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香港——语言接触实验室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51 浏览:106470
论文导读:天渊之别。早期的香港虽然人丁稀少,但人12345下一页
摘 要:华洋杂处的香港在开埠超过一个半世纪以来见证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接触。粤语与英语目前处于“浅层高度接触”,英语向粤语输出了大量借词,但对粤语语法没有丝毫冲击。客家语、闽南语与粤语经历了“深层接触”后,语音、词汇乃至句式都受到一定影响;香港华人转用粤语后,可能会把某些语言元素带进粤语。回归后普通话及一些南亚语言进入了香港社会,前者与粤语属于“浅层接触”,后者与粤语则主要是“表面接触”关系。
关键词:语言接触;汉语方言;港式中文;香港社会语言学
1005-5681(2013)04-0171-06
本文部分内容于首届语言接触国际研讨会上(西宁)作了简要报告。香港大学的肖扬、丁泓棣对初稿给予了宝贵意见和提议,谨此致谢。文稿倘有未尽完善之处,笔者一力承担。
收稿日期:2013-09-24
作者简介: 丁思志(1966-),男,福建泉州人,香港大学语言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弱势语言研究。
Hong Kong as a Laboratory for Language Contact
DING Picus Sizhi
Abstract: As a meeting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or more than one and a half centuries, Hong Kong has witnessed different modes of language contact. Under a high degree of EXTENSIV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Cantonese has borrowed from English a large number of loan words, but no grammar. Given the INTENSIVE CONTACT with Cantonese in Hong Kong, Hakka and Southern Min he been under Cantonese influence regardin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g phonology, lexic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 After undertaking language shift to Cantonese, speakers of other Chinese topolects may introduce some linguistic elements to the language. Putonghua and some South Asian languages he entered Hong Kong since its turnover to China. The former is in EXTENSIVE CONTACT with Cantonese, and the latter mainly SUPERFICIAL CONTACT.
Key words: Language contact, Chinese topolects, Hong Kong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of Hong Kong

