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欧洲经济成功筑底了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13 浏览:21463
论文导读:
2012年,自美国次级抵押贷“传染”而来,但破坏力和持续期在欧洲表现更加突出的欧债危机再次陷入谷底。为推动经济发展,在各方携手干预下,欧洲经济出现明显好转。根据欧盟统计局预测,2013年将是欧洲经济在2012年二次探底后的上升拐点。经历2012年实际GDP出现-0.4%的下降后,欧盟28国预计将在2013年实现零增长,并分别于2014和2015年预计实现

1.4%和9%的增长。

欧洲经济现企稳迹象
各国表现不一,立陶宛最为突出,2013年其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3.4%,德、英、法、奥等大国保持正向拉动。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社会对离岸市场加强约束双重打击的塞浦路斯, 2013年其实际GDP将出现-8.7%的大幅下降。GDP增速出现下降的还包括希腊(-4%)、斯洛文尼亚(-2.7%)、意大利(-1.8%)、西班牙(-1.3%)、荷兰(-1%)、捷克(-1%)、克罗地亚(-0.7%)和芬兰(-0.6%)。
欧洲国家经济的逐渐企稳增强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但复苏并不迅速,需求在未来短期内保持温和增加,失业率还存在一定的上升惯性。平缓的CPI 说明欧洲需求尚未完全启动,贸易逆差的增加反映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
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2013年和2014年均为101.5;贸易不平衡占GDP的比重略有上升,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1.8%和1.9%;失业率在2013年达到1

2.3%的高点(2012年为11.4%)后,会在2014年微降至12%。

尽管是全球一体化最高的地区,欧洲国家却呈现出明显的层次结构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使得各国受危机实际影响差异很大。核心与,老国与新友,欧盟创始成员国、后几批入盟成员国,以及欧洲其他未入盟国家,也在分工配合体系中明确其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愿望与实力。
按照制度安排,欧洲央行掌控着成员国的发钞权,导致各国无法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发行货币,经济政策大棒缺少抓手。从2013年经济表现来看,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所受影响相对有限,依旧保持着经济火车头地位,甚至于经济危机反而强化了德国的主导地位。除德国以外,其他欧洲国家表现并不乐观。法国在2012年失去主权信用最高评级,西班牙、葡萄牙依旧风雨飘摇,希腊、意大利步履蹒跚,塞浦路斯仍处于困境。
重要事件影响欧洲中短期经济
近期与欧洲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也对欧洲经济产生中短期的影响。
2013年9月,默克尔带领的联盟党在德国大选中获得了20多年来最高的支持率,比竞争对手领先16个百分点,从而顺利实现连任。作为欧洲的核心成员国,德国经济的好坏不仅对其自身,而且影响到整个欧盟的经济稳定性。默克尔的连续执政,有利于德国政治、外交、经济政策的稳定,也有助于维护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相互信任,保持德国在欧洲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3年6月份,美欧两大经济体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进程,既是双方为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寄托,又是美国以已为中心、以两洋(太平洋、大西洋)为支撑,重拾全球经贸领导地位、重塑全球经贸规则、抑制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影响力的战略部署。
TTIP涉及几乎所有行业领域,如按照双方设想能够在近年来达成一致,将大幅提升经济要素整合力度。而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双方自身市场开放程度已经较高,TTIP的建立将形成巨大的贸易转移效应,会对区外国家的经贸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欧债危机中,欧洲央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层面的联动效应使得欧洲央行任务繁重,既要根据各国金融运转和信用水平调整货币发行量,又要考虑实体经济运转需求和通胀压力。为此,欧洲央行在欧债危机中提供了信贷工具,不仅给予受财政吃紧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以实际救助,更为市场注入信心,避开了这些国家陷入金融混乱并引起欧元区乃至欧盟经济的动荡。欧洲央行在危机中进一步回收了欧盟国家央行的金融市场调控权利,并表示将在未来长期保持较低的市场利率。
中欧贸易面对新形势
欧洲经济的企稳复苏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中国商品在受益于市场复苏的同时也面对挑战。危机重创下欧洲企业和居民更依赖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而在欧洲国内市场需求缓慢恢复的同时,对相对较低中国商品的需求反而有所降低。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欧出口3339.9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6.3%;从欧洲进口2120.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进口总额的11.7%。2013年1~9月,在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增长8%和7.3%的情况下,中国对欧出口同比下降了1.7%,进口微增1.2%。同时,2013年1~9月,对欧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为15.2%,从欧进口占中国进口比重为11.2%,分别比2012全年数据下降了1.1%和0.5%。欧盟对华逆差主要来源于办公和电信设备、鞋子、纺织品和钢铁领域。
应该说,中国企业开展对欧贸易面对新的形势,应努力做好以下八项工作:第一,关注国际权威机构和欧盟自身对经济发展的判断,分析欧盟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对欧出口;第二,把握欧盟欧洲经济成功筑底了吗?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现有成员经济不平衡的特点,利用其高度一体化的市场合理选择突破点位置,精心设计贸易路线图;第三,针对欧洲经济再平衡的方式,加大进口与中国经济存在强烈互补的商品,必要时保持战略性贸易逆差;第四,与中国对欧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企业形成有效配合,形成综合优势,降低国际经济合作活动成本;第五,放远眼光,广泛研究欧洲国家与其传统殖民地共同形成的市场,根据欧盟对外签署的各类经贸合作协议,有效拓展贸易市场;第六,加强对欧盟经贸产品和企业行为标准和规范的消化吸收,尤其关注低碳、绿色等新型资质要求,改善产品性能,满足准入条件;第七,跟踪欧盟贸易摩擦争端解决案例进展,引以为戒,避开违反国际规则与惯例,保证双边贸易平稳发展;第八,关注TTIP谈判进展,提前布局,有效利用协议创造的经贸环境和平台,增加自身从协议中的受益。
(本文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博士、研究员)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ygllw/lw4485.html上一论文:试述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