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音乐与地方社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23 浏览:32126
论文导读:民众音乐生活主要是看戏曲,音教会改革舞台流程,一方面批评开场锣鼓,“音调喧噪,刺激听觉过甚”,决议“以幽雅之细乐代替之”。同时批评“本市各剧团表演晚剧,往往收场太迟,于地方之治安及观众之时间精力,均有妨碍”⑦,决议提早收场时间至晚上十点,后虽然剧场等反对此项提议,音教会仍然其次,融入新生活运动。音教会编制《
摘要:1933年起,在江西省由省府及省教育厅主导成立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开展了当时全国惟一由省级音乐机关领导的音乐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将音乐与地方社会建设相联系,通过推行民众音乐教育的方式改造了地方社会生活,与从南昌开始的新生音乐与地方社会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活运动交相辉映,达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地方社会;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运动;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近现代社会处在一个由传统趋于现代的转型时期,相对于晚清不断受到西方冲击民国则可以看作是不断建构社会新体系的重要时期。民国史上战乱不断,然而却没有放弃社会改造。面对现实困难,不同的群体纷纷思索如何实现民族复兴。1931年起,熊式辉回到江西出任江西省府主席,实行“赣人治赣”,实质是以地方社会自治达到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而在熊式辉诸多实践中包含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运动这一特殊历史实践。
对于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地方社会,音乐有其特殊作用。音乐可以化民风,移民俗。在熊式辉和时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程时煃的支持下,以著名音乐家程懋筠为中心,在缪天瑞、裘德煌等音乐精英的参与下,在江西省会南昌成立了附属于江西省教育厅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下文简称音教会),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运动得以顺利开展,对江西地方社会变革,尤其是改造民风民气、建设江西民众新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1、反迷信与保存传统

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思想的主题之一即是反迷信,这也是推行音乐教育运动的过程的重要内容。音教会在反迷信的同时并不打倒传统,而是主张两者的结合。
首先,音教会学人群体认为可以在传统音乐形式保留的基础上代之以新时代内容,“应用本省一般流行歌曲(如清音小曲,道情,采茶等。)之形式而编制之代替品”①。音教会为谋提高民众欣赏戏剧的程度,以推动社会文化,还特别附设戏剧组,分设话剧团及改良平剧班,话剧团研究及公演近代剧与歌剧;改良平剧班则研究及公演改良新旧平剧②。此类歌曲有《四季叹洋烟》,《嫖客十叹》,《十二害》,《灭蝇曲》,《除蚊道情》,《新生活歌》等,话剧有《保险柜》,《模范商人》等,平剧有《胡阿毛》,《西门豹》,《宫井埋香记》,《飞来的祸》,《弦高犒师》,《苧萝二村女》,《一片真情》,《侠义姻缘》等。
其次,音教会组织了对各大舞台剧院的视察,重新评价传统曲目并加以改造。裘宗润认为德胜大舞台平剧《麻姑献寿》“大有鼓吹邪怪之处”,杨德勖在视察新新游嬉场采茶戏《辜家记》中也认为“有鼓吹邪怪之病”进而提出此剧主旨乃无形中提倡畸形道德,虽然如此,视察员并非完全否定传统,出于强调保持民族性认为“此剧倘加以删改,尚可表演”。视察员在视察过程中多认为传统戏剧面对的是普通民众,应以平民思想为中心,“应将此类剧本加以改良,并协助其发展,惟关于诲淫诲盗及鼓吹邪怪处应极力避开之”③。
同时,音教会对于一般通俗音乐大力加以改造,其中禁止黎锦晖一流音乐的传播是其主要内容。音教会认为黎锦晖一流歌曲属于俗词滥调,“声调靡靡,亦非兴国之音”,其造成“一般青年欣赏音乐程度,日见低落”④,也就成为了江西推行音乐教育运动的阻碍。因此音教会将较大精力放在取缔黎锦晖一流剧曲上,“顾吾国目前状况则如何?能不令人翻然憬悟,奋然思起,以与此等悲势力决其最后之胜负乎?”⑤。缪天瑞也认为黎锦晖一流的歌曲是“淫靡的音乐”,是“是一种社会崩溃的现象”,并更深刻地认识这种现象出现的理由是“使这种淫靡的音乐变本加厉风行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的制度”⑥,这也就触及到了社会制度变革的要求。
再者,大力发展民众音乐活动。设立音乐传习班,使民众有学习机会。引导民众参加合唱队等音乐组织,提高其音乐水平。音教会还不时举行音乐会并公演戏剧,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和喜爱。

