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模式改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91 浏览:21796
论文导读:
[摘 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和挑战。本文阐述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模式以及其产生的必定性,并描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对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71-02
1 前 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引起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大量物种灭绝和粮食作物产量下降,且洪水加剧了对沿海城市及岛国的侵害。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人类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理由,越来越多的国家基于“低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迈向“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
2 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所谓的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形成发展经济社会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转变已有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理由,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必定性
2007年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12月,我国政府重申“面对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复杂矛盾和多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将气候变化理由作为发展的理由统筹应对,综合治理。以统筹、综合治理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就是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相互共同作用下,坚定有成效地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发展之路。”可以看出,中国是积极倡导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大规模的使用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这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改造,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创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进入工业化后的一种必定选择。
4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能源资源开采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中国的GDP增速曾震惊了世界,但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能源的过度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对未来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乐观。首先是技术手段以中低端为主,低碳能源替由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低碳技术转让也受到障碍。联合国气候大会大部分时候都会讨论低碳技术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给予技术援助和支持。但在近几期大会中,发达国家常纠结技术的探讨,有意忽略对发展中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改变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国家技术援助和支持。其次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很多年了,但还是有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存在。尤其是遇到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遇到了很大理由,政府忙于救市,其计划虽然考虑了清洁能源,但大部分资金还是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忙于自救,也忽视了低碳技术的应用,我国最终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头号国家。最后,人们消费习惯距离低碳生活差距大。发展低碳经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很重要。人们仅仅对低碳有认识,但具体生活中,还远未做到低碳。尤其是私家车数量呈急剧上升的态势。由此引发城市拥堵、停车困难等理由越发严重,都不利于环保和节能减排。
5 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转变

5.1 传统的经济理论向低碳经济理论转变

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创立到现在,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但是基本理论观点和框架却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要进行生产,必须得投入。只有投入了货币和人力这两种资本,才能生产出产品。传统的经济理论还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天然禀赋,具有天然性、流动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它不是商品,不形成价值。这种经济理论已经不完全符合新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投入中,不但有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也有自然资本的投入,并且将环境要素必须内化到经济活动过程之中。在已有的生产要素循环中要增加自然资本的循环,在价值流动制约的基础上,增加对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制约。低碳经济理论的创新,是经济模式创新实践的科学概括。

5.2 实现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转变

经济增长侧重于从投入产出以及供给的角度强调总量的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GDP、人均GDP及GDP增长率三个指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只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发展方式的超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中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通过转变投入产出组合方式来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摈弃以往只见“GDP增长”不见“GDP质量”的传统观念。低碳经济发展先“低碳”,再“经济发展”,在地球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经济最优化活动才是通向“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实质是“快”、“好”先后顺序的转变,这体现了发展思维的深刻转变,是对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回归。
5.3 以低碳政策、制度推动结构转论文导读:发展研究.理论前沿,2010(1).李士,方虹,刘春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9.王贵臣.试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国市场,2011(23).凌明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理由及策略研究.中国市场,2012(22).上一页12

近年来,中国对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投入产出比高且技术效率低下。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品结构的转型需要宏观政策、经济制度的推动。通过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政府在建立制度、经济政策上有着重要的职责,应将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制度和政策成为原始推动力,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尽管这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实现,但是相关低碳政策及激励制度能够加速结构转变的速度。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空间还是很大的,应引导全民消费模式走上“低碳化”道路。
6 结 论
我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但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而我国正在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正倡导科学的发展观。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更应该抓住这次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机遇,根据党指引的方向和确立的方针,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加速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造,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佳佳.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经济理由,2013(2).
[2]于幼军.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梁燕君.浅析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深思[J].经济与法,2011(3).
[4]佟立志,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前沿,2010(1).
[5]李士,方虹,刘春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9.
[6]王贵臣.试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中国市场,2011(23).
[7]凌明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理由及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