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文化要素对翻译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11 浏览:119043
论文导读: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日两国也不例外。尽管在古代,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日本的历史却不同于中国。中日历史因素的差异对翻译也有影响。例如:①“臭老九给叛徒打开方便之门,绝不允许!”这句话是作家谌容的《人到中年》里的一句话。句子里的“臭老九”这个词,是“”中对知识分
摘 要: 文化要素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中日两国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历史因素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些差异,巧妙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从而达到翻译“传情达意”的目标。
关键词: 日语 文化要素 翻译
文化要素是指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属于文化要素。中日两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日汉互译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要素之一,它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存活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白靖宇,2010)。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必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二、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日两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例如:
①線の内側でお待ちくださいますようお願いします。
这句话是日本车站站台广播里的话。句子中的“内側”这个词在翻译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由于日本人有着很强的内外意识,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和自己范围内的人或事物当做“内”,把自己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当做“外”。因此,上面句子里的“内側”指的是离旅客近,离轨道远的一侧。但是,在汉语里却恰恰相反,我们在中国站台广播里经常听到的是“请大家在白色线外等候”。
②本音と建前がある人。
“本音”指真话、真心话,“建前”指不是真心的场面话。句子表面的意思是,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的人。但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内外有别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美德,觉得自己之所以不说真心话是为了顾及别人的感受。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表里不一是可耻的行为。这样的思维差异使我们在翻译这个句子时不得不经过很多深思,将其译成“识大体的人”比较妥帖。
③我们要提倡布衣蔬食的生活。
在这句话里“布衣蔬食”是质朴节俭的体现,整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提倡质朴节俭的生活。但是如果说我们不顾及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将“布衣蔬食”直译为“布の服を着て、野菜を食べる”的话,日本人根本不会将其和“节俭朴素”联系在一起。相反的,由于日本的饭菜都比较清淡,并且日本人很重视营养的搭配,他们可能会误以为“布の服を着て、野菜を食べる”表示的是“健康的生活”。

三、中日审美意识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审美意识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一点一点积淀而成的。中日两国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的不同,两国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翻译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
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和“凤”,“龙凤呈祥”的观念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封建皇宫,多饰“龙、凤”以求祥瑞,男女婚嫁也以“龙、凤”寓意吉祥。但是,日本人却没有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对“龙、凤”也没有和中国人同样的审美意识。因此,翻译上述句子时应该考虑到中日审美意文化要素对翻译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识的差异,不能将其译成“息子が竜になるよう、娘が鳳凰になるように願う。”我认为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息子と娘の出世を願う。
②そろそろ……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里存在着不完整之美和朦胧暧昧的余韵之美。体现在语言上,日语表达非常暧昧,经常会出现很多省略句,②就是一个例子,经常用于日本人要告辞的时候。日本人只要说上一句“そろそろ……(差不多快要……)”,如果对方也是日本人的话就足够了。但如果对方是中国人的话,可能就不太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因此,我们在翻译这样的句子时,应该把日语省略掉的部分重新补回去,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思。同样,在把汉语翻译成日语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日语的暧昧性,尽量使日语婉转一些,让日本人容易接受。

四、中日历史因素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日两国也不例外。尽管在古代,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日本的历史却不同于中国。中日历史因素的差异对翻译也有影响。例如:
①“臭老九给叛徒打开方便之门,绝不允许!”
这句话是作家谌容的《人到中年》里的一句话。句子里的“臭老九”这个词,是“”中对知识分子的诬蔑性的称呼。像这样的在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词汇,在翻译成日语时只能采用解释说明的策略。
②敵は本能寺にある。
这句话是“声东击西、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日本战国时代,在明智光秀要攻打织田信长时,先让人误认为他是要攻打毛利氏,然后在途中大喊:敌人在本能寺。于是调动军队,向驻扎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进攻,最后迫使织田信长身亡。在翻译这个句子时,如果说不了解其历史背景,简单地将其译成“敌人在本能寺”的话,听者就会不知所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要素对翻译有很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汉日互译时,必须敏锐地把握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巧妙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从而达到翻译“传情达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岩.翻译与文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3).
[4]郭莉.浅析谚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J].日语知识,2002(3).
[5]朱宪文.浅析中日文化差异和日汉翻译[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mzwhlw/lw7605.html上一论文:关于论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文化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