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十二五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新趋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94 浏览:13731
论文导读: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策略,从项目类型、地域分布、单位分布、立项主题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图书情报文献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力量分布状况,探讨十二五期间图情学科的新趋势。
1003-1588(2014)01-0084-04
作者简介:栗霞(1968-),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王美芳(1977-),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获得经费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研究人员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在我国,则可以是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衡量依据。因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基金项目,代表着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而该基金的立项课题,往往代表着某一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对该学科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选择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

1、2012、2013年立项项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十二五期间图情领域的新变化。

1 研究策略
关于数据来源,笔者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办公室网站所公开发布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2011、2012、2013年年度项目立项情况(由于西部项目公布时没有注明学科类型,故此处数据不包括西部项目情况),以一级单位为统计对象,以Excel为统计分析工具。
查阅时间为2013年7月18日,以此为数据源,对项目的地域分布、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立项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分析

十二五期间,即已经公布的2011年、2012年、2013年来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立项数分别为96项、114项、130项(见表1),平均每年立项11

3.3项,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数60.4项,增加了近一倍。

从项目类型上看,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21项,所占比例为6.2%,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3.3%增加幅度较大,涉及内容有维护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情报理论与体系研究、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图书馆策略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研究、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一般项目立项数量为176项,所占比例为51.77%,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64.6%,下降了13个百分点;青年项目立项数量为143项,所占比例为42.06%,比十一五期间的比例32.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与十一五相比,国家十二五期间在各类型项目比例上有所调整,重点项目略有增加,说明国家还是比较重视新时期图情领域所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理由,一般项目比例持续下降,青年项目增幅甚快,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采取了切实措施以更快推动青年学者的成长。特别是2012、2013申报指南均规定:“申报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5万元。”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经费相同,均为15万元,切实体现了国家对青年学者的倾斜政策。
至于自筹经费项目的消失,除了有学者认为的理由外,自筹经费由一定难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面越来越广,申请立项机会相对增加;自筹项目不如其他三种类型的项目影响大。另外的理由亦不容忽视,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不认可“没有经费”的项目有很大关系,如某某师范大学就在《某某师范大学关于申请高一级教师岗位的条件》中规定:“上述所有项目均指经费进入学校财务的科研项目。”该校在职称评审中对没有经费资助的项目一律不予认可。再有,不少高校对研究人员所获得的国家项目都有配套经费支出,你所获得的项目没有经费,自然也就无法配套了。这些都让研究者不再感兴趣申请自筹经费项目。
再有,有学者在论文中断定图情学科“未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依据理由是“图书情报学的立项数总是低于22个学科的平均立项水平,在22个学科中立项数的总排位始终处于12~13位。”此说颇有可商榷之处。立项的多少,自然与学科是否得到重视有关,但其实更加相关的是与该学科的研究力量总数有关,也与申报总数有关。就全国而言,图书情报学还是个小学科,立项数处于平均水平是正常的。

2.2 立项项目的省际分布(见表2)

注释:2011年军队(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所立3项,因地处上海,便归于上海;同理,2012年军队(南京政治学院)所立3项归于江苏;学院所立1项归于河北;2013年军队(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所立2项归于上海,国防科技大学所立1项归于湖南;2013年兵团(石河子大学)所立1项归于新疆。
表2反映出,十二五期间,31个省(市、区)皆获得了立项,但省际差异较大。
2.2.1 北京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优势在不断缩小。三个时间段,北京皆排名第一,但这种领先优势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缩小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其一,北京立项的比例在不断降低,三个时间段分别为:19.79%、17.54%、13.85%;其二,北京与后面省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十五期间,北京的立项数(49项)为二至五位省份(湖北19项、上海16项、湖南8项、天津8项)的总和(51项)几乎相当,而在十一五期间,北京的立项数(63项、57项)仅为二至三位(湖北35项、上海30项)的总和,十二五期间,排名二至三位的上海37项、江苏36项的总和63项超过了排名第一的北京的立项数57项。
2.2.2 第二层次(二至五位)难分伯仲,广东和江苏跻身第二方阵。十五期间,江苏仅为第六位,广东更是只排在第八位。而在十一五期间,江苏升至第四,广东升至第五。十二五期间,江苏更是超越老牌强省——湖北,名列三甲。广东虽仍位列第五,但与排名第四位的湖北差距只有4项。其他研究者对十一五期间的统计与此类似,“北京地区一枝独秀,湖北、上海、江苏、广东地区立项差距在缩小,显示这四个地区研究实力逐渐平衡。”十二五期间的立项数愈加证明了这一点,上海、江苏差距只有一项,湖北、广东之间的差距也只有4项目。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qbjllw/lw23628.html上一论文:有关于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