一、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在人类历史上比比皆是。无论是远古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或是近代香港岛的华洋杂处,当两个不同民族之间发生了深刻的往来,语言接触必不可免。本文视香港为语言接触的实验室,因为从1841年起至今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香港人口由几千人猛增至七百万以上;期间许多语言被带进香港、然后又悄然消失。即便在当代,香港社会依旧经历着一波又一波的语言接触,明显有别于其它语言接触已趋稳定的地区。
在开始审视香港这个语言接触的实验室前,有必要先对“语言”及“语言接触”这两个概念作一说明。就纯学术角度而言,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language)”所指的是供人们进行信息、思想交流的有效沟通工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一种语言会因为地域阻隔或其它缘故出现变异,这样便出现了“方言(dialect)”。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方言之间的局部差异无损其作为思想交流的效用。然而,这些变异可以进一步扩大、增加,乃至使用两种不同变体时,与话者彼此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换言之,方言通过历时演变能使语言分化成两个近似但殊异的语言。据此,平日所谓的“汉语方言”,当中实则包含着许多语言群,如: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官话、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语、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等等。从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大方言本文一律视之为语言。这些语言内部的方言也可能出现接触的情况,例如,闽南语泉州方言与闽南语漳州方言在台湾岛上便有过紧密的接触,但这种层次上的方言接触跟本文所要讨论的语言接触相去甚远。泉州方言与漳州方言之间是可以通话的,接触后衍变出的台湾方言,还是闽南语,而且跟前二者仍然可以通话。
“语言接触”的前提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因为生活模式的转变,由原来不相往来发展到频繁交往。在这过程中彼此需要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至少一方学习使用另一方的语言。这种语言学习的动机在于获取必需的沟通工具,以便立足于新的社会环境。此外,学习使用新语言的人数必须达致人口里的一定比例;否则,语言接触的程度非常有限。举个例子,历史上中、日早期的交流,特别是日本遣唐使越洋留居中国,长年学习汉语、汉文化,便不在本文探讨的语言接触范围。因为遣唐使从一开始就抱着到中国学习汉语、汉字的目的,是名符其实的语言学习。就像今天许多外语系专业的学生学习世界各地的语言,但我们不认为这种外语学习代表着汉语跟其它语言的接触,因其动机和规模(除英语外)都不符合语言接触的条件。
二、香港早期的语言状况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之前可说是个荒芜之地,只有寥寥数千居民(香港岛上甚或不过二千[1]),跟今天拥挤的大都会实有天渊之别。早期的香港虽然人丁稀少,但人论文导读:
口来源复杂。以1843年香港岛南部的赤柱村为例,华人使用的语言就有粤语(63户)、客家语(55户)和闽南语(27户)[2]。这三大汉语言鼎足而立,互不相通。表1给出了早期香港华人使用不同汉语言的具体数字。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香港的粤语多属莞宝方言,与现今属藳海方言的香港粤语存在相当差异。
基于香港语言复杂的事实,英国殖民政府最初开办学校时,根据不同华人社区的需要,至少分设了粤语学校和客家语学校[4]。可见香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语言汇聚之地,但那时候汉语言之间鲜有接触;不同宗族的华人各自聚居成村,老死不相往来,以致日后需要交谈时只能用洋滨径英语来沟通(那年头还没有“国语”,更遑论推广普通话)。
自耕自足的农村经济有利于汉语言在中华大地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如果社会形态发生巨变,这种共处一地而散居各方、互不接触的生活模式不一定经得起新时代的冲击。在殖义管治下的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从语言、族群的角度来看,英语跟欧洲人的到来,使得原来独立分散的汉语言、宗族相异的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随着华人社区间的互动产生了语言接触。另一方面,之前共处而散居的分布模式如今主要体现在华、洋两大族群之间。大清帝国(哪怕是日薄西山)的子民即便背负着“汉奸”的臭名移居香港,绝大多数还是不屑红毛绿眼的“番鬼”文化。作为战胜方大英帝国的官员、国民来到香港,民族优越感油然而生,以致必须跟“脏秽”的华人分隔而居:太平山下是华人区,在山腰的半山区则是“高尚”的洋人区。
香港早期语言的特色是语种繁多,但语言间的接触有限。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需要进行沟通时,传译员起着重要的角色。另外,由澳门洋径滨葡语衍生而成的洋径滨英语也能充当简单交谈所需的工具。因此,这时期汉、英语之间尚未出现直接接触。

三、粤语地位的奠定

香港作为一个新开发的殖民地,政局相较大陆在穷途末日的清皇朝管制下要好得多;再者,这里有许多外贸商机。因此,自185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广州大商行陆续转移到香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港[5]。这让在珠江三角洲占有优势的粤语,随着操广州话的老板、商人涌往香港,逐渐成为了殖民地华人社会里的强势语言。
粤语能够在香港奠定其主流地位也离不开英国殖民政府的语言教育政策。早年的书院(即现今皇仁书院)是全港唯一一所提供中学教育的学府,而中文课程只用粤语念诵[6],造成粤语在香港的教育系统一支独秀、凌驾于其它汉语言。到了1950年代后期,香港政府正式颁布法令,明文规定中、小学里教授的中文采用粤语发音。
热衷于传播福音的基督教教士和少部分对汉语感兴趣的洋人,他们在这个新殖民地学习的当地语言也就是粤语。尽管粤语成为香港主流语言的具体年份无从确定,但可以肯定它的强势地位在20世纪前便早已奠定。
时至今日,在21世纪以粤语作为日常惯用语言的人口,长期徘徊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详见表2)。反之,使用其它汉语言(除普通话以外)作为惯用语言的人口,在十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有人也许会觉得,表2列出的是百分比,使用客家话的香港人数目可能没有减少,只是操其它语言的人口数字增加了,分薄了以客家话为惯用语言的百分比变。如果我们把“作为惯用语言”与“作为其他语言/方言”两项作一对照,我们可以看到客家话在第二项是浮动的,但不论它的百分比是多少,较之第一项总是要大好几倍:从2001年接近三倍到2011年超过四倍。这意味着本来应该使用客家话的人口里,只有四到五分之一的人把它用作惯常语言,其他的倾向于使用粤语。像客家话这些语言今天还保留在香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陆续有新移民到来。然而,这些新血日后融入香港社会以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便会转用粤语。

