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习俗视域下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742 浏览:72034
论文导读:展示的大众心理,形成全民族范围内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如迪尔凯姆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论述的仪式的作用,当民众因为相同的习俗而聚在一起举行仪式时,就会产生激发力量和再生力量,在增强对习俗认同、慰藉个体心理的同时,有利于群体、社会的整合。再者,不同的习俗将不同的人“划”在不同的共同体内,加强本群体成员之
【摘 要】习俗是历史中积淀的社会事实,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相映存在,其变迁是社会主体心理嬗变的表征,二者相辅结构。本文仅以西北内陆一常类村庄为例,截取其最具代表性的春节习俗,梳理习俗与农民社会心理的关系。通过实地调查,具体分析习俗的变迁与传承,从习俗角度阐释农民社会心理的二重困境。
【关键词】习俗变迁;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
在“断裂”、“巨变”的时代,我们如何看待农民这一后发而相对薄弱的环节,是当下重要的课题。在西北地区,农村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轨迹,农民的现代化更有不同的特色,而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之核心所在。笔者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所了解的他村比较,以习俗这一社会心理的外显为窗口从其特殊性处解构农民社会心理,通过实地研究,发现我村农民社会心理的二重性,进而从习俗阐释发展中农民社会心理的困境。

一、习俗——社会心理的窗口

(一)习俗
习俗亦称风俗、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社会风尚、礼仪、风俗等的合称,是一种非制度性的、扩散性的制度形式,是在构建一种天人、神人、群体、家族及人人之间的相熟关系,即为一般人际伦常之间的相熟关系。i所以习俗是人们社会诉求的表现,满足着民众的社会心理需要。更进一步,习俗具有凝聚和整合功能,就春节习俗而言,“回家看看”成为春节期间社会普遍行为所展示的大众心理,形成全民族范围内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如迪尔凯姆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论述的仪式的作用,当民众因为相同的习俗而聚在一起举行仪式时,就会产生激发力量和再生力量,在增强对习俗认同、慰藉个体心理的同时,有利于群体、社会的整合。再者,不同的习俗将不同的人“划”在不同的共同体内,加强本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最后,习俗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具有约制个体行为,推动社会化的功能。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是非系统化的、不定型的、自发形成和低层次的社会意识。表现为社会情感、风俗、习惯、传统、和自发的信念等等。在社会有机体中起着一种作用,由经济和生长在经济上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并为各种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直接素材ii。社会心理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易转变,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表现一定的人心向背,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

(三)习俗与社会心理相互显现

农村习俗与农民社会心理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而是外显与内因,反应与制约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iii。农村习俗即是乡村民众对其所在其中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且某个习俗一旦形成,就会对村民社会心理产生重要的引导、规范、制约、平衡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农民社会心理既是乡村民众对当地习俗文化的心理反应,也是当地习俗形成、发展和传承的心理动因。一方面,农村习俗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承,总是与农民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透过每一个农村习俗,我们都可以感受、认识或阐释蕴含其中的目的、愿望、动机等心理,或求关系和谐,安稳存活;或求心理平衡,愉悦生活;或求期望达成,不断发达等等。而另一方面,农民社会心理则是当地习俗产生、形成、发展的心理成因。乡村民众的心理需求、愿望、期待、感知、情感、意志、动机、信仰等,总是通过他们的实际行为,外化为其生活方式与习俗,可以说农村的每一个习俗都是民众的内心需求与动机的反应。
总的来说,乡村民众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达成自己的心理诉求而创造了农村习俗,农村习俗又进一步影习俗视域下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之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响其社会心理,塑造着全新的乡村民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村落概貌及农民社会心理现实

油湾村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面对沟壑,两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内陆山村。该村大约有300多年历史,之所以命名为“油湾村”,是因为曾有油氏人在此居住。现在村内居民除五户是别的姓氏外,全是“吕”姓,且这五户均是因为上门女婿或男主人是长大了之后“带”到本村所致。该村共有居民67户,计355人,每户5.3人,村内共有7个大的宗族,且规模差异较大,最大的19户99人,最小的只有6户27人。其中老、中、青人口分别为60人、131人、164人,分别占人口总数16.9%、36.9%、46.2%。油湾村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千沟万壑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的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主,多自给自足式的,直到今天,村内尚未出现脱离土地的生产模式。因青壮年劳动力多去外地谋生,本地的常住居民多是“38、61、99部队”,农业生产已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生产的目的性慢慢变弱。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各项鼓励政策,农民对土地的热情似乎有所提升。
油湾村特有的自然状况、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孕育了它特有的民众性格,可以说,传统中国农民的心理特点都有深刻表现,如今仍保留有很多,但因现代条件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与传统中国农民的乡土情结相比,我村民众将“土”作为生活的根基和手段的情结相对弱化,但虽然常年在外,他们对家族群体的依恋依旧。由于我们的生产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生产,小生产者在基本相同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年复一年的重复同样的劳动,生活环境和内容的变化极小,形成一种稳定的、趋同的思维方式。安贫乐道,求稳怕变;因循守旧,恪守古训;轻视竞争,求同不求异。iv如今,民众由于受各种传播媒介和市场观念的影响,思想有一定解放,有了竞争意识,但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或者在意识层面还属于混沌状态,没有行动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步入了现代性。油湾村农民的活动多囿于这一集中的自然村,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农民小生产者的生活圈子有二:一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圈子,二是以地缘、邻缘为基础的亲戚、朋友邻里圈子。这些都被称为“圈内人”,其他则为“圈外人”。v由于村庄规模小,且少有人口流动,相对来说,每个人彼此间都是透明的论文导读:
。在外人群对村庄的关注较强,而且,走出这个熟悉的环境,适应的较大。现在,传统的观念被打开了缝隙,可以想见,现代的思想与传统的理念在他们脑中激战。

