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机械工程人才培养途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43 浏览:22777
论文导读:程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能力与培养模式,探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为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1现阶段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呈现出面向工程实际的诸多新变化,工程学士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
摘 要:在分析现阶段机械专业人才多维度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最终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多目标培养途径,为高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能力素质 教育导向 机械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255-01
在目前工程本科教育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学士是面向工程实际的一个职业性学位,在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回归工程实践的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机械工程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竞争加剧[1],这就需要我们以工程理由和项目为依托,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环境,侧重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使之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从事工程师职业的科学素养和从业能力。该文通过分析目前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能力与培养模式,探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为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现阶段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呈现出面向工程实际的诸多新变化,工程学士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以实际工程理由为中心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学士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机械工程师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具有实施解决方案的能力,以适应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工程职业环境,创新是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的生命线,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主要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技术发明的研究能力,将各种技术、管理策略有机融合,进行产业开拓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能力;(2)交流、合作与组织能力,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团队组员之间的良好交流沟通可以保障工程顺利的进行,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从事工程实践的技术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组织领导能力,以熟悉和适应现代工程的跨国、跨学科运作模式,从而保证工程实践得以有效开展[2];(3)终身学习能力,步入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将终身学习能力明确地列入工程学士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中,以培养工程专业本科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促使工程学士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多渠道获取、储存记忆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以及开展自主的、持续的学习的能力。
2 目前高校机械工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1)CDIO培养模式。CDIO培养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共同研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转(operate),来组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以设计为导向的CDIO培养方案以设计项目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高等工程教育本科教学阶段,使学生结合个人的研究兴趣,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同时,又可以把数学、工程科学等基础知识学习和项目设计训练相结合。
(2)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是工程院校培养工程学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等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科院校通过交替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以项目研究为核心,走与企业密切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之路,使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工程训练、科研训练,从而培养工程学士的科学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实践理由的解决能力。
(3)跨学科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目前,许多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在工程学士能力培养过程中实行跨学科教育培养模式。跨学科创新教育是通过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汇集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开设创新导论、创新研发实验、创新课题讨论、新企业开发讨论实践、企业家才能等技术创新课程,注重阐明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点和不同点,实现多学科之间的长期协作并不断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培养工科学生向具有技术创新才能的趋势发展。
3 我国机械工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基于目前我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及现行的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笔者认为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及工程实践人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科学定位机械工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准确定位工程学士能力培养目标是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工程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理由,高等工程教育是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发明创造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
(2)构建开放式、灵活性、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工程学士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以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基于开放式理由的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以人文、艺术等通识课程为有益补充,将教育与工程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知识背景和跨越学科界限的国际视野。
(3)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训练模式。工程教育要面向实践、面向工厂,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训练模式,为工程学士能力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渠道。
(4)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 结语
该文分析和论证了机械工程学士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内容、培养模式,根据我国基本情况,探讨了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学士能力培养途径,这对培养创新能力强、专业基础深厚、实践能力强的机械工程专业卓越人才,转变我国在世界制造业格局中的地位,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绍江,陈里里,李军,等.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和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9):26-28.
[2]曹源文,马丽英,陆兆峰,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运转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1(2):111-11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xdjlw/lw42563.html上一论文:谈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