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特征刍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80 浏览:58159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实践和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我国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艺术院校学生社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学生主体性与主体缺位、多元性与渗透性、时代性与动态性、辐射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关键词】大学文化 艺术院校 社区文化
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是以艺术院校学生为创造和享有主体,以艺术院校学生社区参与者的生活、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为载体,兼并艺术院校学生社区硬件和软件建设,能够反映艺术院校学生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知识构成等内容的文化系统。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不同于普通校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结合实践和现有的文献资料,本文进一步归纳分析我国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自身特征。

一、学生主体性与主体缺位相结合

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定义,主要由物质文化和化两大部分构成。就物质文化而言,艺术院校学生在学生社区文化中出现了“主体缺位”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艺术院校学生社区主体在文化活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属于自己的物质资源,特别是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如学生宿舍和学生活动中心等物质文化设施,都是学校宏观规划建设的部分,这些物质实体是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来完成,不能由学生社区主体来自主选择和完成,在这些社区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主体缺位。就化而言,虽然诸如学生社区的规章制度等并不是由学生创造的,但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是学生社区文化的主体,是物质文化的效益享有者和服务对象,学校的各种规范体制最终不能离开学生的需要而存在。因此,学生在这些文化内容中是以主体地位存在的。

二、多元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多元性两个方面,而又以主体的多元性为主要特征。就社区文化的主体而言,艺术院校学生社区的主体——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个体的文化背景对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起着丰富的作用,又起着冲击作用。艺术院校多存在诸如学生社团组织、虚拟群体等正式和非正式团体,在社区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同的功能作用。就社区文化的客体多元性而言,艺术院校学生社区内部的各项社会赞助体制、公益活动、商业服务活动等内容丰富了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同时又对社区内部的主流文化的塑造起着反作用。
所谓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渗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社区内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是指不同的艺术院校学生社区之间通过各种传播和接触所产生的文化交流。显然,这一渗透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就前者而言,它是通过一种主流文化的熏陶,实现艺术院校学生社区内多元文化产生认识的共性,而这一共性是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存在的桥梁;就后者而言,它是通过不同艺术院校学生社区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如学生社团联谊活动等来实现文化的传播。这种渗透性,既起着塑造主流文化的作用,又平衡着文化的多元性。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这种渗透范围会更加广泛,其渗透度也可能会更加快速。

三、时代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时代的发展变迁使其对于人才的需求具有时代的特性。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内容必定适应时代的主题,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精神。同时,由于艺术院校学生社区主体的集中性和可塑性,使这一群体对时代热点极具敏感和吸收性,最典型的就是在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中日益占据突出地位的网络文化。网络是学生接触大社会的重要工具,是其了解时代热点的快捷手段。网络也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创造自己的文化,而这一文化如果需要快速传播,则必须符合时代的特性。
对于学生来讲,大学时代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波动的时期。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这就决定了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处于一种易于变动的状态。特别是艺术院校学生社区内的非主流认识和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和消失,进而也对主流认识产生冲击,导致主流认识的模糊。

四、辐射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从动态性角度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有其完整的内在存活机制,它主要包括社区文化的同化、文化互动、文化产生和对外辐射4个环节。而这4个环节的运作,又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封闭性又具有开放性的运作机制,发挥着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功能。
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互动体现了开放性。首先,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学生社区越来越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众多商业化服务设施进驻学生社区,这也使学生社区文化越具市场化气息。诸如社区内的商品推销活动、各种娱乐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带有典型的功利性,虽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却助长了学生社区内部俗文化。其次,随着大学城的兴起,由于集群效应,学生社区文化对民间社区文化起着突出的效能辐射性作用,学生社区内部的物质设施建设,如体育活动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等,这些设施是开放性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学生社区,但也给附近的民间社区带来了方便,实现了共享效应。另外,艺术院校学生社区文化系统内部也是开放性的,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原本地域界限清晰的高校学生社区开始出现更加丰富的交流现象,社区之间的互动也更频繁,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交流也更加活跃,进而推动了艺术院校学生社区内部文化的互动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2]雷国铨等.高校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3]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赵炜阳.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1.
[5]易琳,房居清.试析高校校园文化的系统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mzwhlw/lw43791.html上一论文:阐释在中职文化课中渗透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