三、油湾村春节习俗目前状况

(一)传统的春节习俗及其传承

该村春节就大范围而言从腊月初八吃“糊心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点“明心灯”结束,开始新一年的忙活,长达近四十天。准确而言,是从除夕到初三,总共四天。自吃了“糊心饭”,开始忙各种事项。在除夕到初三正式的春节期间,有很多不同的习俗,除夕早晨吃搅团,下午贴春联、贴门神,黄昏“接纸”,晚上吃“长面”,完了全家包饺子,凌晨辞旧、去庙里上香,然后守岁;初一早晨吃饺子,“出新”;初三晚上吃长面、“送纸”;在这三天内每天早晚两次去庙里进香、去本族各家上香;去村内别家上香;给全村各长者拜年,从初三开始陆续开始拜访自家亲戚,一直忙到十五点完“明心灯”。但不能忽视的是,年味在慢慢的变淡,或是本质的弱化,或是方式的丢弃。笔者对除夕到初三的习俗做了详细的访谈,以下是对其传承与变化的详细分析。
油湾村由于规模较大,传统习俗积淀较深,有一座庙宇,上书“盘龙山”。春节期间,香火旺盛,每家每户每天早晚两次去进香,直到现在,这些活动的形式并未转变,且所有的仪式被完好的传承了下来。笔者曾对居民“关于我村围绕‘庙’所做活动的神圣性”这一话题做了访谈,多数认为它们仍然属于神圣性活动,“它们是传承下来的,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宗教习惯,去庙里进香为求事事顺心、平安”村民莹说;“从内心而言,这些活动属于心理寄托,并非迷信”村民宏说。不变的还有祭祖的仪式,该村除夕黄昏去村口“接纸”,然后在家供奉三天,初三晚上送走,这期间有各种仪式,持续的上香、每天供奉食物、做特殊的祭品……,这些都被完好的保留,且老、中、青各代对此都有相似的态度,村民的回答是这样的:“接祖先回家一起过年,可以表达思念”仁说;“把祖先接回来和我们团聚,表示纪念,也能带去平安与祝福”礼说;祭奠祖先的实质,是通过礼仪形式孝敬父母,这是永远继承的内容。习俗视域下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之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还有不变的就是村民对春节的热情,可以通过办年货和参与过年活动看出来,进入腊月下旬,各家老乡开始“办”年货,或在家里做,或去集市购买,人们本着“穷一年,不穷一日”的理念,花大笔的钱、时间、精力,却乐此不疲。

(二)油湾村春节习俗的变化

从时间上看,过春节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庆祝活动慢慢转变甚至消失。在笔者的孩提时代,有各种社火(舞狮子、船姑娘、骑毛驴、唱花儿、唱秦腔等等),村民参与程度高,很是热闹。现在被农村文艺晚会、各种棋类或球类比赛代替,参加者多是青年人或是性格比较开朗的中年人,其他民众在不觉中被遗落在外。从方式上说,它们被简单化、生活化,与青年一代农民的生活状态相适应,在对“从自己的年龄变化和家里不同代来看春节习俗的变化”这一话题的访谈,回答是这样的,“从记事到如今,它们慢慢变简单了,但我喜欢现在的”庆说;“以前的那些都没有了,挺怀念那些‘花儿’的,现在也听不到了”兰说。在人情关系上,以前,春节走亲戚是每一家的重要活动,从初二一直能延续到十五,因为四代、五代以内甚至更多的亲友都要拜访,带的礼轻,但情重,到现在,人们忙于玩乐,拜访的基本上仅限于自己的直系亲属,且并不是每年都去,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使农民的交往变得方便快捷,范围扩大,但影响力并未加深。从民众心理上说,不同代际的民众对传统习俗的认知不同,随年龄的减小对传统习俗的心理认同感降低,对传统仪式的参与主体意识削弱,笔者就“村民对关于庙宇所做活动的作用”这一话题做过访谈,老、中、青各代态度迥异,“是因为害怕吧,万一因为没有去家里出事可怎么办”老年人献说。“这样做是为了祈福,求平安嘛,也不是因为恐惧,事情都是自己的”中年人敬说,“只是习惯了,再说过年了,不去也没别的事可干啊,玩呗”青年人雷说;在“对传统习俗的态度”访谈中也表现出差异,“我们比较虔诚,按照流传下来的做,你爸爸辈就懒多了,你们更不管了”老年人信说;“你爷爷们信哪,我也差不多,我们不管也没人管啊,也指不上你们”中年人君说;“那些太麻烦,社会都发展了,还是变了好,多简单”中年人礼说;“爷爷奶奶比较看重吧,爸爸一辈的观念淡点,而我们这一代呢就更觉得可有可无”青年人莹说。
综上,油湾村的现在的春节习俗具有二重性,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形式与内容的貌合神离,认可与否定的徘徊。在此,据习俗的传承程度将习俗划分为“神圣性习俗”和“世俗性习俗”,前者指实质和形式都被完好的保存下来的,后者指实质和形式之中有一项要素被丢弃的习俗。

