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军营“孝”文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7 浏览:18942
论文导读: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抓紧抓实,可有效提高官兵道德层面的素养,养成为人谦和、恭顺的良好习惯,进而有助于密切部队内外关系,提升部队凝聚力。而且“孝”作为道德层面上的理由,更注重的是行动的影响,通过行动去触动思想,使官兵提高对孝的认知,进而把“大孝”上升为“大忠”,实现忠与孝的和谐统一。如韩国海军陆战队将传统的“忠、孝
摘要:从中华民族源流看,“孝”乃德之基。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筑起华夏民族广泛认同的“孝”的首先基础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军弘扬“孝”文化的重要作用着手,分析了“孝”文化在军营里的目前状况,最后就军营弘扬“孝”文化提出了几点倡议。
关键词:孝文化

一、我军弘扬“孝”文化的重要作用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有助于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对我军的建设发展也大有裨益,而且弘扬“孝”文化也是坚持强军梦与中国梦相结合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是弘扬“孝”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早在《孝经》中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马克斯·韦伯也说过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可以说中国的“孝”不仅影响着家庭和社会,也影响着国家政治统治。在当今社会大力弘扬“孝”文化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与我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推动社会精神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目前状况表明仅仅依靠道德的自我约束已不能满足“孝”文化的需要,更多的要靠人为的牵引和法律的约束。军人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于“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应起到突出的作用。军队教育不能超脱于公民教育,而“孝”文化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军队中弘扬“孝”文化,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传播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能积极的推动全民道德素养的提高,进而从源头上提高兵源素质。
二是弘扬孝文化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忠孝之道,孝在前,忠为舵,孝为忠所愿,忠是孝之全,这正是忠孝相互包含和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感恩尽孝便为人的立身之本,为让父母安享幸福生活,必定要忠于职守,直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就是忠,也正是孝的目的。如岳飞遵循母亲志向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典故至今传为佳话;又如人民公仆的楷模孔繁森,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尽孝上也是人民的典范……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行为被人民所认可,他们的事迹被传颂至今。我军在考察任用干部时,也十分重视德才兼备,而孝正是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说明了孝对于为官的重要性时至今日仍未过时。此外,正确地认识“忠”、“孝”一体的关系,对于为官从政者,不仅可以端正品行,率先垂范做忠孝双全之人,而且还可以运用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凝聚人心,充分调动部属积极性的领导艺术。
三是弘扬孝文化能提升部队凝聚力,增强官兵责任感。“孝”文化的传播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对我军正规化建设大有作用。把“孝”文化传播与发展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抓紧抓实,可有效提高官兵道德层面的素养,养成为人谦和、恭顺的良好习惯,进而有助于密切部队内外关系,提升部队凝聚力。而且“孝”作为道德层面上的理由,更注重的是行动的影响,通过行动去触动思想,使官兵提高对孝的认知,进而把“大孝”上升为“大忠”,实现忠与孝的和谐统一。如韩国海军陆战队将传统的“忠、孝、礼”运用到军队的精神训练中,很好地解决了陆战队员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要当陆战队员,为什么要吃苦等各种思想理由。而且其不少士兵的床头都有一个制式的相框,士兵可以把自己的“全家福”放上去,也可以把自己心上人的照片放上去。点滴之间透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无形中凝聚了军心士气。

