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在艺术实践中对佛教思想一点体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63 浏览:21790
论文导读:菩萨在《中观四百疏》中说:“我们所说的无不是寺中无僧式的无,而是绳上无蛇式的无。”(“绳上无蛇”的意思是,曾有人被蛇咬伤,怕蛇怕的要死,有一次在墙脚下发现一盘绳子以为是蛇,吓得叫了起来,扭头便跑。绳上本无蛇而见蛇是惧怕心理造成的幻觉,虚构的自性犹如绳上见蛇一样。)然而,在艺术实践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无我”要比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以佛家思想的核心——“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漏是苦”、“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在生活中、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感想和启发个人经验为例,试图找寻以佛家思想为根基的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佛教思想;艺术创作;个人经验;策略
“无常”
所谓“常”,就是永恒不变的意思。那么“无常”,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意思。在佛教思想里面“无常”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虽然这个道理听上去很普通,但是我自己在生活中能切身体会到无常的时候并不多,很多时候,在我的潜意识里起着支配作用的多半是一些“某物有常”、“习以为常”的观念。
那么,在我自身的艺术实践里,会经常触碰到“无常”的,主要在关于对待艺术工作的心态和对创意的启发上。

1.关于“心态”

在我自身的实践经验里,艺术工作是一件反复的事。总是在反复的修正。从小学学画画到现在为止也算画了不少了,除了那些没有认真对待的“半成品”外,对于画完后当时觉得满意的作品,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很不尽人意。于是,一直由于这件作品的自我认可的喜悦感会瞬间转化为强度更大的失落感。很多时候,我会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技法的不够成熟。但是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因素我平时不太细心留意,就是审美需求的变迁。可能前几天比较迷恋的意境,再过几天会有另外的审美需求掺进来,这个时候我会对前几天还自信满满的画产生一些否定的态度。很多次的这种自我否定会影响我对于画面制约能力的自信心,因为你本来认为很好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对它嫌弃,这个肯定是一次心理上打击。
总之,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自我认可”的兴奋的心情会逐渐被“自我怀疑”的不安所代替,直到不知什么时候“自我认可”又会增长起来,过不多久“自我怀疑”又会开始。就是一种反复。
在这里我用“反复”这个词去描述上面这种现象时,其实就已经悄悄地被“无常”的观念影响了。如果没有这个观念的影响,就像我在没有认真体会佛教的东西时,经常会出现的心态是“极度自负”或是“极度自卑”。
如果取得一点好成绩,会不经意的把它放大,自我认可的程度很容易就变成自负,不知不觉在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有常”的观念,即“我什么时候都优秀”。在这种心态下,人肯定不会感到舒服的,它会让人绷得很紧,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地守着自尊心放不下,对自己和他人严重缺乏宽容。
相反的,对错误和失败的放大,“自我怀疑”会逐渐变得自卑。自卑的根源也是来自一个“有常”的潜意识,即“我什么时候都差”。
这两种极端的心态,不管偏向哪边都会让人承受不必要的苦痛。这种时候,“无常”所提供的视角,可以让我暂时地从整个事件中抽离开来,整体地感受这种高低起伏的生命状态。你可以优秀,但绝对不会一直优秀;你可能很差,但绝对不会一直很差。很巧妙的,内心的纠结会开始松动。这是我在感受无常的同时又受益于无常的体会。

2.关于创新

在艺术实践中,“无常”的观念可以启发艺术创新的无限性。如果艺术不是无常的,美不是无常的,那么艺术和美自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在艺术实践中,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感受过“无限性”,对一个苹果,一个罐子,一个人的艺术创作,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通常只能产生有限的创意,离所谓的无限只能称得上沧海一粟。可见,对无常的理解和真正体会并不像我们自己想象得那么多,所有艺术创意上的桎梏可以说成是来自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有常”的见地。每摧毁一个事物“有常”的见地,我们的思路就增加了一个。因此,在艺术上若欲探求无常的境界,则需艺术实践的修炼。这个艺术实践的重点不在于再现或表现,而在于摧毁。摧毁什么呢?摧毁的应该是一切“有常”的见地,并且是不停地摧毁,那些不管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认为“某物有常”的见地在佛学上被称作“自我”。这种摧毁由于是用艺术实践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比逻辑思维要直观,也要困难得多。因此,这或许是一次“痛苦”之旅,但有句话说:“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士!”。
“苦”
佛法中的“苦”范围很广,不光是我们平常心所认为的痛苦,还包括了平常心所认为的快乐。总之,苦来自人们的心态不平衡,有偏颇了就产生了苦。因此,情绪可以被认为是内心有了波动和偏颇的状态。喜怒哀乐的产生可以被理解为人“偏”心了。
情感与情绪的存在是一个现实,人都时时刻刻体验着它,不必压抑,也不必强化与强调它。情绪本身不具备优劣之分,它只能告诉人们此刻内心正发生着什么。佛法中虽然讲一切情绪皆是苦,但不见的是纯粹贬低情绪以至于漠视它。尤其在修道的过程中人们是需要情绪的,因为只有看到了情绪的发生才能掌握产生情绪之因,只有掌握了“苦因”才有策略息止“苦果”。因此,在修道上,情绪是最好的导师。在艺术中,情绪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时刻伴随着着大量直接的感受。因此,情绪是艺术家如实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见地的契机,好比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会非常熟悉自己在各种情绪中的状态,进而会了解产生这些情绪的理由以及条件,于是即使当这些情绪的理由和条件以“假设”的方式出现后,他也可以立即作出相应的“真实”行动。相反,在他看到别人的处境和行为时,能揣摩到别人的情绪及情绪的理由和条件,因此他会很容易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有句话说“一个优秀的演员是半个心理学家”,这句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种情况,艺术上,我们会称他技艺高超,“模仿”得好,而在修行上则会称之为慈悲心。
“无我”
佛家的“无我”的“我”跟我们平时生活中“你,我,他”的我不是一个意思。而是指一个事物可以不依赖他物而存在的“独立自性”。关于“无”,也不是指空无。对此,月称菩萨在《中观四百疏》中说:“我们所说的无不是寺中无僧式的无,而是绳上无蛇式的无。”(“绳上无蛇”的意思是,曾有人被蛇咬伤,怕蛇怕的要死,有一次在墙脚下发现一盘绳子以为是蛇,吓得叫了起来,扭头便跑。绳上本无蛇而见蛇是惧怕心理造成的幻觉,虚构的自性犹如绳上见蛇一样。)
然而,在艺术实践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无我”要比上面的字面解释要生动得多,而且很多时候论文导读:
我们都没有怎么注意过。以绘画为例,学过画的人都知道要真实显现一个橙子的形象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在我们刚开始学画的时候,很容易涂成单一的一片“橙色”,于是我们会觉得不像,于是老师会引导我们再仔细观察,并讲述一些光学原理等方面的因素。当我们掌握之后,就会觉得一个橙子上的色彩的变化是无限丰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加真实地再现橙子的形象了。这就是一次简单的“无我”经验,这个“我”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的偏见与想当然,我们会认为橙子就是橙色的,树叶就是绿色的,直至我们有一天真正感受到了橙子颜色的丰富,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摈弃之前固执而无知的观念,我们才能接受“橙子是橙色的”是一个不真实的幻象,这即是一次对“我”的超越。
因此,“无我”带给艺术的是无限丰富,“无我”跟“无常”有共通之处,但“无我”的见地要更本质一些。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
[2]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3
[3]宗萨蒋央钦哲.正见.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0
[4]洲塔.佛学原理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