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艺术感染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852 浏览:117454
论文导读:的强化。明清以降,中国花鸟画多为折枝模式,所配禽鸟也倾向于程式化。刘久亮却在他的许多花鸟画创作中,追求“饱满”和“溢出”,给人以绵延限的空间感。而且常常能够看到,雍容华贵的各色牡丹与飘逸的飞鸟或性灵的蜂蝶融为一体。花木和禽鸟的呼应,也昭示着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新理念。笔墨色彩的追求新异使刘久亮在绘画语言
刘久亮,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洛阳市,现任洛阳画院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洛阳山水花艺委会委员,中国田园画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金谷印社副社长。
作品曾获全国第四届、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作新奖,洛阳“国花神韵”征画活动,牡丹画作品奖一等奖,山水画作品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参加“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被授予“新世纪中国书画四百强”称号,河南省2003年书画名家交流展获优秀奖,河南省第二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览获佳作奖,台北市和日本大阪举办“2003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获优秀奖。十届美展获河南省银奖等,十一届美展获河南省一等奖,多幅作品曾在全国诸多报刊及专业美术丛书上发表。
当代花鸟画,正处于由多样向多质的转换之中,纷纭的展示没有穷尽,但传统神韵与现代意味的交融,无疑属于引人瞩目的艺术探索。
刘久亮先生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勤于琢磨,强化画内与画外功夫的修炼,艺术处理上坚守传统又讲究出新,持久不懈的探索与追求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之中,其个性化的艺术新质在逐步形成。
在绘画作品精神内涵的开拓方面,刘久亮以热爱生活,关注生态的创作思路,继承传统中国画“天人合一”的创作观念,同时又灌注属于自己的新的精神旨向。他把表现大自然原始的生命形态定为自己的创作使命,显然突破了传统花鸟画保留已久的人格寓意,重在表现人力与大自然的天然融合。观赏刘久亮的山水画作品,就会发现他在画幅中恰到好处地“摆放”的那些茅榭、野亭,似乎闪耀着人类存活智慧的光芒,又似乎是与“山”俱来,形象本身已经和千载不移的自然成为浑然和谐的整体,散发出整体精神和气质的美。
以自然为体、为度,并由此而注入自己对生命本质的体悟,于是,刘久亮笔下的禽鸟,在山巅振翅也好,于山涧俯冲也好,都洋溢着昂扬亢奋的旋律,与大地、天空、空气、阳光融会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烘托出大自然的广袤、浑厚与灵动。
刘久亮是洛阳画家,洛阳牡丹承载着植物界的千载荣誉,以其国色天香成为花卉中之王者。洛阳,画牡丹的画家以千百计,刘久亮的牡丹画倾注于表现牡丹的生命力,较之一般以“色彩”取胜、以“富贵”见长的画家,他更注重于对牡丹精神内涵的开掘与表现。也就是说,他不是在表达人的富贵追求、点缀人的居室雅趣,而是在牡丹作为生物的性征上做功夫,与当代人渴望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存活意识相一致,相谐和,用绘画来呼唤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存亡的亲缘意识,这种精神旨向,当然会从根本上决定其艺术品格。
刘久亮的花鸟绘画,起于对传统山水画作的理解与创新,因而特别注意对审美结构张力的强化。明清以降,中国花鸟画多为折枝模式,所配禽鸟也倾向于程式化。刘久亮却在他的许多花鸟画创作中,追求“饱满”和“溢出”,给人以绵延限的空间感。而且常常能够看到,雍容华贵的各色牡丹与飘逸的飞鸟或性灵的蜂蝶融为一体。花木和禽鸟的呼应,也昭示着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新理念。
笔墨色彩的追求新异使刘久亮在绘画语言上也有突破。他向油画、水彩画、岩彩、版画、工艺设计、民间装饰图案汲取营养,还向西方印象派、分离派以及现代艺术借鉴,大胆打破彩与意的界限,创造出各种耐人寻味的肌理效果。如把垂直、水平等装饰元素纳入浑厚、阔大的北方风貌的山水,诸如《金秋絮语》、《乡原情梦》,北方丘壑,本来以苍、干为本色,“装饰化”的结果,出乎意料,使人产生了“润”的奇幻感受,产生了“生命、万物与水”的审美联想,凸显了笔墨韵味与构造魅力。
既得到中国传统笔墨精神的滋养,复加以善于动脑,专心致力,既站稳于传统之上,又有新的精神旨向统帅的艺术创新,使刘久亮先生不断跨上中国画创作的新台阶。
刘久亮所拥有艺术的虔诚、执著和勇于追索,对笔墨、线条的理解,及朴素中的内涵,真诚中的风格,都在转化为他的中国画艺术的感染力。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mzylxlw/lw26737.html上一论文:浅谈论动画艺术短片制作中节奏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