二、我军“孝”文化的目前状况分析

当前,我军虽有部分单位有意识的在军营中开展一些以“孝”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教育,但由于受“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忠”轻“孝”的现象,“孝”的教育还停留在“尝试”性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认识有偏差。狭隘地理解“忠”和“孝”,把“忠”和“孝”人为的对立起来,认为即“忠”则不能“孝”。不可否认从狭义上理解,似乎“忠”、“孝”不两立,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会发生尖锐冲突。但从本质上讲,“忠”与“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一个理由的两个方面。“百善孝为先”,“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迁延和拓展,居家尽孝,在朝尽忠。《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加强对军人进行“孝道”教育,大力弘扬“孝”文化,不仅是军人使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军队思想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是教育有缺失。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中外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多元交织并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渐渐被忽视、被嘲讽,甚至被遗弃。我们军队的青年官兵,大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虽然有机会接受到更多的新思想、新观念,但对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却不甚了了。加上我军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流于生硬的政治理论说教,鲜能从传统文化和道德入手,以“孝”为核心的传统道德观念非常淡薄,官兵仅有的一点“孝”的知识,也多是靠家庭熏陶、道听途说、影视片断、事迹点滴、个人交流而得,造成“孝”文化在军营中传播不畅,氛围不浓,效果不佳。
三是关注有缺位。军队在对军人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考查中,更多关注的是军人“忠”的各种表现,很少从“孝”这个根本上来考查和衡量,再加上传统上的“孝行”多是“事亲”之举,涉及的多是个人家事,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和隐蔽性,一些军人即使做不到位也很难被发现,或发现了也多因碍于情面、或涉及隐私、或出于礼貌等诸多因素不能出言提醒,造成军人道德建设的缺位,造成组织上在认识、教育、考查、选拔工作上出现“遗漏”。“孝”做为军人考核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却只能依靠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和一鳞半爪、偶尔观察获得,显然在选人用人的考核考查上,即缺乏深刻性和全面性,科学性和稳定性也很不够。
四是引导有疏漏。这些年军队广泛开展了学典型树典型活动,各级有各级的典型,但仔细观察和考查不难发现,各单位宣扬的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多数是在宣扬“忠”的同时而牺牲了“孝”。这也许是一种无奈的尴尬。强有力的正面宣传,使得人人都以为集体主义献身而光荣论文导读: (二)推动政治工作向军人家庭及社会外延。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军队要高度重视官兵家庭变故,单位如无特殊情况,应给予一定照顾,不能让放弃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要延续和拓展喜报等传统政治工作作法,并利用官兵调职调衔、立功受奖等时机举行相应仪式,邀请官兵家属参加,增进家庭理解,借机进行忠孝观教育
,但这种过分的集体主义教育,甚至广泛推崇有违人伦的“职业操守”,实际上是否定了个人情感存在的价值,最终将把个人物化为社会的“螺丝钉”。因此,官兵在表达敬意,努力学习之余,也需要各级组织和领导有意识的传播“孝”文化,使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懂得“孝”的厚重,还能深刻理解“忠”的伟大,努力寻求“忠”与“孝”的平衡点,要远比单一的典型引导效果更好。

三、我军弘扬“孝”文化的几点倡议

结合部队恨展趋势和实现需要,笔者认为军队弘扬“孝”文化应从三方面着手,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传统文化元素。注重文化熏陶,采取开设国学讲学,外邀专家授课,组织参观见学等方式,提高官兵国家素养;注重活动牵引,如利用双拥工作组织官兵照顾驻地孤寡老人等,以达到教育目的;注重榜样引导,发掘“忠孝”并举的先进典型,引导官兵“学先进,当先进”,以及加强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培育先进军事文化的研究等等。
(二)推动政治工作向军人家庭及社会外延。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军队要高度重视官兵家庭变故,单位如无特殊情况,应给予一定照顾,不能让放弃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要延续和拓展喜报等传统政治工作作法,并利用官兵调职调衔、立功受奖等时机举行相应仪式,邀请官兵家属参加,增进家庭理解,借机进行忠孝观教育;适时请具有代表作用的来队官兵父母上“特殊教育课”;依托家属委员会等组织,监察官兵道德品质,提高家属参管意识,推动家庭和谐;利用征兵、国防教育等时机,树立忠孝之师形象,扩大军队政治影响力,增进社会认同,并推动公民价值观的形成。
(三)提高官兵选拔任用“德”评的科学性。转变以往靠道听途说,凭个人感觉等策略的评价体系,尽可能的将数据考评运用其中。如官兵孝行,可结合国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若干规定,对官兵探望父母次数等要素进行衡量。在征求群众意见时,应将官兵家属纳入其中,采取面谈或电话问询等方式听取官兵家属意见等等。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校区,上海 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