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论家风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4 浏览:7696
论文导读:
摘要: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及其相关德目是传统家风的道德价值取向;“耕读传家”等是传统家风的基本范式;家学传承、家规家训、家庭教育等是传统家风传承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家风在流变上逐渐趋于平民化,在价值取向逐渐上趋于世俗化,在功能上逐渐趋于实用化。然而,其道德内涵、基本范式和传递方式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只有从传统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传承,在实践中吸收、补充、调整和确定所需,新的家风文化形式才能得以构建。
关键词:传统家风;文化传承;嬗变
1003-0751(2014)08-0144-03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家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家族、家庭的风尚习俗。传承“孝亲”“友善”“诚实”“敬业”等优秀传统家风对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社会风气等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春节期间,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传统家风迅速成为备受人们关注并引发热议的重要话题。然而,学界对这个理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世家大族家风家学的个案研究方面,如何从宏观上探讨传统家风的传承创新理由则有待进一步深化拓展。本文在对传统家风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差异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对其文化传承及其历史嬗变做些分析探讨。
一、传统家风的文化内涵家风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社会声誉,而且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

1.儒家道德规范:传统家风的价值取向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儒家倡导“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并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其中,“仁”又分为“公”“恕”“孝”“慈”“宽”“厚”等六个德目,“义”又分为“正”“直”“悌”“勇”“介”“耻”等六个德目,“礼”分为“敬”“谨”“谦”“让”等四个德目,“信”分为“不二”“真”“诚”“不欺”等四个德目。在日常生活中,这五种基本道德及其分解衍生出来的德目,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一家一族家风好坏的重要尺度。为此,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风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家庭或家族成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承。由此不难看出,儒家倡导的“五德”及其德目正是传统家风的主要价值取向。

2.耕读传家:传统家风的基本范式

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一般家族或家庭都为“以农为本”的观念所支配。重视教育和农业生产的“耕读之家”自然就成为传统家庭文化模式的基本类型,并由此而形成了以勤俭刻苦为本、以耕读传家为追求样式的典型家风。世家大族虽然对“耕读传家”也多有标榜,但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追求。其家训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用来告诫子孙不忘祖先创业艰难的敬祖之意,体现其“丰家成业”“养德致远”的美好愿望。但从总体上看,能够在祖宗留下的土地和基业上,在祖辈居住的田园里读书务农,繁衍生息,这是千百万家庭延续了千百年的光荣和梦想。

3.“家教”“家学”:传统家风的传承方式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教”“家学”等不仅是社会道德内化为家庭道德和个体道德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家风传承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径。家风传承这一内化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发生的,而是一个由世家大族制定并引领公共舆论的渐进过程。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那样:“所谓士族者,起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族”,“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①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世家望族的“家教”“家学”不仅曾经引领社会风尚的潮流和方向,而且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基调和底色。

4.“家规”“家法”“家训”:传统家风的符号标识

借助尊长权威,由家族自行制定,并贯穿了封建家庭礼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制的精神的“家规”“家法”“家训”等,不仅是用来教育子弟、惩戒家族成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传统家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重要符号标识。传统家庭和家族不仅非常注重规范,而且非常看重“家规”“家法”“家训”等在家庭和家族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和家族往往运用“家规”“家法”“家训”等来训诫子弟不要沾染贪求安逸、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等恶劣行径。“家规”“家法”“家训”等一旦成为固定的程序性行为,就会进一步强化家风的熏陶和教化功能。这种从外部对道德规范的强化手段使家风逐渐仪式化。这种仪式化不仅使家庭文化显得更加庄重,而且有助于传统道德的传递,家风也更容易训导成习。

二、传统家风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家庭虽然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但由于其社会地位、家学传承、存活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家庭的家风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1.道德操守的“习惯性”与“自律性”差异

从宗理的角度,道德一般可以分为“习惯道德”和“自律道德”。“习惯道德”的典型特点是取决于外部规定的规范和要求;“自律道德”则靠良心和过失感来保证,其典型特点是取决于稳定的内心原则系统,道德个体可以按照内心稳定的道德规范来决定自身的道德行为,而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②“自律道德”主导的家风,使人形成一种强烈的义务观和责任感:视义务重于权利,视责任重于享受。在王朝易代或社会变更之际,当旧有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受到严重挑战和破坏时,总是会有一些“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③的狂狷之士站出来对现实进行批驳;当国家、民族或社会处于危难之际,总有许多知识分子挺身而出,并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无畏勇气和英雄气概担当起拯救危难的责任。
2.“家学传承与艺业持守”性差异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zwhlw/lw36290.html上一论文:简述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