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概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95 浏览:158056
论文导读:借阅,如天津市市立第一通俗图书馆等。还有部分图书馆,如浙江省立温中附小民众巡回文库等,在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上设置巡回文库供旅客和职员借阅,使他们既可以消遣旅途中漫长的时光,又可以增长知识。巡回文库是图书馆阵地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概述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服务的有力拓展,从
[摘 要]民国时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除了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还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送书服务、借书等多种。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况及其特色,相关业务研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馆外读者服务;图书馆史;民国
[]B[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5-0038-04
民国时期图书馆在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文献流通方式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满足公众增长知识的需要,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宝贵财富,对今日图书馆的建设仍有许多启迪。
1 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方式
随着西方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输入,民国时期政府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但当时仅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少数民众才能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大部分民众因自身经济、工作和生活条件所迫无法上学。政府为了提高民众素质,开展了识字运动,许多民众都能达到识字或写信的水平。学习结业后,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民众既无法继续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也无力购买书报学习。尽管由于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全国各地都建立了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部分学校图书馆也面向社会开放,许多机构、团体、个人还创办了私立图书馆,但是图书馆数量相对有限,广大民众受工作、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不可能经常有富余时间到图书馆去借阅图书。为了满足民众自身发展和知识增长的需要,民国时期许多图书馆变被动等读者上门服务为主动,在为读者提供馆内文献借阅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文献流通方式为读者提供馆外服务,使民众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

1.1 巡回文库

为了方便读者就近借阅图书,民国时期图书馆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巡回文库服务。图书馆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将每个小区域内的学校、工厂、茶馆、村公所等公共场所或愿意读书的家庭作为文库寄存点,并将馆藏部分文献分成若干分,按照一定的流通方案在各个寄存点间巡回供公众借阅。文库巡回时通常由文库所在机构负责管理,图书馆定期派人指导工作,了解图书借阅情况。有的图书馆,如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称之为陈列图书。部分地区图书馆或机构、团体、个人举办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巡回文库服务,并以此命名该图书馆,如浙江省立温中附小民众巡回文库、奉化县立巡回图书馆等。
许多图书馆的巡回文库除了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还为学校、机关、团体等特定读者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图书馆按照服务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别图书为其提供借阅,体现了图书馆为人找书、为书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部分图书馆为了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阅读需求,在没有图书馆的学校特别设立了学校巡回文库,或称之为学级文库。部分图书馆在一些愿意读书的家庭中设置家庭巡回文库,选择一个家庭作为文库存放地,供周边家庭共同借阅,如天津市市立第一通俗图书馆等。还有部分图书馆,如浙江省立温中附小民众巡回文库等,在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上设置巡回文库供旅客和职员借阅,使他们既可以消遣旅途中漫长的时光,又可以增长知识。巡回文库是图书馆阵地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概述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服务的有力拓展,从嘉慧士林走向服务社会公众。

1.2 通信借书

民国时期图书馆数量相对有限,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不便借阅图书。鉴于此,部分图书馆开设了通信借书服务。该服务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对读者的限制,为读者借阅图书提供了便利,同时节约了读者往返于图书馆的时间。
读者在申请获得通信借书的资格后,可以将所需图书的书名写信告知图书馆,该馆将图书邮寄给读者,读者在一定期限内阅毕再通过邮局将书寄还。通信借书服务中的邮费一般有两种支付策略,一种为寄书的费用由图书馆支付,还书的费用由读者支付,如北平教育短波社邮借图书馆等;另一种为往返邮资均由读者支付,如上海通信图书馆等。读者可以在图书馆预存一定额度的邮资,待用完后再存,也可以每次借书时邮寄邮票。为了确保文献的安全,部分图书馆规定邮寄定价较高的图书要寄挂号信。对于读者借书使用期限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有的以邮戳为标准,限定一个还书期限,还有的图书馆则充分考虑地域等因素,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加上往返邮寄的时间作为借期。
通信借书服务打破了读者借书的地域限制,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于1925年9月起为读者提供通信借书服务,读者中浙江省最多,达全省61个县(当时浙江省共75个县),北至绥远、察哈尔,南及云南、广西,虽读者数量不多,但已遍及全国。1930年通信借书者多达7 372人次[1]。

1.3 流动书车

为了方便民众阅览图书,部分图书馆举办了流动书车服务。图书馆根据需要特制专用的书车,装载一定数量的图书按照事先公布的路线巡行,方便沿途民众借阅。流动书车巡行的线路一般选择路况较好的道路,在相对繁华、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停车开展服务。鉴于流动书车服务读者群的特点,车上所陈列的图书和杂志侧重于科普、常识等大众读物,以便农民、工人、店员等大众阅读,用于学术研究的文献则较少。部分图书馆针对服务对象和地域等实际情况,特别制作了适合所需的书箱、书架等,因此称之为流动书箱或流动书架等。陶行知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创办了萧场儿童流通图书馆,该馆除了为读者提供馆内文献服务,每天下午4时放学后,由馆主任、干事、小先生、顾问等挑着书担送往各村,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公开阅览和借书,各村每周至少去一次。
尽管由于路况等因素限制了流动书车的服务范围,且天气、服务时间有限等因素影响了民众阅读的效果,但是该服务为社会大众阅读提供了便利,并成为民众认识和了解图书馆的窗口。

