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普通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困境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88 浏览:20553
论文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多样,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定需要有大批从事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等专业人才,而社会体育专业正应该针对社会上的这一广泛要求,以显示出自身的专业特色。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各高校培养社会体育
【摘 要】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目前状况和理由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改革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必修课;选修课
社会体育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办以来,办学院校已增加到180余所,并由最初的单科体育院校开办发展成单科体育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开办。然而,与办学院校迅速增加的繁荣景象相比,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却仍处于讨论和探索阶段。课程设置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核心,解决好课程设置理由是时下我们面对的当务之急。

一、目前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理由分析

1、部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缺乏自身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多样,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定需要有大批从事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等专业人才,而社会体育专业正应该针对社会上的这一广泛要求,以显示出自身的专业特色。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各高校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多以培养“经营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为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同样倾重于这方面,但是据显示目前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细化针对性的“技能指导型”人才,也就是说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各高校大多没有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来设置自身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这将成为培养合格社会人才的瓶颈。

2、程设置普遍偏重学科,忽视术科

社会体育专业是体育学科中的一个实际应用型门类,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针对社会的需求而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大众体育当中去,但现在以“管理型”和“经营型”为培养目标造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困境的与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成高校在课程设计上偏重学科忽视术科,按照这种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论学科理论知识掌握得广度与深度比不上体育管理专业与体育经济 专业的学生,而与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还有更大的差距;论术科,技术能力和运动能力与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又有明显差距,这样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鲜明的专业特点与专业技能,很容易在社会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处于劣势。

3、实践性课程偏少,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社会体育专业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它自身的课程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实践应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我国国内各高校现今对社会体育高校课程的社会尤其缺乏实践性课程,给与学生亲身体会实践的机会不多,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课程设置缺反这方面侧重,从而使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融入自己专业所涉及的领域中去,甚至感到茫然。同时社会体育专业现行的教学手段比较单

一、仍停留在课堂考试上,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

二、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倡议

1、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突出课程设置的专业性

当今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不应与社会对其体育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而应该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相应的来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应该是在社会体育领域里能组织指导群众体育活动的“技术指导型”体育人才。这是社会体育专业的自身特点,所以今后对这一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成为技术指导型人才方面的培养,以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更完善的适应现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不同需求。

2、开设门类多样的术科课程,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

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门类多样的术科课程,使学生掌握多个门类的术科项目技能以及具备该项目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转变目前该专业偏重学科、忽视术科的课程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初步尝试,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锻炼学生的体育工作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见习、实习、作业、社会调查、实验、毕业论文等内容,加强学生在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必定要求。

3、加强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基础素质,较高的人文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为了培养宽口径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应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开设综合课、跨专业选修课及边缘交叉课等,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拓宽知识领域。从而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全面的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毕业面对社会能从事不同的行业,从而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国强等. 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2]于永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困境与前景展望[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杨叶红.巢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12(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pdyshlw/lw10977.html上一论文:谈浅淡《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