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去政治化深思我国能源安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845 浏览:94615
论文导读:
美国能否主导对中国的石油封锁?中国投资海外石油市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政治化”地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理由?
进口石油依赖程度增高
和马六甲困局
中国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加。这极大地引发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担忧,因为其快速增长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政治不稳定的中东和非洲地区,并且运输要途经中国没有影响力的漫长海上航线和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作用。马六甲海峡直接影响中国石油进口的海上航道,但中国对其却没有直接影响力。所以,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其石油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行驶。中国对这一战略致命点感到担忧。任何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负面事件都可能中断中国的贸易运输,尤其是石油进口,这可能会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军事能力。
显然,石油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且仍在继续上升,更重要的是,因为石油进口来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同时运输至中国的路径易受中断影响,且不在中国的掌控之中。因此,中国的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石油安全。
中国高层已将马六甲海峡视为战略脆弱点。早在2003年11月,主席宣布“某些大国”一心想制约马六甲海峡,并呼吁采用新的策略来减轻其影响。此后,中国媒体相当关注中国面对的“马六甲困局”理由。《中国青年报》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制约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鉴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重要性和中国缺乏对这条运输航道的影响力,在中国国内,引发了美国主导对中国实施石油封锁威胁的担忧, 甚至导致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立脚点都建立在这个潜在威胁基础上。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和中国对该运输航道缺少影响力这两方面已经引起人们对美国主导对中国石油封锁威胁的担忧。
中国已经努力在能源需求和供应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马六甲困局”,并提高能源安全。在供应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支持中国国有石油企业通过“走出去”政策,在海外扩张、提高海外石油产量。如果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海外石油产量是为帮助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那么,这些石油需要被运回中国。可是,如果担心美国石油封锁,那么,把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权益油运回中国也面对同样的封锁理由。
美国主导对中国实施石油封锁的威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想象。如果这种封锁是不可能发生的,再退一步讲,即便美国有这样的意图,其成功的几率也很低,那么,中国能源安全政策如此重视这个潜在威胁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反而易被西方强国、资源富有国和国内利益集团所利用。
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强国都获得了最好的油田的制约权。作为国际油田竞赛的后来者,中国只能与美国所称的“无赖国家”达成交易,并冒险在石油资源丰富、但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收购, 此外别无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积极争取在西非和拉丁美洲的资源。然而,在笔者看来,国有石油企业的行为和在推进扩大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夸大了潜在的石油供应中断的程度。以能源安全的名义,采取一种咄咄逼人并保持不必要高调的策略,国有石油企业使中国在世界敏感地区的外交关系变得复杂化。这可能会劫持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政策,因为国有石油企业不顾中国的整体国家利益,首先优先考虑自己的利润。
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份额油
中国政府实施所谓的“走出去”政策帮助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石油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可以说,政府通过支持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进行油气兼并和收购,把外汇储备从低收益的金融工具(如美国国库债券)转向收益率较高的资产。
但是石油作为国际贸易商品,中国努力扩大石油的全球搜寻和生产都不断面对一个理由:即由于中国国有石油企业报价过高并在海外投资亏损,这个策略是否优于简单地在开放的市场购买石油?
中国石油企业历来以更高的购买股权。理由是为了确保能源资源,中国一向把比竞争对手支付更高的看作国家安全理由, 而不是纯粹的商业决定。中国公司和其竞争对手之间的竞购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石油公司出价要远远高于竞争对手出价的趋势。不过,出价高并不意味着就能在政治色彩强烈的能源产业赢得交易。2005年,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竞购优尼科公司(Unocal),虽然雪佛龙报价164亿美元低于中海油,但最终却凭借其他因素成交。报价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国有企业需要克服近年来阻碍其海外收购的政治阻力。溢价通常被看作是必要的支出,它既可以让股东满意,又可以平息因某些圈子抵制中国的情绪带来的政治理由。
另一个理由是与海外投资造成巨额损失有关。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截止2010年底,中国石油“三巨头”投资了144个总价值达700亿美元的海外项目,但三分之二的项目面对亏损。由于这些国有企业可以在国内获得资本来弥补海外亏损,因此,产生了这些国有企业对国家资金使用不负责任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如果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的石油产量能够帮助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那经济考量可以退为其次。但理由是,国有石油企业的权益石油份额是否能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呢?
如上所述,把国有石油企业的权益份额油运回中国同样面对美国主导的石油封锁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出现的话,尽管笔者怀疑这种封锁的有效性。
其次,与国有石油企业权益油的产量以及其获得石油资产和积累海外权益油投资的速度相比,中国进口石油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权益油战略根本不足以作为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
第三,只有国有石油企业把权益份额油运回中国,才有可能帮助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国有石油企业必须将他们的权益石油送回中国。相反,国有石油企业明显倾向于让市场决定是送回中国还是跟其他国际石油公司一样,在地区或国际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mzdsxlw/lw23301.html上一论文:关于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理由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