2、 改造民众新生活

推行音乐教育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音乐自身的运动,它还是一场社会革命。它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尤其是改造了民众的观念。
首先,民众音乐生活主要是看戏曲,音教会改革舞台流程,一方面批评开场锣鼓,“音调喧噪,刺激听觉过甚”,决议“以幽雅之细乐代替之”。同时批评“本市各剧团表演晚剧,往往收场太迟,于地方之治安及观众之时间精力,均有妨碍”⑦,决议提早收场时间至晚上十点,后虽然剧场等反对此项提议,音教会仍然
其次,融入新生活运动。音教会编制《新生活运动歌》,歌词为“礼义廉耻,变现在衣食住行,这便是新生活运动的精神。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以身作则,推己及人,转移风气同声应。纲维正,教化明。复兴民族新基础,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⑧,由歌词可以反映出音教会通过音乐独有的形式宣传了新生活运动。另外,音教会还派员出席南昌市各机关推行新生活运动联席会议。
再次,改造社会风俗。音教会派员出席民俗改善委员会,积极建言献策于移风易俗。音教会取缔国乐队(即吹鼓手)在私宅婚丧仪式中将党歌及淫俗歌曲混合演奏,还通过创制婚丧典礼歌曲改造民风民俗,省府对此尤为重视,甚至歌词都由教育厅长程时煃与李绍周以及程懋筠起草。音教会还通过拟定公民游艺标准规范了民众游艺生活,规定了“甲、须发扬及提倡者:1.三义。2.新生活。3.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美德。4.牺牲、奋斗、勇敢,向上之精神。5.科学及卫生常识。6.文艺、国术、运动等兴趣。乙、须避开者:1.浪漫,颓废者。(如村歌俗调及黎锦晖一流之歌舞)2.无聊之滑稽。3.侥幸心理。4.消极悲观。5.残忍。6.迷信7.描写欺骗。8.不合卫生。9不合时代精神。10.违反教育立场”⑨,由此标准反映出音乐对于公民游艺的指导作用。
同时,强调社会各种势力参与进运动中来。程懋筠强调女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在女性生活如抚育儿童,改善家庭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另外,音教会呈请省府建筑湖滨公园音乐堂,多次举办民众音乐会,有力地推动了民众音乐教育的发展。
通过1930年代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运动的开展,使得江西民众音乐有了一定的提高,宣传了新的音乐与文化,改善了民众的娱乐生活,提论文导读:
升了民众的素质,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而在那个时代,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求。(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此论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项目《“音乐”与“革命救国”—— 以20世纪30年代江西推行音乐教育运动为中心》成果,项目批准号:LS1212
注解
①《通俗音乐》《音乐教育》1933第1卷第3期,第77页。
②《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戏剧组组织大纲》,《音乐教育》1935年第3卷第2期,第75页。
③《视察报告(续)》《音乐教育》1933年第1卷第3期,第53页。
④《本委员会要闻》,《音乐教育》1933年第1卷第6,7期,第130页。
⑤程懋筠,《黎锦晖一流剧曲何以必须取缔》,《音乐教育》1934年第2卷1期,第71页。
⑥缪天瑞,《答仰衡书》,《音乐教育》1934年第2卷第8期,第73页。
⑦《第六次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纪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1卷第6,7期,第130页。
⑧《新生活运动歌》《音乐教育》1934年第2卷第5期。
⑨《本会要闻》,《音乐教育》1935年第3卷第2期,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