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351 浏览:144680
论文导读: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关键词:民间聚落景观文化内涵特征:A一引言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而广西民间聚落景观和文化内涵更是其突出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方面,由于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其民间聚落景观特征与文
摘要 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多元的,它融宗教与民间信仰、神话与艺术,以及日常行为于一体。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广西民间聚落环境,改善人们的存活空间;另一方面,对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当代景观园林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启迪作用,有利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关键词:民间聚落景观 文化内涵 特征
:A
一 引言
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而广西民间聚落景观和文化内涵更是其突出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方面,由于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其民间聚落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广西民间聚落环境,改善人们的存活空间;另一方面,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些民族特征与文化内涵作为广西的民族文化传统,体现了广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进行系统地研究探索,对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当代景观园林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启迪作用,有利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二、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

1 向心
众所周知,人类聚居方式在原始社会初期便与社会组织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氏族聚落是原始人类的最初形态。“聚族而居”乃广西民间聚落景观构成方式之一,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指不同氏族或相同氏族的人们同聚一落。譬如,构成壮族聚落的方式为单一氏族或父系血缘关系组成纽带的联合体;侗族聚落的形成以房族为基本单位结成亲族联合体。诸如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聚落景观的一大特征。事实上,广西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区,民间聚落景观的构建大都采取顺势而造的自然景观法。一般而言,多数广西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中均布有氏族象征建筑物或其他标志性物化形式,这种象征性的标志物使得整个民间聚落景观有着统一整体——向心性,这种建筑往往置于村口或聚落最显著的位置,其高度远远高于其他氏族的民居,这样便于统帅整个聚落。例如,广西黄姚镇的主庙和庙前戏台即为黄姚镇的统帅建筑;广西三江、融水地区的村寨则以程阳桥风雨桥作为全寨的镇宅之宝。另外,素有“未建寨子、先修鼓楼”的侗族,则以鼓楼作为本氏族组织聚落的民族标志物。此外,广西区内的壮、苗、瑶、仫佬、毛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在规划设计建造聚落景观时,不同程度的设有祭祀景观,以便族人祭奠、开会及娱乐之用。一般以大树、巨石或木桩等作为神的依托,以此为向心,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祀活动。以上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向心性空间应用的表现形式。
2 防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最南端,古时被称为南蛮之地。这里的居民以壮族为主,包括其他12个民族。由于历史缘由,同宗、同族、同姓的人们在生活中为存活或争夺财富等,常常与野兽、异族或异姓人械斗,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界进行争斗。各少数民族之间都或多或少存有这种争斗,于是他们常常选择有利于防御的位置建造自己的民间聚落景观,并通过壕沟、栅栏、水流或围墙将各个单体建筑元件合围成寨域,建构为封闭性较强的一个整体。使走入聚落景观内的人们有一种安全感、成就感和温馨感。
广西各民族村寨景观设计都具有较强的自我防御性功能。走进农村地区,侗族的“卡房”、“堂瓦”、“鼓楼”,仫佬、毛南、彝等族的碉楼式建筑随处可见,这些村落景观设计都具有防御性功能。这些建筑延续至今,仍能彰显广西少数民族对村落园林景观设计的防御性与观赏性的追求。侗族的“卡房”(汉称“寮房”)有似哨所,系为防御他族和盗匪的入侵,用四根柱子立起建成的,为放哨瞭望的楼房。“堂瓦”又称“聚堂”,为鼓楼的雏形,楼上置一铜鼓,以作报警,堂瓦常用作本族人们寨内集会。碉楼分家碉和寨碉两种,是一种防御性能较强的建筑景观,一般构筑于视野开阔及地形比较重要的交通要道或聚落中心。此外,为了拒敌于村外,其道路设计为不规则状,自然形成,以乱石、泥土筑成,山势蜿蜒,纵横交错。这种带有防御性设计的道路极有利于村民的自我防卫。
3 自然
广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省市区之一,地处中国的西南部,教育、经济欠发达。当地居民寄情于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依山傍水,这些都是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其一,寄情自然。在广西河池地区,村落为群山所环抱,而群山又幽居在村落之中。河池人常常以护山、赏山的姿态与大山融为一体,维持每座山峰的独有面貌,让人们可望可游可居。山中有诗画,诗画中更有山,让生活中的河池人情趣盎然。人们尊守自然环境的存活法则,维持自然山水的生态平衡,与自然相依为安。河池地区的仡佬族聚落选址时,最喜欢选择在山的南边及水的北岸,也就是所谓的居山临水之说。
其二,改造自然。如侗族地区,其吊脚楼式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而改造的一种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民居。这种吊脚楼式建筑由地下空间、地面起居空间与屋顶空间三到四个层次建构而成,人们根据季节与气候而选择使用吊脚楼的楼层,如此交替使用,灵活方便。再如,龙胜地区村寨因地制宜改造出另一种崭新的龙胜梯田文化,这一改造自然的核心是,以梯田的自然形态为骨架,他们的聚落景观选址于半山之中,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体现出侗族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结合自然的伟大力量的能力。另外,在广西桂北的瑶族聚落区,其景观施工常采用干打垒、土坯墙等技巧,建筑墙体厚重结实,具有隔热防寒、经久耐用的性能。