四、回归前香港的语言接触

假如我们用圆形代表语言,然后把两个大小不一的圆形从两端开始慢慢移向对方,在这过程中它们的关系有如下四种:1、分离,即刚开始时的“零接触”;2、相接,当两者接触对方,属“表面接触”;3、相交,两者出现重叠后的“浅层接触”;4、融合,小圆形完全进入大圆形后的“深层接触”。这四种可能性都曾出现在不同时期的香港语言接触,比如闽南语与客家语的零接触、早期粤语与英语的表面接触、现时粤语与英语的浅层接触,以及粤语与客家语的深层接触。零接触独立于后三种接触;后三者之间存在渐进关系,但无必定性。两个有深层接触的语言必经历过浅层接触,但处于浅层接触的语言则未必会进一步发生深层接触。从交集式的浅层接触到融入式的深层接触尚有许多复杂、值得深究细研之处[8]。
与其说“语言接触”是一种语言现象,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外力作用,两个圆形不会移动;假如香港没有成为殖民地,那么在香港的闽南语、客家语与粤语便会保持着零接触。在过去将近两个世纪,人口大规模涌入香港是影响殖民地语言状况的重大因素。20世纪中叶在大陆的持续战争使难民从各地逃往香港,导致人口在十年内剧增百万以上(见表3);结果,林林总总的汉语言、方言云集香港。之后20世纪后叶香港虽对大陆移民实施限制,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成效,人口增长的势头依旧。理由就是来自珠江三角洲旷日持久的偷渡潮难以杜绝,造成以粤语为母语的偷渡客涌进香港。港英政府继香港开埠初期选定粤语作为华人社会主流语言之后,在1960年代末(六七事件后)再次提升粤语在香港的地位,选定它为华人间的通用语[10]。粤语的主导地位得到认同以后,其它汉语言便向粤语进一步靠拢。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学会了粤语,这些汉语言与粤语进入了浅层接触关系。在浅层接触的阶段,原来操单一语言的人们逐渐获得双语能力,但新增的属于外部语言,仅限于跟宗族以外的人们进行交流;母语作为日常惯用语言的地位没有转变。由浅层接触迈向深层接触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特点:1、新增的语言由外部变成内部语言;2、多数人转用新语言为惯常使用的语言;3、对新语言的流利程度宛如母语。图1勾勒了香港1970年代主要语言的强弱、高低地位。在象征华人社会的三角形内,粤语拥有无可比拟的绝论文导读:
对优势,来自客家、闽南、吴语(如上海话)等家庭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开始转用粤语。然而,在这强势语言之上,作为殖民地(直至1974年)唯一的语言及国际语言的英语,雄踞其首,巍然屹立。尽管英语已经在香港深深扎根,但它与粤语的关系也只是浅层接触。两者在一个半世纪里倒是经历了语言零接触、表面接触,然后才发展到今天浅层高度接触的关系。
在香港开埠的最初期,两大民族间隔着一大鸿沟,殖义者固然傲慢,炎黄子孙也傲骨铮铮。华、洋之间处于语言零接触,彼此学习对方语言的意愿几乎为零。传教士是个例外,为了传播基督教他们乐于学习粤语,更需要精通英、汉双语的华人协助他们完成福音事业。因此,教会是在香港办学、培养双语人才的先驱。但让教会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成功培育出来的准传教士,一一被洋行以十倍以上的工资“挖角”抢走了。由此可见当时殖民地社会对双语人才的渴求甚殷。于是也开始有华人子弟到官立学校念书,但他们抱着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学习简单英语的心态,只学个一年半载便退学,然后用洋径滨英语投身买办行业[11]。
英语跟粤语进入表面接触关系应该是1880年以后的事。港英政府为了回应社会的需要,把教育政策转为“英语为先”。英语水平好的毕业生除了在洋行供职以外,也能出任公务员,在这样美好前景的吸引下,一部分华人转变了他们以前对学习英语的抵触态度,愿意送子弟到官办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更甚者,个别富商把子弟远送英国留学,造就了香港新一代能操流利英语的华人[12]。从此,只能应付日常一般交谈之需的洋径滨英语被视为低微之辈才采用的沟通工具,而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会使用正宗英语跟洋人交流。
英语跟粤语进一步发展到浅层接触关系最晚不会迟于1980年代。自19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以来,华人社会益发重视英语教育,出现了为数可观的“英文学校”。其教学特点是,除了中文、中国历史等学科使用中文教材以外,其它科目一律使用英文教科书,但教师授课讲解时用的主要是粤语。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英语水平尽管参差不

