初期老镇长王老先生将一本多年的线装本《瓜埠职官录》赠送给我,新编《六合县志》主编卞老的子女将老人家遗物捐赠给我……就这样日积月累,经过两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搜集到各种重要文献数百种,购买、下载影印本文献资料5000余种,形成宝贵的文献资料库。利用资料库,我没日没夜加强学习、研究,去伪存真,从纷繁复杂的文献中在行政地理、人文掌故、民间传说、诗词歌赋、风俗习惯诸方面理头绪,截止目前,基本弄清了长江中下游兵家必争之地、千年古渡——瓜埠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整理成由16万字、200余张图片组成的一手材料。据此,先后编成《千年古镇——瓜埠镇》、《滁河岸边是我家》等,藉此一步步螺旋上升,最终自编乡土教材——《古镇瓜埠》破冰而出。这本乡土教材以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以可读性、史料性、教育性最终获得江苏省一等奖。这本乡土教材不仅抢救和保护了瓜埠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进一步推介瓜埠、宣传瓜埠提供了有力“武器”,为助推瓜埠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基础,并藉此打开了该实验项目的第一扇“窗”。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