三、民间聚落景观的文化

广西民间聚落景观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由于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地形,而多民族聚落使其民族风情古朴、神秘而又多样,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其沉淀了深厚的民间聚落景观文化内涵。
1 民族村落文化
民族村落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和民族村落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晶,体现了一定地域环境和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论文导读:化的保护。参考文献: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金珏:《侗族民居的生长现象试析》,《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陈惠琳:《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简介:陈建国,男,1959—,四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
村落文化等。广西地处低纬度,横穿北回归线,以“立体气候”为主,多元化的小气候生态环境为辅。如此的气候地理环境促使广西区形成了少数民族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民风淳朴,民族和谐,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非物资文化遗产:瑶族的舞、壮族的歌、苗族的节、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共同演绎着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与地域历史。广西境内世居着十二个民族,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粗野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的历史遗存构成了广西得天独厚的民族村落文化。广西境内的各民族在迁徙、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广西独特多样性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在山区地貌的阻隔过程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既杂居、又聚居”的民族村落文化。广西总体呈山地丘陵状,制约了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其区内各民族在长期聚居的过程中保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寻找到他们存活发展的空间、社会价值及村落文化,其呈现的特点是: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广西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在诸多条件长期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就如朵朵各具特色的山花点缀在广西这块山地丘陵性盆地之上,使广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村落”,它承载了区内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及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 民居建筑文化
但凡规划民居建筑,首先是选址,查看周边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来规划设计。所谓择“吉地”而居,其思想传达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广西民居建筑文化乃广西千百年来的文明浓缩,它呈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体现了先民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强烈关注,所表达的文化理念、环境追求与审美情趣,为当代的城镇规划和人居环境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广西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属于两广丘陵地带,南边拥有海底资源丰富的北部湾,人称“广西盆地”。广西境内村寨的民居建筑讲究中轴展开,平面对称,纵深发展的布局。建构此类民居建筑含有两层文化:一方面体现了本氏族人们不偏不倚,取道“中庸”文化,另一方面又传达出人们的尊卑礼仪文化。广西壮民族的木制木楼,也蕴含有这两层文化。人们将木制木楼称之为“干栏”。它分全栏式、半栏式和平房三种。木楼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在全栏式“干栏”建筑中,壮族人们习惯将神龛安置在前厅的正中,以便于举行祭祀、庆典和社交活动,而左右两边设计为卧室,后厅则为壮族人日常的生活区。壮族人们通常将宅子建筑在向阳、通风的山脚下。第二种以一开间为楼房的称为半栏式“干栏”建筑,常常一楼圈养牛羊、放置农具等,而壮族人们则住在二楼。第三种为平房式“干栏”,通常设计为三间平房。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雨水较多,建筑易受潮、发霉,为了这个技术难题,壮族人们在修建“干栏”式建筑时往往将地基选择高出地面的底架,采用独特的长脊短檐式的屋顶设计,这样既美观又实用。譬如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为此类建筑形制的代表,特别是储粮仓库建筑的设计则更是防潮防霉的建筑典范。时直今日,东南亚一带还较盛此类建筑设计形制。如今,壮族的干栏建筑主要以平方式“干栏”建筑设计形式存在,因为这样人畜分开,比较卫生。
3 民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它的出现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审美涵养的追求。同一民族服饰文化具有不同的物质形式与精神内涵,其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上。民族服饰是民族风情元素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包含的主要元素有色彩、款式、面料及图案等。广西各族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与交流中创造了广西民族服饰文化,如壮族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远古图腾的崇拜信仰、民族的审美观念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的演变体现了民族时代的变迁、地域文化的分异和民族文化的特征。服饰是民族聚落景观文化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广西各传统民族服饰从图案、工艺、色彩、纹样及配饰上,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壮族特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譬如,壮锦的施色手法,体现了壮族人们的淳朴,而黑壮的服饰造型则显示了壮民族自由的个性和丰富的审美情趣,壮锦色彩(红配绿,看不俗)大胆的处理手法,体现了壮族人们热爱艺术、追求幸福、向往理想自由生活的愿望。广西境内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服饰,即使相同民族,也因地区、支系不同而各有差异,如苗族在广西就有五十多种服饰,而侗族也因居住环境的不同,其服饰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些不同民族服饰文化,构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落景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为现代聚落景观设计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与创新理念。例如,现代城镇建筑设计常常从广西民间聚落景观中提取某个元素或几个元素的集合体,用之表现民族文化的视觉形象。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多元的,它融宗教与民间信仰,神化与艺术以及生活习惯于一体,体现了广西各族人们对传统朴素的自然环境景观的理解,对理想居住模式的向往。这种理解和向往可以解释为,是对一种深藏于广西各族人们内心深处的“原生态”模式的追求。而这种“原生态”模式,其实也包含于每个民族及每一种文化之中。居于此,对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当代景观园林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启迪作用,它有利于在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参考文献:广西民间聚落景观的特征与文化内涵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1] 金珏:《侗族民居的生长现象试析》,《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
[2] 陈惠琳:《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陈建国,男,1959—,四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