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真实盈余管理评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191 浏览:92804
论文导读:市场反应(Roycho123下一页
摘要:近年来在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真实盈余管理被越来越多的采纳为新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手段、计量策略、经济后果及约束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探讨了从应计盈余管理到真实盈余管理的发展演进的脉络和理由。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会计操纵
盈余管理已成为管理者操纵利润谋取个人利益或公司利益的常用工具,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理由。自2002年SOX法案颁布以来,企业管理相继都减少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而倾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显而易见,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加快了企业走向真实盈余管理的进程。当然,其理由绝非这么简单,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真实盈余管理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理由进行分析,找出其演进发展的脉络,以期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和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界定

关于盈余管理,最狭义的定义认为是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其背景是的极端猖獗使得人们认为会计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比较一般的能够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定义被解释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前期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三点:第一,盈余管理的结果最终要转变财务报告,使其“看起来很美”;第二,其实施是为了获取管理层自身的个人利益;第三,其属于会计操纵,手段通常是寻找会计准则中可资利用的漏洞去制约盈余,或者说,在操作层面上,是一个技术活。
Schipper(1989)提出盈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而获取某些私有收益的行为,并认为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转变报告盈余。认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发展至今,多数文献均围绕“会计手段”展开,“构造交易”式盈余管理却很少被关注。前者可称为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后者可称为“真实盈余管理”,这是首次提出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构造交易转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实际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某合同条款的结果,而该合同是以报告的会计数据为依据的。该定义只是增加了对真实盈余管理契约动机的表述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直到2005年,Ewert和Wagenhofer(2005)对真实盈余管理定义做了补充,即转变真实交易的时间以及构造真实交易意味着管理者偏离最优计划来转变盈余。在Schipper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增加了“转变交易的时间”,他们认识到真实盈余管理不仅仅是“无中生有”(让一个正常情况下不该发生的交易发生)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是真实交易的时间制约过程。目前,关于真实盈余管理代表性的定义来自Roychowdhury(2006),即真实盈余管理是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管理者希望通过真实盈余管理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Zhao,Y.et al.(2011)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就是为实现短期盈利目标而进行的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从盈利目标的角度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第一,它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而是通过对交易的制约间接影响财务报告。第二,在操作层面上,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大的作用上它是一个体力活,因为它发生了实实在在的业务,产生了真实的流量。只不过这个业务可能很多都是在管理层的掌控之中进行的,而非自然而然的市场行为。第三,它的视野更加广阔,其所操控的交易活动与会计相联系,却又远远超出了会计之外。它操作起来难度可能更大,如果将交易分为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两种情况的话,则内部交易还仍然可以为管理者独立运作,但外部交易则需要与本企业之外的主体发生联系,需要他们的配合,所以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宁亚平(2004)尝试将两个定义进行综合,提出“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两种。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在今天看来,他认为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这个观点显然有失偏颇。从定义中可以看到,与“会计手段”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的不同在于它通过构造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盈余目标;而与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正常的经营活动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偏离了这一初衷、损害了企业的价值。通过两个定义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却是为着一个同样的目标,即让利益相关者相信,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第二,二者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信息观指导下的盈余管理,即管理者并不关心盈余管理所获得的真实收益,而只关心信息使用者的满意程度,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以最终达成管理者的个人利益或公司利益。第三,会计准则对二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应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利用现有的准则,在准则规定的备选策略集合中去找寻机会,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绕过会计准则去构造真实的交易,试图逃离准则的限制。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方式选择

