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传统艺术设计中隐喻文化现象诠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12 浏览:21297
论文导读:
摘要:隐喻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体现,不同的语言系统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隐喻方式。伴随着人的生活方式、人的需求、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隐喻的产生环境和存在理由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反映在设计对象的选择和表述方式上。虽然今天的生活不同以往,但传统艺术符号的隐喻特征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时代特征、审美情趣紧密相连。本文从历时与共时、表层与深层、隐意与喻意三个方面诠释中国传统艺术符号“隐喻”特征的分析和归纳,探讨对现代设计文化所具有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隐喻;历时与共时;表层与深层;隐意与喻意;设计
:A
隐喻是一种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指在形象中从意识出发的比喻。隐喻的冲动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生命本能”传统艺术设计中隐喻文化现象诠释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或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一样,始终潜伏在人类的心灵深处。近几十年来,结构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法国人罗兰·巴特和传授学家杰克斯·都兰德等开始把修辞的视角拓展到图像和实物上来,称为“视觉修辞”。究其根源在于视觉符号具有强势的说服力、更广的普及率,以及给人提供的内心感受和形象要比语言来的更丰富更深刻,符合人的经历具有空间性、非成形性、多维性、和灵活性的特点。[1]
隐喻不仅存在在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与人的思维与日常行为当中,它以深厚文化传统为根基,以社会为约束。虽然,今天的生活不同以往,但传统艺术符号元素中所体现的隐喻特征、要求与现代生活方式、时代特征、审美情趣却紧密相连。中国传统艺术图形、纹样等含糊或隐蔽,有特定的呈现手法和形式,存有丰富的隐喻文化现象,有必要进行诠释。

一、隐喻的历时与共时在传统艺术设计中的跨领域“映射”

在当代学界对隐喻的研究中,“隐喻”一词意味着“概念研究中的跨领域‘映射’”,即“图式转换”、“概念迁徙”、“范畴让渡”等。从历时的角度看,隐喻可以分为“新创的”、“死亡的”和“磨损的”三个形态。也有人把隐喻分为“活泼隐喻”、“衰老隐喻”、“死的隐喻”、“化石隐喻”四个形态。“化石隐喻”是一种特殊的“死隐喻”,“新创隐喻”无疑是“活泼的隐喻”,而“磨损的隐喻”与“衰亡隐喻”基本类同。可见,在历时形态下,隐喻可划分为三种,即无法挽救的“死隐喻”、仍可激活的“睡眠隐喻”和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活性隐喻”,三种隐喻形态依次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活性隐喻”的例子,譬如莲花隐喻清正廉洁,牡丹暗示大富大贵,鲤鱼表示有利有余,松树延寿,竹子高洁等。但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成为经典而长存。如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妆饰陋习“缠足”、极“左”时代的“忠”字图形和明清官员所佩的“忠孝带”等都属于“死隐喻”。此外,吉祥纹样中有些隐喻已经过时或和当今时展不相符,如“福、禄、寿”三星。传统中多子多孙、子孙满堂是福,显然不符合当今的政策和社会发展呼吁节制生育的愿望。上世纪70年代结婚证书上,还印有象征多子的石榴,当时已显得不合时宜,也不可能再有生命力。[2](p.112-113)近些年来,民族自豪感的日趋上升、旅游业的兴旺以及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情牵动了我们的怀古思绪,发掘已经消失的传统母题热情高涨,激活“睡眠隐喻”蔚然成风。
与明清官员所佩的“忠孝带”甚为相似,现代早如对龟的重新认识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曾被完全遗忘的獬豸像在法院门前的出现。除此以外,银行、饭店用貔貅、狮子、麒麟镇邪更为多见。[3](p.113)而现代时尚文字符号、网络表情图形以及“囧”、“山寨”等相关的图形、纹样、符号,当行的可爱风、情趣化设计在社会各个文化层面显示出的勃勃生机,无疑属于“新创隐喻”。正如保罗·利科在《活的隐喻》中所说:“赋予色彩,通过出乎意料的新组合而激起惊异感、惊奇感,给话语注入力量与活力”[4](p.86-87),从而创造出新颖的隐喻和诗般的意象。从共时角度来看,一切隐喻具有相似的机体构造,即主旨、载体和“依据”。作为主旨和载体的复合形态,隐喻结合了所蕴含的“深层观念”以及用来比拟的“想象性质”或“相似物”。从符号学角度来说,隐喻通过选择和替代某个信息组成部分,把信息与信码联系在起来,也可以通过信码把各组成部分联系起来,建立在信息中出现的部分和信息中未出现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基督教装饰采取象征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用锚和系缆桩盘绕站立的十字架代表基督,棕榈树隐喻殉教,鸽子代表圣灵,孔雀隐喻灵魂不朽和羔羊隐喻救赎人的基督等。