四、习俗视域下的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阐释

(一)习俗显现的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

现用的现代化概念中,即是工具理性逐渐替代价值理性,责任逐渐替代信念,自然意志的左右逐渐让位于理性意志。而在这种转型之中,在二者的交界地带,就会出现二重性,传统的还在继续,而现代性的力量又在不断地撞击人们的心坎,容易出现心理困境。同样,依笔者之见,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做一个完美的融合,则其现代化将会更具生命力。这种二重性,具体到农民的社会心理,有如下表现:首先,乡土气息与现代文化交织,如前文在村民整体的社会心理中所述,该村是一个乡土性比较浓厚的乡村,一方面,各代际村民对传统习俗有较高的认同,但同时受到现代性力量的冲击,与习俗呈现出的二重性相同,农民社会心理的二重性目前状况也是不同的现代性力量与传统因素之间博弈的结果。对传统已有观念的信仰与对现代文化的相信交织,考验着农民的心理判断力。其次,信仰与怀疑并存,在对待传统习俗时,他们一方面恪守仪式,又转变仪式,既虔诚的信仰又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不仅表现在不同代际的个体身上,也存在于每一个体自身,充分显现着他们内心的矛盾。在为人处事上,一方面,淳朴的乡村风气塑造了村民的简单思维模式,另一方面,社会带给他们不善的讯息又让其无所适存,要么被伤,要么走向怀疑的极端。再者,淳论文导读:
朴性与功利性共生,农民社会心理的最大特征是其淳朴特质。本地民众社会心理继承了深厚的淳朴性,但现在已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盲目的相信外来事物,由于认知、判断能力欠缺,只有形式入其眼,本质尚未被内化,在这种纯朴与功利的选择中备受煎熬。

(二)农民二重社会心理困境分析

在社会转型期,农民传统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正在被打破,而现代的尚未生成,他们处于帕克所说的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是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之时的“边际人”。农民社会心理的二重性即源于传统社会事实的制约和现代性力量的冲击,这两种相反的力量造成了农民社会心理的二重性,以下将对其分别论述。

1、社会事实的传承与约制

迪尔凯姆说“一切行为方式,无论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或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如何,都叫社会事实。”vi它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超越于个人和个人行为,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包括各种习俗、礼仪和实体的存在。这些流传的社会事实必将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而影响其社会心理。以研究对象的习俗继承为例,传统的习俗塑造着传统的社会心理,对各种禁忌仪式的施行、对各种纪念活动的参与、对各种规定的恪守,势必会形成他们的传统心理,因循守旧,自在宽和、安分守己、求同不求异;对生活的乏力感和宿命论倾向;规避风险、推崇经验、盲目从众;内向、压抑,在群内不赞成竞争和创造性,在群外则深怀畏惧、警惕之心。vii

2、现代性力量的渗透

首先,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说,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心理。生产方式是由来已久的乡村民众的基本存活方式,通过影响农民的社会心理而塑造外显的习俗。现在,相比而言,农村生产方式有了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现在,农民的土地依赖意识减弱,且对种地习俗视域下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之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流动的看法已发生了变化;生命的乏力感普遍降低,生活态度也趋向积极。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发生着转变,转变着民俗,也塑造着农民不同的社会心理。当外界条件变化时,村民为适应生活而进行心理认知与调节,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以保障自己的存活与发展。其次,政治、文化条件的变化。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到如今,大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和文化的逐渐开放也影响着农民的社会心理。从规定性到自主性,从封闭性到开放性,虽然油湾村地处偏远,但在我们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下,无疑,他对村民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现代性的力量渗透到村民的社会心里,其导向是现代化方向,这与传承的社会事实的导向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农民社会心理二重性的出现是必定的。
注释:
i 李向平.《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
ii 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485
iii 张国民,赵静,王苏娟.农村习俗心理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04): 401
iv 徐艳.《试论转型期农民社会心理的嬗变》[J].兰州学刊,2004,3:192-193
v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86
vi 迪尔凯姆.《社会学策略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8
vii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