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构建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96 浏览:25287
论文导读:舒适的氛围进行休闲讨论,应配备沙发、饮水机等设备,也可以有偿供给咖啡、饮料等。2.2虚拟层学科IC虚拟层中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传统文献型学科资源、数字型学科资源和学科知识库组合而成。其中:(1)传统文献型学科资源主要包括本学科纸本的学术期刊、专业图书、工具书等,并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报纸和本学科的教案
【摘要】本文在简介了IC与学科IC含义的基础上,初步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学科IC在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层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IC;学科IC;高校图书馆
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为特征,不断影响着用户的信息环境、阅读行为、交流习惯等。如今,大学生、研究生等到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寻求安静的学习氛围,其更愿意把图书馆当做一个可以与同学、老师畅所欲言的信息获取场所,进而激发学习与创作的灵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基于此,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师生的需求,支撑师生科研与学习,应融合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与学科服务,构建面向学科服务的信息共享空间(简称学科IC)。

1.IC与学科IC

IC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的信息服务模式,目的为推动学习、科研、交流和研究的创新交互,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高校图书馆逐渐兴起,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自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发表论文《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1],首次把信息共享空间(IC)这一全新概念介绍给国内广大读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着手对信息共享空间进行构建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教育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理由,IC在我国高校的构建并不普及。
另外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引入,学科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其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服务举措的必由之路,亦是创建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学科IC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融合了IC与学科服务的双重优势,把“以学科服务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指导,突破性地提高用户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IC的功用,解决用户的实际理由,最终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以及科研诉求。

2.学科IC的构建

关于高校图书馆IC的构成,其中以实体层、虚拟层、支持层这三层模型构建IC最具代表性。实体层由实体空间、硬件设备等部分组成;虚拟层由信息资源、软件设施等部分组成:支持层由服务组织、服务内容等部分组成[2]。下文将借鉴这三层模型完成对高校图书馆学科IC构建的初步探究。

2.1 实体层

关于实体层的构建,本文倡议高校图书馆把院系资料室和专业分馆纳入到学科IC的构建中来。其中,院系资料室是随着高校专业的分化而产生的,直接服务于各院系师生而满足其科研教学需求的信息服务机构;专业分馆作为高校总馆的重要补充,在学科分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方便同专业的学生查找本专业资源并进行知识的传递与交换。
在实体空间的布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根据院系资料室型IC或专业分馆型IC的具体情况,分设:
(1)咨询服务区。
此区是用户接触学科IC的第一环节,应布局在学科IC的最醒目位置上,以便用户及时寻求学科信息的帮助。
(2)群体学习区。
此区主要是为课题组、项目组师生提供集体学习和讨论的空间,应配备会议桌椅等设施。
(3)个人学习区。
此区是传统图书馆中独立、安静的学习氛围的延伸,是适合师生查询检索资料、阅览深思、个人创作的安静空间,应配备计算机、电源插座等设备。
(4)休闲讨论区。
此区主要是给师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氛围进行休闲讨论,应配备沙发、饮水机等设备,也可以有偿供给咖啡、饮料等。

2.2 虚拟层

学科IC虚拟层中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传统文献型学科资源、数字型学科资源和学科知识库组合而成。
其中:
(1)传统文献型学科资源主要包括本学科纸本的学术期刊、专业图书、工具书等,并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报纸和本学科的教案等;
(2)数字型学科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商业性数字资源,网上免费资源的导航,特色数据库建设,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的制作收集与整理,学术报告课件收集与整理等[3];
(3)学科知识库主要是对传统数字资源和网络相关学术资源及专业网站信息的搜集、标引、组织及重新整合,是学科馆员为帮助用户解决特定理由,通过搜索相关显性知识,运用自身隐性知识推理、判断、总结形成的新的知识产品和知识成果,将这部分知识索引建库,可以为其他相关用户提供增值的、深层次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面向理由的知识服务[4]。
另外,虚拟层中的软件设施应包括即时通讯软件如,MSN等为用户解惑答疑;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金山WPS等,方便用户随时记笔记;必要时也应安装图形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制图软件CAD、引文分析软件Cite Spa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等。

2.3 支持层

学科IC的服务组织方面应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引进技术专家人员,综合开展用户培训服务、参考咨询服务、Course Collection服务、学科导航服务、学科定题服务、学科知识挖掘服务、学科博务等。在服务人员的配置上,应兼收首席学科馆员、学科专家、学科秘书、虚拟学科馆员和学生助理,努力培养学科服务人才。同时要必须明确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与职责,制定明确的服务协定和完善的服务规范,构建合理的人力与技术资源体系,健全通讯手段和报告流程,畅通用户的信息反馈渠道。
3.结语
满足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高校图书馆在IC建设初期就要将学科服务理念融其构建设计中,构建学科IC是推进高校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科学之路,亦是必由之路。其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真正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精神的学科IC这一信息服务模式在我国高校迅速推广应用,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03:7-10.
[2]孙桂春,向群.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信息共享空间[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6,03:7-10.
[3]李瑞芬,张晓青.基于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院系资料室建设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5:32-35.
[4]周秀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09.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bxllw/lw48804.html上一论文:关于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公共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