一、但说话时大都会夹杂一些英语词汇,形成语用方面香港粤语的一大特色。

五、回归后香港的语言接触

香港在回归以后出现了“两文三语”(或作“三言两语”)。指的是语言包括两种语文——中文和英文,而中文口语形式可以是粤语,也可以是普通话,所以,共有三种口头语言。换言之,普通话以一国之语、高姿态走进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回顾历史,北方官话诸如山东方言过往也曾经踏足香港,但跟南方其它汉语言一样,它们经历了与粤语的深层接触后大多被粤语吸收。但回归以来,普通话在特区找到了存活空间。使用普通话的新移民,不学习粤语也不一定会给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特别是高学历的海归人才。他们定居香港以后,凭着普通话和相当流利的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使用极少量的粤语。
有些学者在香港回归前夕曾对粤语未来的地位表示担忧[13]。香港特区成立以来,粤语跟普通话的关系还只属浅层接触,相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借用方面。例如,香港的年轻人只知“水蛭”,不识“蜞乸”;“手提电话”早期简称“手提”或“大哥大”,但现在已借用普通话的“手机”;还有金融领域的“股市震荡”、“环比”、“同比”等等。除非特区政府通过人为手段强行禁止粤语的使用,否则,粤语跟普通话经由接触继而融合于对方需要相当时日,必须由浅层接触发展到深层接触。在“五十年不变”的承诺下,普通话暂时对粤语没有构成威胁。
然而,英语在香港的地位开始受到普通话的挑战。从前面表2列出的数据来看,在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普通话已经反领先英语,成为香港人口中使用最多的第二语言。
除了普通话以外,香港特区还迎来了一些南亚语言——印地语、乌都语和尼泊尔语等。在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南亚裔在香港的人口已超出了白人人口(见表4),而且还会不断增加。他们当中不乏拥有香港居留权的家庭,并且会在香港落地生根,已经成为香港显而易见的少数族裔。虽然他们在特区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宗教、语言、生活习惯等等,但是他们的子女在政府资助的学校里接受教育必须学习中文。这些南亚裔居民大多属于草根阶层,平日生活、工作免不了跟普通大众接触、合作。因此,他们需要学习主流的粤语。由于语言接触的时间较短,这些南亚语言跟粤语的接触类型,大概介乎于表面接触与浅层接触之间。
另外,表4里的数据显示2011年在香港的印尼人和菲律宾人都超过十三万。他们绝大多数为女性,在港从事家政服务,不能获得居港权。当中菲佣的历史较长,在1980年代已进入香港华人家庭,但她们跟雇主沟通使用的是英语。因此,菲律宾语跟粤语属于零接触关系。至于印佣,她们的英语水平有限,一般在训练期间先学习简单粤语,以便日后与雇主交谈。印尼语充其量跟粤语也只是表面接触关系。
居港的日籍人口数量有限,对日语跟粤语的接触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粤语与日语存在的表面接触关系主要是通过媒体、流行文化等间接渠道形成。)其它没有谈及的语言在香港跟粤语基本上是属于零接触。

