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09 浏览:119310
论文导读: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体系的构想。并在当时建立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还设置了相关部门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门的管理。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我国对各类文献、情报、档案资料等都进行了相对完善的收集和整理,并通过分类整合等形式,完成了文献检索的工作。这一体系一经推广便在各信
摘 要: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概念,且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越来越具有其实用价值和作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高校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上,通过分析图书与情报的关系,总结了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关策略。
关键词:图书情报 一体化建设 高校
1003-9082(2015)02-0096-02
我国对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要比我国领先10左右。在近四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已总结出了一定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是,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建设需要图书管理部门和情报管理部门等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并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一体化体系。

一、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可行性

1.图书与情报的关系

“图书”和“情报”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但在社会分工和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区别,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应用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融渗透的逐渐加深,两者的共同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逐渐被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建设中。图书与情报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其中最为显著,被应用地最为广泛的性质是知识性、信息性、服务性这三个方面。
1.1知识性。知识的定义是,对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形成的主观印象。它的表现形式是由感性和理性结合形成的。而对图书的定义是,由出版商出版的具有一定页数、书名、作者名、及国际书号的出版物。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两者都具有知识性的内涵特征,都是包含一定知识的信息载体。
1.2信息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方式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而图书本身就是承载、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介。阅读书籍是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最常见方式之一。而情报也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它通过一定的载体将信息在不同用户间进行传播,从而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存在的理由。情报的传递需要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其次这种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递,最后用户通过应用这一信息为自身创造一定价值。情报的价值是由情报本身包含的内容和情报的使用途径共同决定的。因此,信息在情报传递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图书和情报的使用目的可以看出,信息性也是两个重要的共同特性。
1.3服务性。图书通过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完成了信息的记录和传递,并起到了知识传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情报则以其保密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被应用到一些特殊领域,在国家安全、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和情报虽然都不属于经济社会物质建设,但却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内涵

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得以展开主要是由于这两者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特点。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两者在根本性质上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因此许多应用于图书管理的技术,如信息的分类管理、文献检索等策略也同样可以应用到情报管理中来。只要根据图书和情报的特点,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和全面的管理标准,就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应用。其次,基于二者同样的社会服务特性,可以将这两个方面包含的不同信息内容进行分类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综合的知识信息体系,使得信息的检索更为便捷、快速,知识的含量也更为丰富。最后,从图书和情报的学科特性上来说,两者属于相似科目,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框架还是信息传递方式上都有很多的共同特性。尤其是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方式也十分相似。对于高校而言,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有利于专业学科的理论发展及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3.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必定趋势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体系的构想。并在当时建立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还设置了相关部门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门的管理。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我国对各类文献、情报、档案资料等都进行了相对完善的收集和整理,并通过分类整合等形式,完成了文献检索的工作。这一体系一经推广便在各信息检索机构受到了良好的反馈,因此在近年来受到了更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实现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检索、传播,还有利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速度令人难以想象,只有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善高效的信息检索传递体系,才能跟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从而进一步研发新型高科技产品,推进当地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图书情报的使用目的来看,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推动现代文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将这两者的功能和特性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有利于尽快实现其使用目的和潜在价值。

二、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应采取的措施

1.统一服务模式,规范组织管理

为顺利实施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必须首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将图书和情报特点整合到一起,并进行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健全图书馆管理体制,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这样做可以在发挥图书情报两方面优势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高校额外开支。

2.普及网络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工作需要依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首先应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初步建立起图书情报一体化网络,将原本零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并建立相应的文献检索链接。用户只需通过文献检索软件便可查找到所需信息和内容,大大减少了查阅资料的时间。与此同时,这种信息网络的应用也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工作人员和用户的自主性都获得了显著提升。

3.加强工作人员素质

图书情报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在提升系统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专业素质方面。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对文献和信息进行较好的整理和分类。对论文导读:
于专业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在图书馆系统出现理由时,能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在服务素质方面,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做到耐心和细心。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应变能力,以便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理由。

4.保障经费来源,实现资源共享

在高校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理由是经费理由。由于我国高校经费依赖于政府拨款,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因此在图书馆建设中时常受到经费的限制。为解决这一理由,首先应提高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使高校能获得充足的款项。其次,高校内部也应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各个部门之间应相互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
三、结语
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未来,我国对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的研究应在把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视实践和应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解决理由。
参考文献
[1]孙海燕.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 2013 (z2):37-39
[2]林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J]. 知识经济,2013(13):12-14
[3]贾佳. 高校图书情报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与共享[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