二、隐喻的表层与深层在传统艺术设计中的转换生成形式

隐喻与语义学密切相关,它阐明了所指与能指的关系,包含形象与作用两个主要因素,在表层与深层中存在着多维建构。其是,隐喻实质上涉及人类的的感情、思想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但相关领域间的转换生成。[5](p.776)如对于“盘长结”的形态,它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感在抽象或具象的绳结艺术中获得一种情愫的寄寓与传达,体现在绳线材质所隐喻的“无限”、“往复”、“永续”的宇宙生命力之中,在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宇宙观、观、宗教观、生命观中得以释放。[6]中国联通用盘长显然取其“通”,隐含“吉”之意。[2](p.112-113)又如作为民族保护神的抓髻娃娃之所以能千载承传而不衰不灭,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优美的形式,更在于过程与形式中隐喻的丰富。如“拉手娃娃”驱鬼招魂以阴还阳、“五道娃娃”驱邪送病辟邪禳灾。生命存活、纳吉求福的诸多作用被内隐在一切抓髻娃娃装饰纹样的深层内核之中,保持着原始纯正本色的热闹、喜庆、祝福、期盼等诸多追求借助隐喻,以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进行文化传播和情感交流。在隐喻中,拼法,语言和语法结构与语词一道参与了作用的转换生成。隐喻可存在于语言层,如头韵“双关”“拟声”(象声)即是一种语言隐喻,在此语音的变化导致了作用的变化。明清用连圆的双钱谐音“双全”,组成福寿双全等吉祥图;传统图案中,五个蝙蝠组成的团花,隐喻五福连绵。又如“金玉(鱼)满堂”、“平(瓶)安如意”、“三阳(羊)开泰”、“论文导读:
连(莲)年有余(鱼)”、“马上封(蜂)侯(猴)”、“耄(猫)耋(蝶)富贵”、“吉(戟)庆(磬)如意”、“喜上眉(梅)梢”等此类隐喻在中国传统纹样与图形中,占有较大比重。隐喻倾向于在不同感觉、经验和认识领域中发现相似之处,使人产生“似曾相识”的心态,化异为同的亲切功能,于是收发者由此产生“自己人”或“非我族类”的认同感。这种感情就是一种有机性的、共同一致的感情底蕴,一种无所不包的“根源”感情,引起的怀旧和思念的冲动及爱的信赖,[7]大而言之,隐喻(如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甚至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保持向心凝聚,维护稳定团结的主要法门。天安门图形被设计在国徽的,成了象征新中国的经典图形。它不但有极鲜明的民族特征,并且达到程式化的高度,明朗而深刻的隐喻一目了然。借用雅格斯坦的话说,隐喻具有某种“家族相似性”,隐喻生命体的存在形态不断发生转换而展开自身所蕴含的多种生成潜能,这种变化着的自身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拒斥着“标准”,但它同时又充当了某种“终极标准”或“绝对标准”。