六、语言接触产生的作用

上文指出两个语言之间可能出现四种接触关系。不同的语言接触关系产生的作用也相异:1、如果两个语言是零接触关系,它们互不影响;2、如果是表面接触,可以产生低度的借词现象;3、如果两个语言处于浅层接触,弱势方会从强势方借入大量词汇,但不涉及语法层面;

4、如果两个语言发生深层接触,深层次、较抽象的语言元素可互相渗透。

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粤语跟英语在浅层接触以及粤语跟客家、闽南语在深层接触情况下产生的不同接触作用。
例(1)的一段语料,六句句子里包含了约20个英文字词——涵盖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连词,是时下香港粤语颇典型的现象。对比右边的普通话转译,不难看出这些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英文字词绝大多数可用中文表达。例句中除了用上大量借词外,还有语言转码现象,夹杂着像“say sorry”这类动词短语。粤语里使用的英语字词根据其融入粤语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别:“成熟型借词”、“常用借词论文导读:
”以及“个别转换”。成熟型借词己经深入粤语,往往有固定的中文字可转写,就是不谙英语的人们也会使用,例(1a)和(1b)带点的词分别源自“bus”和“card”;“book”和“check”也属这类。常用借词在年轻一代用得非常频密,但不懂英语的年长者绝少使用,如“U”(university)、“Q”(cute)、“girl friend”和“office”等等。个别转换的词只见于英语水平高的知识分子,如“legal age”和“if”这样的词语是否要转用英语来表达,因人、因时而异。如果对话者的英语水平不高,说话者可能就会使用粤语相应的字词。最后这类英语字词与语言转码的界线相当模糊,跟使用者的语用习惯、对话态度有密切关系。由于跟英语处于浅层高度接触,粤语引进了大量英语词汇。有些借词进入粤语后,增添了新的词汇功能。比如“gentleman”在英语里只作名词,但在例(1a)中则兼作形容词。再如“sir”在英语里用作对男性的礼貌称呼词,但粤语把它冠上前缀、得出新名词“阿sir”,有“男警、男老师”等意;“sir”在粤语里还发展出一个新功能,可以加在地位较高的男性姓氏后面:如“丁sir”可用来称呼“丁老师”、“丁主任”等等。此外,英语借词也填补了粤语音节组合上的个别空隙。如粤语本来没有[ju]这个音节,但借入“university”并把它简化成“U”以后,便填补了这个组合上的空隙[15]。
在英语借词中不少是形容词,但相关的语法却从未进入粤语。如“cute”的比较式“cuter”在粤语里必须说成“Q/cute啲”,“gentleman”在粤语里作为形容词(谓语)需要表达程度增强的形式为:“gentleman啲”或“仲加gentleman”,完全遵循粤语的语法法则。
笔者年前研究香港粤语近年产生的变化时发现[16],诸如客家、闽南、吴语等汉语言较之英语对其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时下香港粤语出现的所谓“懒音”理由,部分成因是这些汉语言跟粤语发生深层接触后,把某些语言特点带进了粤语。南方汉语言一般保留了中、古汉语里的辅音韵尾(见表5),而北方汉语言中塞音韵尾大多脱落,鼻音韵尾也只剩下/n/和/??/。吴语的情况与北方汉语言相似。表5中带阴影的部分表示韵尾跟粤语有别。客家语的韵尾跟粤语的对应比较一致,但有些字的舌根韵尾前移变成了齿龈音;而闽南语的韵尾跟粤语可说没有严谨的对应:差异占了一半的比例;至于吴语,对学习粤语带辅音韵尾的字几乎没有帮助。使用后二者的华人学习粤语里这类字词时,唯有像学习外语般靠强记来进行;如果未能充分掌握,很容易导致混淆,把不同发音部位的辅音张冠李戴,造成“懒音”。
如果塞音韵尾的脱落是汉语言必定的历史音变,处于深层接触关系中弱势方的非粤语使用者,在香港大势所趋下转用粤语后,似乎加快了粤语完成这一历史进程的步伐。这种特殊的变化类似于语言混合后经常发生的底层效应(参看[9])。
既然深层语言接触中的弱势方能引发强势方的微妙变化,强势方对弱势方产生的影响就应该更大。把香港客家语跟粤东梅县、大埔县的客家语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正是香港客家语经历了“粤语化”。兹举二例说明:一是语音、词汇方面的影响;一是句式、结构上的转变。
南方汉语言大多有文读与白读之分,客家语也不例外。文读、白读相混,继而流失可看作是南方汉语言一种衰落、式微的标志。香港老派客家语区分的文白读音到了新派客家语就变得模糊不清。从表6可以清楚看出,新派客家语明显受到粤语的影响;原来文白相异的声母或韵母,取舍的依据完全按照粤语里的读音而定。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表中的例字在粤语里无文白异读,记音采用语料来源的拼音形式。
客家语内部方言口音差异较大,但语法大体一致。下面的讨论主要参照了大埔县客家语。大埔县地处广东东北省界,西邻闽西客家地区,与位于珠三角的粤语大本营相隔甚远,粤语对其影响有限。像“我比他大”这样的差比句在大埔县客家语里有两种句式:例(2a)用的差比标记是“比”,而例(2b)用的是“过”。后者与粤语相同。差比句可带上补语,如例(3b)。例(4)显示带补语的差比句在香港客家语的句式跟粤语完全相同[19],但在大埔县客家语则必须略去差比标记“过”[20]。两地客家语句式上的这种差别,应该是受到粤语影响而造成的。
(2a) 比佢靠大。 (大埔县客家语)
(2b) 大过佢。 (大埔县客家语)
(3a)我大过佢。 (粤语)
(3b)我大过佢三岁。 (粤语)
(4a)佢大过你兩年。 (香港客家语)
(4b) 大佢三岁。 (大埔县客家语)

