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诗经》药草兴象文化人类学解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02 浏览:12919
论文导读:;兴象;文化人类学:1002-2139(2014)-20-0-02“兴”是中国诗歌中古老而独特的表现手法。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东方美学特征,并且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关于“兴”和“兴象”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古今学者对此也说法不一。对于兴象和诗歌内容的关系上,有的认为“兴
本文系“珠海人文医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摘 要:《诗经》中有一些诗歌是以一些草本植物来起兴的。这类药草兴象的运用并不是偶然,它们的出现往往关联着固定的主题。这种关联和初民的“互渗”思维以及原始巫术关系密切,《诗经》中药草兴象的身上有原始思维和原始巫术遗留的印记。
关键词:《诗经》;兴象;文化人类学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兴”是中国诗歌中古老而独特的表现手法。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东方美学特征,并且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关于“兴”和“兴象”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古今学者对此也说法不一。对于兴象和诗歌内容的关系上,有的认为“兴则环譬以托讽”,有的认为是“触物起情”,也有学者认为兴象同诗歌中的内容关联不大,只是用来解决韵律和开头的理由。近年来有一批学者开始尝试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诗经》中的兴象进行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笔者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诗经》中的“药草兴象”进行重新解读。

一、药草兴象分类

在《诗经》中,涉及植物兴象的诗歌为数不少,但学界的研究目光主要集中在引人注目的“树木”兴象上。其实药草类兴象的出现也很值得我们注意。细究这类以草本植物起兴的诗歌不难看出这些诗歌的主题是存在着共性的,即大多围绕着爱情、思念主题展开的。

1、思乡之草

西周末至春秋之间,上百个诸侯国经常互相征战。广大劳动人民经常《诗经》药草兴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要背井离乡,去服没完没了的劳役和兵役。因此《诗经》中很多反映思乡恋土,怀念征人主题的诗歌,并且这些诗歌中频繁地出现了药草兴象。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程俊英曾在书中提到“《汉书·匈奴传》记载周懿王时戎狄交侵,中国,诗人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高亨也认为这首诗和宣王时期的战乱有关,诗歌应该是戍边的兵士抒发久役在外、日夜盼望归乡的心情时吟唱的歌曲。
另一例是《周南·葛覃》。古代学者多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俱佳的后妃出嫁前的准备,诗歌的主旨是赞美她的美德;近现代学者则认为此诗为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1] 诗以“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起兴,抒发了作者期盼回家和父母团聚时喜悦而急切的心情。同为女性所作,《鄘风·载驰》则是发生在卫国灭亡、许穆夫人回漕邑吊唁卫候的路上所做的。作者一心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却遭到种种阻挠,于是作者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起兴,抒发胸中的思乡之情和受到多方阻力的忧郁心情。
关于前例中出现的采摘行为,有学者将其看做是某种和“父母有着密切联系的套语[2]”。这种观点不失为解读《诗经》的一种新思路。但从整体看来,比起“父母”,这类以“采草”起兴的诗歌更多的是和“思乡”主题密切相关。如《小雅》中的《北山》、《我行其野》、《小明》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思乡盼归之作。
在外的征人通过药草兴象来表达思归的情感,留在家乡的亲人们也用同样的语言形式期盼征人的回归。

2、相思之草

和思乡之情类似,一些涉及“药草”兴象的诗中还经常出现“相思”主题。这其中既有恋人间的相思之苦,也有对于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周南·卷耳》便是其中一例。此诗旧说是“后妃之志”。今天学者们则多认为这首诗的内容是一位女子对外出许久未归的丈夫的思念。开篇以“采采卷耳”起兴,继而发出“嗟我怀人,實彼周行”的感慨,一咏三叹,层层深入,将一位女子思念征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魏风·汾沮洳》也是其中一例。闻一多的《风诗类钞》曾言“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诗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起兴,紧接着转入主题即对“彼其之子”的热烈赞美与深深的思念。又如《郑风·野有蔓草》一诗。《毛诗故训传郑笺》说:“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时草始生……《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指出该诗与男女之情有关。孙作云也认为这诗歌是关于男子和女子幽会的诗。诗歌通过“蔓草”这种兴象,来讲述情人间的爱慕之情和恋人相聚时喜悦欢快的心情。表达类似主题的还有《召南·草虫》、《小雅·杕杜》、《采绿》、《王风·采葛》和《鄘风·桑中》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药草兴象的文化内涵

药草兴象和“思念”主题的关联显然不是个别性的艺术灵感。这些药草兴象和相关的 “采摘”行为并不建全是实指。这表明药草兴象和“思念”主题的关联更多地来自于人们的观念。而在人们头脑中构建这种关联的则是先民的原始思维方式和与这种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原始巫术。
(1)互渗律与交感巫术: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人认知食物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今天的逻辑思维不同,原始思维是“以互渗律作为最高的指导与分配原则”[3]的。原始人不能将自己与动物、植物及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区别开,在原始人的思维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他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他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他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4],这就是“互渗律”。因为“互渗”,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人和物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距离的交感作用,这就是交感巫术。
“巫术纯粹是一套实用的行为,是达到某种目的所取的手段”[5],是释放超自然的力量以达到目的。“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经过巫术而走向宗教和科学的”[6]。正如人类文明在物质上都曾有个“石器时代”一样,在智力的发展旅程上,世界各地也都有过一个“巫术时代”。
人类学巨著《金枝》中曾根据巫术的原理和法则将巫术阐述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为“顺势巫术”或者“模拟巫术”的,第二类则被称为“接触巫术”。前者遵循的原则是“相似律”,也就是“同类相生”的原则。根据“相似律”,人们只需要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后者所遵循的原则是“接触律”,即“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根据这个原则,“人们能通过一个物体论文导读: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曾和那个人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之一部分。”《诗经》药草兴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上一页12
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曾和那个人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之一部分。”[7]《诗经》药草兴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