三、隐喻的隐意与喻意在传统艺术设计中体现出的模糊与多价

传统设计中的隐喻具有隐意与喻意两种审美与功能。隐意是为了避开不适当或不愉快的话题内容,而采取某种迂回代言方式,某种隐讳的表述手法,如美与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花儿”形象在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文人墨客笔下附加了诸多生理的性快感联想。“笑把金针刺牡丹……花心浓难已”的花心的意象成了情感特征的图像暗喻、提示和含蓄的表达。[8]又如语言中“云雨”指、“阴部”指等则是一种一看就知晓的隐喻。由于视觉符号具有强势的说服力,它提供给人的内心感受和形象要比语言来的更丰富、更深刻。在非语言隐喻(如绘画、音乐、宗教)中表现有关“性”、“排泄”、“疾病”、“死亡”等有悖的题材和内容要比语言来的更含蓄、更婉转。黄河流域的民间艺人中留存着众多隐秘的寓意图案纹样,反映着本地区原始的生殖崇拜意识的遗存,如“鹭鸶探莲”、“鱼戏莲”、“风戏牡丹”、“鸳鸯好合”等暗喻男女交欢的委婉形态。此类隐喻中作用与形象并不完全吻合,隐喻的模糊与多价以理性的策略应用于特定的民俗活动中,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被广泛的识别和接受。 隐意的表述手法在当今东西方的设计文化中多有出现,符合各自文化语境中设计的要求。如日本UENO诊所的一则广告,以一位只露出脸的上半部、穿套领毛衣的男子来隐喻其包皮过长,同时也暗示该诊所在切除包皮手术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这里隐喻成为一种有效的视觉语言。而德国设计师霍尔戈·马蒂斯为居特斯洛市戏剧音乐节设计的招贴,则以对香蕉的约束隐喻对男性的关爱。在视觉传达中这类现代隐喻直接与人的内心相连,达到了“不言而喻”的目的,完成婉转或深层次的表达,与中国传统视觉中隐喻的情感要求、需要、环境约束相一致。喻意的作用在于美化表达方式或强化效果,如“凤戏牡丹”喻意富贵吉祥、鸳鸯喻意夫妻恩爱;白头鸟喻意夫妻白头到老;松、鹤、龟喻意长寿;梅、兰、竹、菊喻意品德清高等等。由于民间美术创作的观念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统一。而集体意识是一种传承已久的集体的心智,它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向客体渗透,致使那些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定化为观念的替代物,成为特定的符号,发挥喻意的功能。如由四个云卷状的如意头组合而成的“四合如意”图案,四合即四方之意,喻意事事如意;由佛手、石榴、寿桃组合的“三多”图案;由两只玉如意和万字格底纹组成的“万事如意”图案。还有些民间常见图像,虽在造型上不同于符号,实际上已经脱离现实生活的原形,通过文化传承,形成一种集体的契约,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列。如“麒麟送子”、“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百鸟朝凤”、“五谷丰登”等。这些图案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并在现实生活中广为运用。
总而言之,新时代设计文化需要我们深入领悟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俱进,利用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创造出能满足人们机能和情感需要的设计物品,密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领悟传统艺术设计中隐喻的妙用,能够完善和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为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设计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吴艾玲.构建视觉修辞学的研究框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6).
[2]吕品田.必要的张力[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诸葛铠.裂变中的传承[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法]保罗·利科著,汪堂家译.活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刘忠红.对“盘长结”形态的文化审美阐释[J].美术大观,2008,(05).
[7]方怿.“隐喻”思维对现代设计的启迪[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4,(05).
[8]李垚.隐喻之花[J].美术观察,2007,(06).
Metaphor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raditional Art Design Ethics
WANG Zhi-
(School of Fine Arts,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way of human thoughts and civilization.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and social context could generate different way of metaphor. It changes as people's way of life, need, values change. We could also find these changes in design.In this p论文导读:Chineseartsymbolfromdiachronicandsynchronicaspects,surfaceanddeeplayer,undermeaningandimplicationperspectives.KeyWords:Metaphor;DiachronicandSynchronic传统艺术设计中隐喻文化现象诠释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UndermeaningandImplication
aper, we interpret the m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symbol from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spects, surface and deep layer, undermeaning and implication perspectives.
Key Words:Metaphor;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传统艺术设计中隐喻文化现象诠释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Undermeaning and Implication; Design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