七、“港式中文”

最后,在这里略谈“港式中文”。作为书面语,它有别于例(1)直接以粤语入文的形式。在香港(或澳门)学生的作文练习里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句子:
(5) 今日我好開心,爸爸給了好多錢我。
这样的句子无论是词汇(如:“開心”、“好多”)或语法(双宾句子对象置于受事之后)都带有粤语的特色。从标准汉语的角度来看是病句,但站在使用粤语的人们的立场,句(5)贴近口语,阅读时没有疙瘩。由于这种形式的中文常见于香港诸如报章的书面语言,如例(6)[21],故称之为“港式中文”。
(6) 暑假到了,不少學生卻仍要回校上課,又要參加大量興趣班,放假忙过上學日子,令人不忍。
“港式中文”最令人诟病之处不是词汇——像“开心”这样的用词并非香港独有,而在于它的一些句式、结构,跟标准汉语迥异,不好理解。对非粤语使用者来说,念着例(6)中加点的字词可能会摸不着头脑(短句的意思是:放假的日子比上学还要忙),但反过来也正是这些语法差异让粤语使用者容易写出“港式中文”。
有些学者认为“港式中文”的某些特点源自英语[22]。然而,像例(7)这样把英语语法硬套在句子里的情况从未见于“港式中文”,也未用于香港粤语口语。它纯为近年大陆年青人使用的网络表达式。
(7) 失恋ing求安慰
如前所述,英语对粤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借词上。部分通论文导读:345
过音译成字的借词,诸如“呔”(tie“领带”)、“的士”(taxi“出租车”)、“车呔”(tyre“车胎”)、“咪”(mi[crophone]“麦克风”)等等词汇,可以轻易进入“港式中文”;大部分即使有俗写形式,如“ ”(lift“升降机”)、“飛”(fare“票”)等词,虽然在口语里经常使用,但却未能进入“港式中文”。
整体而言,“港式中文”的基础是粤语;当中的英语元素经过滤后才得以渗入,为数不多。因此,“港式中文”是一种有别于标准汉语的书面变体,其最大特色是参照了粤语语法,而非在英语影响下产生的书面混合体。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