1.4 送书服务

为使社会公众可以不离开自己住处或工作单位即可借阅图书,部分图书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了送书服务。读者将所需文献电话或书面通知图书馆,图书馆安排工作人员将书送到读者住论文导读:
所、工作单位或其他指定地点,方便读者阅览,中国流通图书馆开办了该服务。
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为使杭州市社会各界民众获得读书的便利,且节省通信借书所花费的邮资,自1931年8月起开始筹备送书服务,同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馆特别制作了10个[2]62信箱,分别挂在繁华地区、借书读者踊跃、道路平坦可以通车地方的电线杆上。读者将借书单填好,不用粘贴邮票投到信箱里即可。第二天早上,该馆按照借书单上的地址送书到指定地点,读者收到新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概述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借图书的同时归还上次所借图书。开设该服务之初,每隔一天搜集一次借书单,由于该项服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并积极参与,1931年底信箱增加到20只[2]62,1932年9月1日起该馆把隔日送书改为每日送书。1931年借书者多达8 474人次,借阅图书13 747册[1]。为了开展该项服务,便利读者了解馆藏文献,该馆将原来分类书目的单行本汇编成整本的书目,同时增加采访了关于农、工、商、军等相关书籍。

1.5 图书服务

送书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借阅图书,但受交通、距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图书馆不可能在所有的区域提供该服务,部分图书馆开设了图书服务。个人和机关、团体均可作为处,仅存有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供借书者查阅,读者根据目录填写借书单预约需要借阅的图书,处收集借书单后交给图书馆,图书馆负责配书并送到或者邮寄到处,读者只需到处借还书手续即可。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积极推广图书服务,降低处的设置要求,规定有10个[2]66以上的通信借书人,经5人[2]66以上的署名申请即可在当地设置处。

1.6 其他

民国时期图书馆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馆外读者服务,许多图书馆都开设了图书流通处或阅书报处。图书馆主动与单位、学校、市场、茶馆等机构合作设立图书流通处,在流通处或阅书报处放置一定数量的文献,读者可以就近到该处借阅图书。江西省立南昌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借阅文献,在南昌附近交通便利的重要乡镇设立图书流通处10处[3]291。该馆还为特定读者群提供专门文献而设立特别图书流通处,如星子军校驻干特别训练班特别图书流通处。为了满足参加短期培训、进修等民众阅读需要,该馆还设立了临时图书流通处,如在第一、第二期江西省各县立小学教师训练班、第一、第二次新生活运动展览会等处附设临时图书流通处。
部分图书馆还在市场、公园、茶楼等公共场所设置阅报栏或壁报栏,为无力购买报纸的民众及时阅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的特点
民国时期,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民众学识水平、通俗读物较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许多图书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馆外读者服务,构建了便利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

2.1 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服务

民国时期许多民众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所限,无法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尽管参加了政府举办的免费识字班后,也无力参加学校继续教育或购买书报继续学习。鉴于此,民国时期图书馆在开展馆内图书借阅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文献流通方式,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提供馆外服务。图书馆对馆外读者服务的门槛设置较低,读者只需要提供所在学校、工厂等单位的担保书或缴纳少量的保证金即可借阅图书,部分图书馆甚至不要求任何物质担保,使得社会大众都有机会读书增长知识。上海通信图书馆致力于建设成为“远近人们的藏书库”[4],以互助和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位读者,到该馆通信借书者不需要提供任何物质上的保证。
为了保证能够满足各阶层、各年龄段和各种职业民众的需要,许多图书馆在服务中针对读者的具体情况,供给不同内容的文献,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杭县县立流通图书馆根据服务对象选择配备文献,该馆将馆藏文献分三类:哲学教育、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等图书提供给县属各教育机关借阅,童话故事及儿童文学等儿童读物流通于县属各小学,文学、艺术及民众常识等大众读物提供给乡村图书馆和图书流通处借阅。天津市市立第一通俗图书馆为馆外读者提供巡回文库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细化服务内容,分为普通巡回文库、学校巡回文库、家庭巡回文库等,为社会各界、各年龄段民众提供文献借阅服务。

2.2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图书馆到馆服务通常在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阵地服务,仅限于馆内阅览和到馆外借服务,由于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许多民众因为工作或生活限制不能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且图书馆数量相对有限,距离图书馆较远的民众借阅图书极其不便,影响了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许多图书馆通过为馆外读者主动提供多种文献流通服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等因素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限制。图书馆开展送书上门、邮寄图书、巡回文库等服务,使距离图书馆较远或因工作、生活等理由不能经常到馆看书的读者也能够便利地阅读图书,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北平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为了改善馆舍地处偏僻、房间狭小为读者服务带来的不便,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巡回文库,共设立阅书报处19所[3]5,地点选择广泛,既包括学校、民众教育馆也包括繁华的大街和市场等,如第二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第十一民众学校、市立蓝靛厂南门小学、前门大街天桥鸟市、朝内大街等处。
馆外服务使读者文献借阅活动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申报流通图书馆通信借书服务得到了公众认可,参与的读者不仅限于上海市内,还有南京、杭州、苏州、丹阳、广东等地区,而且远至日本等地的读者也向该馆通信借书。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概述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