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凸显学生主体性,提高政治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59 浏览:59510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思想政治课的本意、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几个方面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 实践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深思以及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教学的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给予,也要着眼于知识形成的过程的体验,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这当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同时还要提倡教学活动化,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可以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政治教学。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因此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说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看法。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才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才会组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应时时深思学生原有基础如何?他们能接受吗?他们对现实理由的认识水平怎样?也就是要备学生,就是在头脑中,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二、授业和传道相结合,是政治教学的本意

思想政治课的主旨是培养正确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业和传道相结合,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既要进行智育,又要进行德育,把二者有机结地合起来。才是对学生教育的目的,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意。

三、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才能凸显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作用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由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理由分析教材,促使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久而久之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于理由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理由还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理由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理由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具体策略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二是从实际生活事例,或时事理由,或新闻热点、焦点方面出发,提出若干深思题。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深思题。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深思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五、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

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策略。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发现、形成及解决理由的途径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理由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策略。因而必须把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正确处理“学”与“导”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独立深思,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巧妙地把讨论引向深入。
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策略,也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探索路径,逐步诱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策略。

六、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训练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层次不同、理解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就要依据预习时设计的理由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扎实地练,做到全面性强;对于新旧知识易混淆点采用对比练,做到求同存异;对于知识与能力结合点采用创造练,做到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训练题的设计要思维容量大、思维过程强,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迁移的过程。训练的方式要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样活泼,不要拘泥于寻找理由答案。通过练习论文导读:
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教师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行补偿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作用重大。

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掌握结构化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获取的往往是分散的、缺乏联系的、无序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必须从结构上把握并去解决。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搞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归纳为结构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八、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一种教育实践现象。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感知知识信息和体验学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报告会、些小论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一条纽带。它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信息量,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