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语文教学中对文学味过度解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51 浏览:69426
论文导读: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学偏重人文性的现象,现象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中对文学味进行过度解读。本文主要对文学味解读的过度生活化、过度多元化以及过度使用多媒体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味 过度解读
一、过度生活化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这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理由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理由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生活化也不仅仅是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中来,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进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对生活的感悟。但是,这种过度生活化的教学,使老师和同学们都忽略了教材,不关心课文内容,可以说是本末倒置。转变原有的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唯教材是从,而是教材的发掘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但“用教科书教”并不是忽略教科书而教。生活化的课堂虽然让学生摆脱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但过度的生活化不但体现不出文学味,反而破坏了文学味,也大大降低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过分热闹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甚至出现“满堂闹”之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就会变得少之又少,使原本富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变成自然课或是其他什么课。
二、过度多元化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作用,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产生共鸣进而建构新的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全程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等。”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多元解读。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反之,过犹不及。对于朱自清《背影》的解读,有的同学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橘子大家几乎天天都能吃到,何必那么辛苦去买”这样也是对文本的曲解。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产生这种理解也是再说难免的。如果所有的老师对此不做正确的引导,可以说这是老师的不负责任。钱梦龙老师说:“对《背影》这类‘一看就懂’的文章,缺乏阅读经验的最容易‘一看而过’,忽略了文本丰富的隐含信息。”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指导同学们根据文章的前后联系和一些背景知识的掌握,从中体会父亲的背影所体现的那份浓浓的父爱亲情。文中写道“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里我们看到,也许橘子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水果,但对那时的作者和父亲来说买橘子也算是有一些奢侈了;文中又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即使儿子已经是成年人,可是在父亲的眼里,作者依旧是个孩子;父亲不顾交通安全,不考虑自己的安全,也丝毫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费劲和笨拙,更是体现了父亲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在这里,我们只有深入文本,才能体会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作者眷眷的爱父之情。可以说背影的瞬间化作了永恒。片面的多元解读是盲目的、幼稚的、无原则,它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曲解作品的内涵和作用。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无视作者的存在也不能让学生取代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绝不可能再是别的什么人。正确理解多元解读的内涵,真正做到“多元”有据,“独特”有理。
三、过度使用多媒体2011年的新课标在教学倡议中指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的出现,使原本单调、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声音、画面及视频在课堂上的出现极大的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感兴趣。当然,多媒体也具有它的两面性。能够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自然是好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直观的感受。但是,那些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堂就不值得提倡了。我们一再地强调语文课要上出文学味,这就需要学生对文本有合理的深入的理解和深思才能感受的到,只是,一些多媒体教学恰恰替代了学生的深思,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图解文本,抹杀了语言的模糊性,更扼杀了语文的文学味。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中对宝玉的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这是对宝玉的描写,如果不深入文本,课堂上老师播放的视频中饰演宝玉的人是什么样子,那么在学生的心中宝玉就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独立深思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发散的思维也被束缚了,曹雪芹可以说是运用语言的大师,在对宝玉的这段描写中,是极富有文学魅力的,如果直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他们就很少会有兴趣研究语言的多样化以及曹雪芹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所以说,不合时宜地使用多媒体,干扰了学生的语感体验,看似文学味十足,其实是影响学生分析文本语言、综合归纳并鉴赏批评的能力的形成。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可以说时时刻刻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学味,传统的语文教学让人感受不到文学味,新的语文教学让语文的文学味变了味,如何掌握好这个度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

一、是我们值得深思的理由。

参考文献:
[1]钟发全,陈松信.课堂新理由诊断 语文.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松泉,钱威.语文课堂新理念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李景阳.新课程教师读本·语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论文导读:00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崔晓晖.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中国教育报,2002,(7).上一页12

006.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
[5]崔晓晖.与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中国教育报,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