( 一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其计量 (1)动机。监管者在不断规范管理者行为的同时,管理者也在不断转变管理盈余的方式。从最初简单的到现在的复杂交易,盈余管理的方式变化多端、层出不穷。学术界对管理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基本形成了共识。真实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在这一点上,它与应计盈余管理并无不同。(1)管理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Dechow and Sloan,1991;Marquard and Wiedman,2005)。(2)避开违反债务条款,使企业经营行为不受债务契约的限制(Hand et al.,1990)。(3)实现分析师的预期,避开不良市场反应(Roycho论文导读:
wdhury,2006)。至于真实盈余管理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动机,学术界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2)手段。对于如何进行真实盈余管理,通常认为有五种手段:销售操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销售资产和回购股票,也有人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大类型(Xu, Taylor and Dugan, 2007)。这种分类策略显然借鉴了流量表的关于影响流量的活动类型的划分,也从侧面说明了交易操纵通常情况下会引起流量的变化。当然,前述五种手段的分类可以分别纳入三个类型中进行考察。目前研究较多的经营活动操纵行为主要包括:操纵研发活动(R&D)开支、加速销售、过量生产、非流动资产的销售等。其中R&D开支的操控很早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DeChow and Sloan(1991)的研究则表明制造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在其任期的最后几年通过减少R&D开支来提高短期盈余。投资活动操纵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在特定的时间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通用电器(GE)就是一个典型,通过上述交易操纵行为,GE实现了收益的长期平稳增长,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投资活动操纵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例如,股票回购、投资可转换债券或可转换优先股并制约转换时机等。此外,企业可以通过构造特殊的融资交易或者选择特定的融资方式来影响企业的当期盈余。如Marquardt and Wiedman(2005)发现,企业大量使用有条件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Debt,简称COCOs)来避开对于EPS的稀释效应,COCOs中转换条件的设置主要是出于财务报告目的,而不是正常的商业目的。企业对于融资时间的选择也有可能不是基于经营或投资活动的实际需要,而是基于实现特定盈余目标的考虑。比如利息费用资本化理由,一个企业在资本项目完工后故意不停止利息费用的资本化,就违反了会计准则。但若企业放缓施工进度,在没有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同样达到了延长利息费用资本化时间的目的,这一行为即属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计量。在识别了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绝对值或相对值能够反映会计操纵的整体水平,而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还没有类似的、非常理想的替代指标。目前的实证研究一般是对不同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分别选择相应的替代指标。例如,Gunny(2005)利用异常的R&D费用和异常的SG&A费用作为可操控性开支的计量指标。Roychowdhury(2006)将异常的经营性活动流量、异常的生产成本、异常的可操控性费用分别作为加速销售、过量生产和削减可操纵开支等操纵行为的替代指标。Cohen,Dey and Lys(2008)则尝试将将单一指标转变合并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企业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但是,其所设计指标的综合性还不足以代表企业整体,甚至连经营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都不能反映,更不消说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了。目前研究最集中的几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均已建立相应的估计模型,例如,削减R&D开支(Berger,1993;Anderson, et al., 2003)、过量生产(DeChow et al., 1998)、加速销售(Roychowdhury,2006)等。其他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适当的计量指标、模型和策略。从单一指标到综合性指标,从单纯的R&D开支研究到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等多种手段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标志着学者们对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深度挖掘。

四、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盈余管理将会长期存在,由于监管的日益严格,真实盈余管理会被更加频繁地使用。自2005年以来,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理由。第一,现有的计量模型较为简单和粗糙,没有充分地考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还没有恰当地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所以,能否设计更加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去反映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并将某一因素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区别开来,是计量中尚未解决的难点理由,也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第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会否在交易操纵之后又同时实施会计操纵呢,值得研究。第三,鉴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广泛性,似应将盈余管理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去考察并研究,即结合社会学、法学等进行交叉研究,而这或许可以开启新的方向,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第四,如前所述,外部的监管显然只对会计操纵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则似乎效果不佳。那么,内部制约对真实盈余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内部制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作用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2]陈波、王翠婷:《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3期。
[3]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6期。
[4]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5]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6]Schipper,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1989 .
[7]Healy, P.M. and J.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
[8]Ewert, R. and Wagenhofer. A. Economic Effects of Tig论文导读:2005.Roychowdhury,S.Earninganagementthroughrealactivitieanipulation.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6.Dechow,P.M.andR.G.Sloan.ExecutiveIncentivesandtheHorizonProblem.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1.MarquardtandWiedman.EarningsManagementthrough
hten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Restrict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
[9]Roychowdhury,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10]Dechow, P.M. and R. G. Sloan.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1]Marquardt and Wiedman.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Transaction Structuring: Contingent Convertible Debt and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ch, 2005.
[12]Hand, J, P. J. Hughes, and S. E. Sefcik. Insubstance Defeasance: Security Price Reactions and Motiv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0.
[13]Xu, R. Z. and G. K. Taylor.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2010.
[14]Gunny, K.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2005.
[15]Cohen, Dey&Lys.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16]Berger, P. G. Explicit and Implicit Tax Effects of the R&D Tax Credi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17]Anderson, M.C., et al.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18]Dechow, P. M,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